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实施学分制而言则是一个基本前提。近几年来,教育部已批准了相当一部分高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2016年又新批了16所民办本科院校,而这些新的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往往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民办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抓住发展机遇的一个目标性战略。......
2023-11-20
在学分制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民办高校必须构建与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根据内部的专业定位,在通识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做出选择,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体现“复合型”,使学生拥有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体现“应用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体现“全面性”,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学分制的核心是实行选课制,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是推行学分制的有力保证。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校级公共必修课”“校级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平台”与“专业基础平台”来构筑宽口径的知识平台,以增强大学生宽广的适应能力,这一点与公办高校比较相近;但是,民办高校由于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相对不足,可以在高年级中开设针对性强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使学生拥有专业方向模块选择和专业课选修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可以尽可能多地开设校级公共选修课,也可将部分公共必修课纳入选修课的管理模式中,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明晰各专业教学环节“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并以突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加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中核心课程的建设,并且要注意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结构关系,使得分流与选择专业方向后学生的知识学习仍具有紧密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克服学分制可能带来的知识学习松散性等问题,构建起符合民办高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www.chuimin.cn)
有关民办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的文章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实施学分制而言则是一个基本前提。近几年来,教育部已批准了相当一部分高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2016年又新批了16所民办本科院校,而这些新的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往往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民办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抓住发展机遇的一个目标性战略。......
2023-11-20
学术性课程、人文课程、方法类课程以及外语、计算机课程等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显性课程,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如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方面的教育也可以纳入到课程建设的高度上来。通识教育隐性课程门类众多,其中部分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明显大于其他课程,有人称这类课程为通识教育主导隐性课程,它主要包括大学的各种讲座、课外阅读、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2023-11-20
学分制是由选科制发展而来的。于是,一种管理和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新方法—学分制应运而生了。没有选修权的“学分制”不能认为是学分制。所以,配合学分制要设立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分制顺应了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正视了培养对象的差异性,相比于学年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学分制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在实行初期,暴露出不少问题。......
2023-11-20
从调查结果看,我国现行民办本科院校学分制的最大缺陷也表现在学生学习选择性的不足上,集中体现在专业、课程和学制的选择性不足。(二)课程、教师缺少选择性现行民办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的刚性很强,据笔者调查,9所民办本科院校选修课学分占课内总学分的比例从8%到25%不等,可见学生在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等方面缺少选择性。......
2023-11-20
(一)推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分制改革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的要求,也是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民办高校恢复发展已经有20多年了,“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与质量,这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与实现自我转型的需要。......
2023-11-20
我国民办高校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外部动因当然也不能例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以“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标准等能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学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这种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势必要以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保证。......
2023-11-20
民办本科院校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标准,遵循高等教育质量统一性原则。(二)特色性原则200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指出:“介绍中所列业务培养要求、主要课程等条目均为各专业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高等学校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专业办出特色。”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之构建即是在“规范性原则”基础上构建其适应自身要求的特色,反映其应用型教育的教学体系特征。......
2023-11-20
高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专业主要包含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三个要素组成,专业结构就是关于专业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专业培养目标模糊。sdyc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和未来发展计划中也存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本科专业规模发展不均衡。......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