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繁华如昔和义路改为盐仓门和义路历史变迁

繁华如昔和义路改为盐仓门和义路历史变迁

【摘要】:朱惠民若干年前,和义路还只是一条勉强可以双向通行的小道。和义路附近便有一道,用来沟通城北的盐务运输,因此它的名字俗称为盐仓门。元代时期,由于位于三江口的和义路拥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朝廷便在此地设置了瓮城。

朱惠民

若干年前,和义路还只是一条勉强可以双向通行的小道。在高楼和大树的遮蔽下,道路显得阴阴郁郁,一个个历史遗迹也仿佛被藏在了深处。

然而,这条仅有几百米的道路,短小精悍,却不乏深邃与厚重。在这里,蕴藏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记录一了一个又一个流连于前世的梦,萦绕回旋,如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时间回溯到千年以前。

时值大唐盛世,明州(宁波)府终于建立。这座海滨小城在大唐的庇佑下开始逐渐成长。

原和义路 Former Heyi Road

到了宋代,姚江边上设有渔浦门码头,三江口的这个要冲成了“水能敛财”的真实写照,几朝几代都把这里当作水上贸易良港,往来的船只带来了丰富的物资,并把大宋的繁华传达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南宋时期,明州城内共设有十道门。和义路附近便有一道,用来沟通城北的盐务运输,因此它的名字俗称为盐仓门。这里成了解决民生的要冲之一,日夜都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2004年发掘出来的南宋木制海船,便证实了这里曾经是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漫步姚江边,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泛起点点波光,我们仿佛能看到三江口停满了船只,不远处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正徐徐驶向岸边,岸上一群壮丁一边用袖管擦着汗水一边忙着把货物从船上搬运下来……这不就是昔日的水路良港所记录下来的盛世景象吗?

元代时期,由于位于三江口的和义路拥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朝廷便在此地设置了瓮城。所谓瓮城,顾名思义,如“瓮中捉鳖”,四面严防死守,密不透风。和义门便是此瓮城的一道门。几年前和义门瓮城遗址发掘时,还保留了东、南、北三面完整的石砌城墙。可以设想,当时的姚江边,四面兵力充足,日夜不间断地守若这个边防要地,大概连平民百姓出入也要查问很久吧。

明代时,三江口设有桃花渡港口。今人根据《客越志》的记教推断,这里可能是郑和下东洋及七次下西洋选择的启航地之一。尽管明朝不如唐宋时期的繁华,但是水上航运业十分发达,对外交流极为频繁。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世界不同的海域宣告了明朝国力的强盛。明代的这个轮渡码头,是宁波通向世界的一个窗口,繁忙的水运和海上贸易船只,都见证了这里的商贸之兴旺。

20世纪50年代姚江盐仓渡 Yancang Ferry besides Yao Jiang River in 1950s

明弘治年间(1488 -1505),吏部侍郎屠本畯的府第便位于这个地方。屠本唆对植物有研究,写出了《野菜笺》一书,以文学小品的形式记述了宁波常见的食用野生植物。居氏所证除了野菜之外,有不少其实属于园圃之蔬。此外,还著有《闽中海错疏》二卷、《海味索隐》一卷等。这座屠宅前为东瓯王汤公行宫,后为万指挥衙。可见,和义路在当时位于人流集中、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也是达官显货、名门望族乐于居住的风水宝地。

大约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和义路的路口开起了一家经营正宗甬帮菜的小酒楼,是甬上文人雅士频频光顾之地。某日,有两位客地举人赴京赶考路经甬城,上这家酒楼小酌。跑堂送上一盘“冰糖甲鱼”。两人见菜盘中鳌头上翘,色泽晶莹透亮,入口绵橘,香、甜、酸、咸各味俱全,赞不绝口。问跑堂:此系何菜?跑堂看他们一身读书人打扮,一副赶考行头,就随机应变地说:此乃“独占鳌头”也!举人听了,连呼“妙哉”,尽欢而去。其中一举人果然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衣锦还乡途中特地重登此楼,提笔挥毫,写了“状元楼"三字,让店家作招牌。这便是状元楼的由来。从此,状元楼名声大振,生意兴隆,成为甬上餐饮业独占鳌头的百年老店。可喜的是,状元楼几经兴衰,现已重新开张于和义大道附近。(www.chuimin.cn)

