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屋就在永寿巷。永寿巷改名为永寿街后,老住户还是叫它永寿巷。一永寿巷古老的豪门大宅,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有三处。听父亲说,永寿巷与孝闻街相交的街口原先立有林家的父子登科坊。二永寿巷,原先叫“水浮桥巷”。而《邮县通志》上,改称这条小巷为永寿巷。永寿巷东端与南北走向的呼童街中端相交的“永寿桥”,我幼时还有遗址。它地处永寿巷与呼童街的交接处。......
2023-11-20
戴骅
天一广场是宁波市内人气最旺的休闲购物商务区,它的整个布局就像一座围城,高大而成排的商店就是围墙,人们从外面看,往往是比较难以看清其真面目的,而一旦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走进去,你可能就会被广场的宏大而又精致所惊叹,就会被园林式的环境所陶醉,就会被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商品所诱惑.然而,如果你再留心观察一下这座商业城的街巷,就会发觉街巷的名称仍沿用着当年这块地方拆迁前的旧名,这种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广场与古老街巷名并存的视觉反差,同样会让你着迷,激发你去解读它的内涵。机杆巷就是一个值得解读的巷名。
棋杆巷在天一广场的北端,呈东西走向,从碶闸街入口后走不远,便可在银泰百货与国际购物中心后面看见一块写有“棋杆巷”的路牌伫立着,路牌所指即是棋杆巷。对于这条夹在高楼之间不起眼的小巷,匆匆的行人多会忽视它的存在,而专注于巷子附近高大的加拿列海枣树、喷水池、远处的广场,或者那些让人动心的五颜六色的商业广告。但是,棋杆巷确实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巷,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清官的故事。
棋杆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那时,这条小巷里的居民多姓姚,可能是姚姓族人里有人做官,一时有了点名声,所以地随人姓,小巷子被人称作姚家巷。姚家巷称呼了数百年,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因巷子里出现了一个更大的人物,巷子才改了名。这个人物名叫余寅,是个读书人,尤共对秦汉之前的古籍十分有研究。在科举盛行的明代,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增识明理,更是为了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余寅在明朝万历八年(1580)考上进士,第一个职位就是出任工部主事,后因政绩突出,又到陕西、山东等北方地区做过按察司、提学副使。布政司左参等类似于今天厅级干部的官,晚年以太常侍少卿官职退休还乡。
原棋杆巷西口 West of Former Qigan Lane
余寅走上仕途后,不论在什么职位上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尤其是表现在工部任职期间。在明代,官员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加之通货膨胀比较厉害,因而官员徇私谋利等腐败现象十分严重。而国家的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等多个部门的综合,是管理全国水利、工程和交通等正大项目的实权部门。尽管位列六部之末,可油水还是很足的,不少朝廷官员削尖着脑我想钻进工部谋个职位,而进去的便多多少少地捞到了钱财。工部的“一把手”称作尚书,下面配有几个主事官职,分管各项具体工作。余寅被别人称作“余水部”,大概是专门分管水利工程建设的。余寅任主事期间,不仅对国库钱物的使用做到精打细算,而且能够严于律己,两袖清风,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他是个既干事又干净的清官。因此,当时朝廷上下曾流传有“余水部,清如水”的佳话,可见他的廉洁自律行为是得到公认的.
余寅退休回宁波后,生活得非常闲静峪达,并不仗着自己是朝廷退休官员的资格经常到府衙与地方官员套近乎。他在远离宁波的东钱湖大慈寺附近建了一幢叫“大慈山房”的简陋别墅,在那里生活和读书。平时除了著文写诗外,他仍发挥自己熟悉水利的余热,为家乡的水利建设出谋划策。大概由于他心态平和又积善行德之故,竟活到73岁,这在古代也算是高寿之人了。(www.chuimin.cn)
余寅在朝廷做官后,姚家巷并没有因余寅而改为“余家巷”。后被称作“棋杆巷”,是因为余寅的故居门前出现了一根高高的旅杆的缘故。明代有个习惯,谁考上了举人、进士或状元之后,他的好友或者地方官为了表彰、宣扬他,有时是讨好、奉承他,就在他住宅门口立个高高的旗杆,有的在住宅附近建造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余贡家门口那高高的旗杆,就是他的朋友为余贞竖立的。旗杆的底座是一对雕有龙凤图案的央杆石,显得非常美观大方。于是,这旗杆便成为这条原本普通巷子里最惹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大概是人们觉得象征着官宦人家的旗杆会给巷子里的人们带来荣耀,就毫无犹像地将姚家巷改成了棋杆巷。
原拱杆巷民宅 Civilian Residence of Former Qigan Lane
