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专业建设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我们认为,民办高校专业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并遵循“两个适应”和“一个符合”的基本要求。为此,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优势,即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建设,使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设,优上加优。......
2023-11-20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主要以专科教育为主,而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又主要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因此,其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了公办高校的专业设置。究其原因,除了我国教育体制计划经济的制约因素外,与从事民办教育的人员大多来自公办高校不无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传统专业所沿革的是传统的学科分类,所考虑更多的是专业的精准,课程的模式大多是知识本位,没有顺应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调剂,难以实现与人才市场的对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的讲话很有代表性,“这些毕业生改行的很多,许多毕业生并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学校煞费苦心为学生们设计的专业课,在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在所有人身上派上太大的用场”,这种状况必须予以改变。
但是,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到底要按照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浙江树人大学校长朱玉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尤其是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人才需求的状况来考虑专业设置;其次,把目前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省高校专业设置的状况和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作为借鉴;再次,就是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尤其要借助学校原有专业设置上的优势。并据此,他提出了专业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第一,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第二,设置一些较宽口径的有发展前景或能形成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第三,创建几个浙江省首创的专业,或者说“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专业;第四,有利于原有一些专科专业的改造或提升;第五,有利于与境外联合办专业。
有学者对民办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原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专业设置要考虑应用性;要克服专业雷同、没有特色的不良倾向;要克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有研究也指出在专业设置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即“学校效益与品牌的关系,专业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人才精专与通识的关系,学生能力与潜力的关系”。
借鉴众多高校的经验,结合民办高校的基础条件和特点,我们认为,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应涵盖以下一般性的原则:
(一)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更应该注意考虑市场的需求,因为民办高校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如果专业设置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开设专业,那就不能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也就意味着自我灭亡。因此,民办高校应灵活主动地适应市场需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从而才能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就培养什么类型的专业人才,其专业类型主要由学校选择,在专业设置的策略方面可以一定程度地体现“先上后稳、逐步完善”的思想。(www.chuimin.cn)
(二)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设置前瞻性专业
在专业的设置上,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关键,但适应不是被动地跟着社会跑,而应站在学科和人才需求的前沿,让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此,民办高校必须提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调研,科学地预测来自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把握,超前设置相关的应用性新专业,尤其是学科交叉的应用性新专业,以抢占人才市场的制高点,拓展新专业的发展空间。
(三)根据学校的可行性设置专业
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分析上,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基本的可能条件,即校内条件,如校内相近专业开设情况、相关师资、实验室等;其二是借用可能。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时要考虑市场需要与自身可能协调关系,但同时也要强调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借用其他外部条件发展。比如,可以借用业界的力量,如兼职教师、校外实习基地和合作培养单位等。通过对校内外可能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专业设置可行性的大小。
有关民办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的文章
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专业建设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我们认为,民办高校专业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并遵循“两个适应”和“一个符合”的基本要求。为此,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优势,即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建设,使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设,优上加优。......
2023-11-20
高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专业主要包含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三个要素组成,专业结构就是关于专业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专业培养目标模糊。sdyc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和未来发展计划中也存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本科专业规模发展不均衡。......
2023-11-20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专业建设。因此,以教学为主的民办高校更应将专业建设作为核心的、主体的工作。应用型专业建设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型专业建设对支撑专业的应用型学科在专业教师队伍、学科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拉动作用。......
2023-11-20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促进高等教育走向竞争与繁荣的生力军。从民办高校目前所担任的角色来看,主要的是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职能。因此,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其承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培养任务。首先,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总之,民办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以各种课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民办高校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必然要寻找自己的出路。......
2023-11-20
但这一切要取决于“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第二次创业,走一条更加科学的发展之路。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其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与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区别,同时在体系内部也存在水平、类型的区分,因此,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部分,“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采取错位发展战略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必经之路。......
2023-11-20
王义遒在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报告中指出:高校的恰当定位取决于办学目标,需调整对高校的政策导向,需要消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并最终由市场来评判。本部分内容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对定位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类研究,拓展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二)关于民办高校的特色及其评价研究在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以下几篇论文比较具有代表性。......
2023-11-20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就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专业,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记,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其专业设置的审批主要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
2023-11-20
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内涵。因此,既要精简评价指标,提炼出影响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又要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尽可能地使评价结论的得出容易识别、便于评定。(二)民办高校特色评价标准的建构依据与价值评价、衡量一所民办高校某些办学与发展的指标、元素是否就是办学特色,是有依据和标准可循的。......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