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与发展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与发展

【摘要】: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专业建设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我们认为,民办高校专业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并遵循“两个适应”和“一个符合”的基本要求。为此,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优势,即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建设,使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设,优上加优。

(一)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专业建设思想。如新建的本科院校—巢湖学院,在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上提出了“立足自身、适应需求、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的原则,从而确定了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提高2~3个办学条件较好、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优势专业;大力发展1~2个能体现21世纪高新技术的领先专业;积极发展一批地方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果断关闭一批口径过小、专业面窄的长线专业。

针对民办高校,其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何?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我们认为,民办高校专业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并遵循“两个适应”和“一个符合”的基本要求。

“三个面向”,专业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即在专业(学科)建设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注入现代化的理论、思想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等,使专业建设的观点、起点尽可能高一些;面向世界,即要放眼世界,面向国际先进科技教育,使学校的专业建设能适应“人世”要求与“国际接轨”;面向未来,即专业建设须有发展的观点,同时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两个适应”,即一要适应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求,二要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的需求,特别是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长三角地区、浙江省地区经济)的需求。

“一个符合”,即要符合高等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以及学校定位的要求。

为此,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优势,即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建设,使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设,优上加优。二要强化专业整合,即要经过合理调整与科学整合或重组,改变某些专业(学科)面过窄、缺少发展空间的状态,并最终使学校的专业结构合理、布局得当。三要强化专业群建设,着力发展以一两个主干学科为核心,由若干个学科组成且互相支撑的学科群。

(二)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原则

1.坚持体现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原则(www.chuimin.cn)

以教学为主的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布局和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都应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专业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应该都为了实现这个定位,以应用为本,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2.坚持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专业建设、发展必须依托学科。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中,并及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这极有利于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专业建设重要的是以应用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支撑专业建设、专业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明确每个专业的支撑学科,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办好专业。

3.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

民办高校最有导向性和最明显的特色是通过所办专业的特色反映出来的。而专业特色是由特定的师资、课程、人才培养途径等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专业特色的形成,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在专业结构布局上,必须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学科、专业基础和建设能力,扬长避短,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每一个应用型专业,都应注重专业特色的挖掘和培育,逐步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优势。

4.坚持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原则

民办高校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来定位,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应贯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加强实践教学,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