“棋杆巷”按原意理应是“旗杆巷”,在《民国通志》中所附的《那县城府图》(1936年3月绘制)上所标的地名仍是“旗杆巷”而在《民国通志》中介绍街巷时写的却是“棋杆巷”,志书记载与地图标识两者不一。以后就一直沿用《民国通志》的写法,1993年编的《宁波市地名志》也是用“棋杆巷”向公众发布的。于是,我们今天在天一广场上看到的路牌就只能是“棋杆巷”,而不是“旗杆巷”。如果路人知道这条巷子背后的故事和来历,可能就难免会产生些疑惑。我以为,共根源应是《民国通志》在介绍旅杆巷时出现的误笔,错将“旗”写成了“棋”,以致误人至今。
自明代以来,余寅的住宅多次易主,至新中国成立后,余宅早已物事人非,成为普通住宅,旗杆也只剩下两块孤立的夹杆石,然而棋杆巷名却延续下来,可见这个巷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可惜在“文革”前,那对漂亮的夹杆石,在陪伴这条巷子的居民经历了400多年风雨之后,终被“革命”掉了。
1999年,当兴建天一广场而即将要拆除那些积淀着深厚历史上的老屋时,我赶到现场柏摄过几条纵横交错又古朴幽深街巷的最后面貌,那块钉在墙上、早已斑斑驳驳的“棋杆巷”路牌,我是向它默默地告别过的。没想到待天一广场建成之后,这个巷牌连同巷子一起竟以崭新的面孔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如同重逢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不禁一阵惊喜。广场建设前,这里曾有过咸塘街、英烈街、十字井巷等10余条老街,后来都默默地消失了,而这条长不过200多米的棋杆巷却十分美观地保存了下来,不知是设计者为让人们记住余贡这个清官而良苦用心,还是棋杆巷有了四百年的孕育真的有了灵性。我想或许是两者兼有吧。
链接:棋杆巷,原名棋杆夹弄。因明太常寺少卿余寅宅第前有一对刻有龙凤图案的石旗杆央而得名,民国时名棋杆巷。该地在明代前称姚家巷,为宋、元市舶提举司的所在地。
有关甬城街巷的文章
我家老屋就在永寿巷。永寿巷改名为永寿街后,老住户还是叫它永寿巷。一永寿巷古老的豪门大宅,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有三处。听父亲说,永寿巷与孝闻街相交的街口原先立有林家的父子登科坊。二永寿巷,原先叫“水浮桥巷”。而《邮县通志》上,改称这条小巷为永寿巷。永寿巷东端与南北走向的呼童街中端相交的“永寿桥”,我幼时还有遗址。它地处永寿巷与呼童街的交接处。......
2023-11-20
蔡双其陈玉贤一妈祖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宁波与妈祖信仰源远流长、关系密切。如今,带着这些期待,我们开始了主题之旅,一路寻访妈祖庙。天后,又称天妃、天上圣母,民间俗称妈祖,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渔民,尤其是沿海百姓崇拜的海神。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即今天的福建莆田湄州妈祖祖庙。......
2023-11-20
谢善实我要写呼童街,是因为我是在那儿长大的,而且我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单位工作过。不过,我说的呼童街,并不是现在铺若水泥路面,两旁矗立着高大楼房的呼童街。所以这个地方叫呼童坊,这条街也称作呼童街了。......
2023-11-20
而西北厢的广仁街,隐藏于老城深处,倘不是地道的老宁波人,恐怕少有人知道它的具体方位。据称故事发生地就在广仁街,说是南宋初肇,金兵南侵,高宗赵构出逃至明州,随从走散,赵构只身逃到城西北的广仁街一带,幸得当地一位老妪相救,躲过金兵追捕。来访多位世居于此的老人,他们记忆中的广仁街,或是他们父祖辈口耳相传的广仁街是属于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坐落于广仁街西端的白衣寺无疑是这条小小街巷中最重要的历史遗存。......
2023-11-20
裘燕萍仓基街,顾名思义,是因为原是仓库的地基。仓基街虽然不很长,但地理位置很独特。仓基街最有名的家族是经常为人称道的“仓基陈氏”,北宋时出了一个大名如雷贯耳的直臣,他叫陈禾。清代同治十二年,举人陈愈守在仓基街创设翰香家塾,即取“文翰振其书香”的意思。凝聚两代人心血的家塾从此迎来了书声琅琅的景象。随着时代的改进,翰香一直致力于教书育人,从办学初至今日,依然书声琅琅,人才济济。......
2023-11-20
老一代的宁波人都知道,曾经的江滨公园是情侣们谈情说爱的好去处,于是,永丰路也变得浪漫多情起来。这么多年来,永丰路整体的样貌改变并不大,但很多单位却搬进迁出,变化颇大。市民们为了办证,往往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到第二天开门时,几乎是人声鼎沸,排起的长龙一直延伸到永丰路上,场面异常壮观。上世纪70年代初,这片地方算是比较偏僻的;永丰路也很窄,因为是砂石路,车子一开过,沙尘弥漫。......
2023-11-20
那时的郎官巷素以高宅大院的老房子而闻名于市,除陈旷的郎官第外,其中较显赫的还有张家骐府第,原郎官巷13号墙门,即宁波有名的“张家大厅”。而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是指定额以外的郎官。郎官巷主路东段昔有一“孙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左右为厢房,台门前左右一对抱鼓石,雕刻精湛。......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