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从抽象精神到现实个人

马克思:从抽象精神到现实个人

【摘要】: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抽象的精神到现实的个人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不过是现实的人的一种极端的抽象,而要获得人、主体的真实形态,就必须将其放到现实中来考察。马克思在研究现实的个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着类似的观念。马克思批评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是非对象性的存在。只有处于这种辩证关系中的人,才是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直接对象是黑格尔。我们知道,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和直接的来源。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就是从黑格尔哲学超越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抽象的精神到现实的个人的过程。在黑格尔那里,精神概念成为无所不包的大全。这个大全之所以成为可能,乃是在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将对象、客体吸纳入自身的范围内,从而所有的东西无非是精神的外化。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不过是现实的人的一种极端的抽象,而要获得人、主体的真实形态,就必须将其放到现实中来考察。那么,这个现实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感觉、经验之类的东西呢?应该说,马克思的现实概念肯定是包含这些要素的,却不仅仅是这些。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打开了一个新的哲学视野,也就是实践论的视野。

我们通常说,做事情要“现实”一点,其中的“现实”透露出了某种信息,就是做事情要多考虑实际存在的条件,包括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而不是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马克思在研究现实的个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着类似的观念。现实的个人不仅仅是通过其自身而得到规定的,它是受到它生存的环境限制的,最明显的是受到他的对象限制的。也即是说,人或者主体实际上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者。

马克思批评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是非对象性的存在。其实,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强调对象性,但黑格尔的对象无非是“对象化的自我意识”,因此这种对象性最终是要被克服的。“对象性本身被认为是人的异化的、同人的本质(自我意识)不相适应的关系。因此,重新占有在异化规定下作为异己的东西产生的、人的对象性的本质,这不仅具有扬弃异化的意义,而且有扬弃对象性的意义,这就是说,人被看成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71]而马克思认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Unwesen〕”,“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这是说,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己之外有感性的对象,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就是指它是受动的。”[72]

显然,说人是感性的和现实的,就是肯定他是有对象的,马克思认为这种有对象的存在必定是一个自然的存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73]所以这个“人”是抽象的,而马克思则试图通过人的物质性寻求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74]

当然,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作为一种受动的存在,并不是说他跟其他的自然物没有区别,完全没有主动性。其实,马克思曾批评以前的唯物主义没有把握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意识到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马克思强调环境影响人,而人又能改变环境。人与他生存的条件之间有着一种辩证关系。只有处于这种辩证关系中的人,才是现实的个人。那么这个环境,这个生存的条件是什么呢?这个环境就是一种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理解的历史情境,一种生活世界。人的本质与这个生活世界是直接相关的,如果不联系人的生活世界,就只能得到抽象的人的观念。马克思说:(www.chuimin.cn)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75]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不因此而受到干扰。[76]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生活世界又是属人的,是人类的活动历史地构成的。马克思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的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77]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处于与人的关系中,无一不是一种“为我”的存在。这样,人与世界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

无疑,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打开了一个新视野。但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是否就是完全消灭了形而上学,抛弃了形而上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但我们发现,马克思将黑格尔那种颠倒了的哲学翻转过来之后,其实形而上学的某些要素还是被保存下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体性。马克思通过对人与生活世界之间关系的描述,刻画出了一种新的主体性。这种内在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的出发点。这同一般的反形而上学的哲学立场是不同的。纵观整个形而上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形而上学正是在不停的批判过程中前进的,每一次深入的批判都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形态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要素的保存,那么也可以将其视为重建形而上学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