道光年间(1821-1850),这里建起了全国第一所女子高中,即甬江女中。1923年崇德、浸会两所女校合并后,新校舍就迁到了战船街,定名为私立雨江女子中学。这所开创了当时先河的女中,校舍一律是西式建筑,红瓦绿墙,格外漂亮。在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下,仿佛能看到当时的女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嬉戏的身影。即便到了今天.校舍内的砖墙已褪去了往昔的鲜亮色泽,关于校园、关于青春的美好记忆却永远留存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这所校一度改成了职而,名为南江职业高级中学。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甬江职高的搬迁,原来的校舍最终作为甬江女中的历史遗存被保留下来,那些旧时的记忆也就此定格在了那个青春洋溢的岁月。

在甬江女中诞生的这一年,也就是民国十二年(1923),一度毁于兵火的钱庄业公所终于得以重修,并于1926年竣工。它便是现在的钱业会馆。钱业会馆在清同治三年就已存在,当时设于江厦一带的滨江庙。民国时期迂址重修以后,这个位于战船街10号的会馆,成为了当时宁波金融业交易、聚会的场所。犹如纽约华尔街一般,这里是当时宁波的金融中心,川流熙热,人声鼎沸。如今,钱业会馆成为了“宁波钱币博览馆”,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

曾经的繁华虽如过眼云烟,如今已不复存在,然而,遗留下来的历史印记。却成了一个城市永恒的记忆。钱业会馆、甬江女中、瓮城遗址、桃花渡、渔浦门……这一段段被保存下来的历史。并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遗失。繁华喧闹过后,它们成了宝贵的历史遗迹,依然散发着脉脉光辉,也由此形成了和义路上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

甬江女中旧貌(《宁波旧影》)Old Pictures of Yongiiang Female Secondary School(from Old Pictures of Ningbo)

除了这些对历史的缅怀,如今的和义路是另一番现代化的繁华景象。和义路的新形象——“和义大道”业已呈现,姚江畔崛起了一个顶级的商业休闲区。

和义大道包括商务和商业两大板块。西起“万豪中心”,身姿靓丽,通体翡翠,显得新颖别致,它是宁波的一个新地标。北临姚江,东到宁波影都,地上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集聚商业零售、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商务会所等多重功能,并通过地道与天一广场1号门对接,倾全力打造了一个具有浪漫气息的顶级休闲商区。在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空间的同时,和义大道更将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敞性引入到了板块之内,开辟一处滨水的绿色景观走廊。这个古代宁波对外交通贸易的核心区,将被打造成宁波的香榭丽舍大道。一个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遗迹,堪比“凯旋门”,为历史记录下永恒的回忆而林立的高楼和现代化的设施,则如同“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入口一般,以一种后现代的姿态,俯瞰着眼前的历史。

如今,和义大道已成为地上地下空间互通、景观丰富的多层次一体化空间,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购买到来自全球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酒吧、SPA、健身家居、私人会所等,但凡生活中所需的方方面面,这里都可以一站式拥有。再加上人性化的交通和舒适的滨江景观,在这条属于阿拉宁波人自己的“香榭丽舍大道”上,仿佛能看到一个只在电影小说中出现过的未来城市道路空间在这里得到实践,现代化便捷的生活触手可及。千年以前三江口所拥有的繁华胜景,在和义大道上重现。

钱业会馆 The Ancient Economists & Capitalists Club

走在和义路上,迎面感受到的是来自历史的清风和渐渐蔓延后现代的气息,仿佛一场时间旅行,过去与现在在这里交叠,未来触手可及。生动的景象如音符跳跃,交织着记忆与遐想的节柏,连缀成一箱磅礴而又新潮的华美乐章。

链接:和义路,原名东北城脚。民国二十二年(1933)拆除该段城墙后拓路,因路西原有和义门(也称盐仓门),故名。该地沿江在唐建罗城前为明州唐代海运码头所在地。1973年在挖防空洞时曾出土过大量越窑、长沙窑瓷片及唐独木舟一只。现存和义门瓮城及甬江女子中学、钱业会馆等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