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甬城桂芳巷:花香四溢,历史悠久

甬城桂芳巷:花香四溢,历史悠久

【摘要】:陈维军提起桂芳巷,似乎就能闻到扑面袭人的桂花了。这便是桂芳巷的命名直接由来。桂芳巷不深,约200米。桂芳巷最古老、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桂芳巷的17、18号的桂花厅。元代,浙东宣慰司都元帅兼海道漕运倪可辅在今桂芳巷一带建万户府及花园,时称“倪家花园”,其后人倪豫,字克介,又建“介石园",宅名"桂芳第"。后以此为巷名。现该处有明代“桂花厅",系原桂芳第遗存建筑。

陈维军

提起桂芳巷,似乎就能闻到扑面袭人的桂花了。

桂芳巷位于鼓楼中山公园以北(原明州城独秀山以北),与历史上的倪家花园有密切的历史渊源。据《四明谈助》记载:“倪家花园,在旧府治北。元倪万户建。倪万户可辅,官浙东宣慰司都元帅兼海道漕运。”说的是元代这儿有个姓倪的大户人家,造了倪家大花园,倪家花园紧邻明州的官城,相当于市中心邻近市府的“钻石地带”,可见主人不但资产丰厚,也是社会显赫名流。后来这儿,几经沧桑变化,倪家花园大部分不在了,唯有巷内的桂花厅保存较完整。

成“z”形的桂芳巷,巷北侧曾建有“桂芳第”,据《四明谈助》载“倪隐君克介介石园,在四港桥河北。后其子孙分居河南,犹称‘介石园倪氏’,即今桂芳第。”这便是桂芳巷的命名直接由来。倪氏在此居住了700多年,占居了街区南侧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如今明代建筑桂花厅依然存在,其房产主人仍为倪氏后人。

桂芳巷不深,约200米。巷北侧传统建筑围墙界面保存较好,北侧是青砖老屋,但南侧有不少上个世纪80年代末造的现代多层民居,不过多层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有绿篱和围墙分隔,而且地面高度不一。走在桂芳巷,虽然现代建筑与你仅有一墙之隔,却如同两个不同的空间,令人恍如隔世,巷子中间的水泥路约两米宽,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造的,早已被行人踩磨得粗糙不平,小路曲径通幽,在巷内古树掩映下散着淡淡古朴的气息。

桂芳巷 Guifang Lane

桂芳巷有几处市文保点,也是本巷的主要建筑。一号陈宅的主人是雨城近代著名的实业家陈庆恒。陈庆恒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宁波著名的万信纱厂,他一生勤勉,走实业救国之路,为宁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有两子,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均是社会显达。大儿子陈守义曾任宁波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次子陈守礼执教多年,曾任宁波中学校长、市政协委员。现存的陈宅是两进立面六间硬山顶建筑,东西两个三间的厢房,为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建筑,共由前后两进组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第一进主楼为平面呈“工”字形的二层楼房,用铁花栏杆,廊楼板端面有雕刻,柱础呈花篮状且有雕刻,左右有面阔三开间的厢房。第二进为面阔七开间的二层楼房。山墙饰观音兜,券彤砖窗,界碑上书“陈禄房己墙”,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传统民居。现在墙上青砖斑驳陆离,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和爬山虎,更加为老巷增添了一些古朴宁静

桂芳巷6号民居也是市文保点,里面有一幢三间重檐硬山顶的老房子,也是民国时期的建筑。(www.chuimin.cn)

桂芳巷最古老、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桂芳巷的17、18号的桂花厅。桂花厅属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五柱九楝,单檐硬山顶式,覆小青瓦,梁用材硕大,截面较圆,柱础为鼓蹬状,分隔墙采用竹泥作。整个厅堂无雕饰,素而,具有明代建筑型制的特征,原为大户人家进行接待贵宾的场所。上面有市文化局颁布的文物保护点的标识。“文革”时期进行了改造,主间变成了通道,两边次间改成了居民住房。此建筑于2005年进行翻修改造,椽子、柱子许多用材翻新,据我市文保专家介绍,桂花厅是宁波老城区为数很少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之一。

此建筑原系甬上望族倪氏介石园内花厅。倪氏自宋移居滢县,元时家产颇富。明末钱肃乐抗清复明起兵时,倪氏子弟懋喜(字仲侮,官至佥事)、元楷(字端卿,官至评事)从之。

桂芳巷18号现为民居院落,有两进三开间重檐式硬山顶民居,院里有两棵橘树,枝叶婆娑,香飘满园。一位60多岁的朱老先生说,此院落有侧门,可通桂花厅。他打开院门,可直通桂花厅的右侧。

桂花厅21号原来是周家墙门,正偏屋三间,住了许多周家的子孙。由于年久漏雨,区房管处正在组织大修,脚手架林立,里面杂住了许多居民。桂芳巷21号偏屋住房里住着一位84岁的周二毛老嬷嬷,她在桂芳巷生活了80多年。回忆小巷的往事,老人浑浊的眸子里闪出一丝兴奋。她指了指前方的多层民居:这儿改造之前,小巷两边都是多好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有着青砖黛瓦、高大马头墙、古朴宁静的三合院落……谈及小巷大户人家的轶事,儿时和伙伴玩耍的故事她历历在目,小巷中间的路原来是青石铺就的,走上去发出清脆的“笃笃”的声音;那老屋的石窗边还留卜她少女时代的美好回忆。老人年纪大了,有时爱坐在门口晒晒太阳,看浮华烟云,心里充满着淡泊宁静。对她来说,小巷永远是一坛陈酿的老酒,汩汩地流淌若让她回味无穷的往事。

桂芳巷现属干鼓楼秀水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随着该街区保护方案的全部启动,相信桂芳巷会以更好的历史风貌呈现于世人。

链接:桂芳巷,原名桂芳第、秃水桥(秃亦作塌,清嘉庆年间改名为秀水桥)。元代,浙东宣慰司都元帅兼海道漕运倪可辅在今桂芳巷一带建万户府及花园,时称“倪家花园”,其后人倪豫,字克介,又建“介石园",宅名"桂芳第"。后以此为巷名。现该处有明代“桂花厅",系原桂芳第遗存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