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用主义真理观:《哲学概论》

实用主义真理观:《哲学概论》

【摘要】:实用主义真理观似乎具有避开“实在论”和“建构论”之争的努力。在实用主义者看来,判定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看其是否符合了对象的客观本性,也不看其是否出自主体的建构,而关键在于这种知识是否能够在我们的经验性活动中引导我们获得成功。在这个意义上,实用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80]。[82]实用主义者有时也将实用主义称之为“实践哲学”。

实用主义真理观似乎具有避开“实在论”和“建构论”之争的努力。在实用主义者看来,判定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看其是否符合了对象的客观本性,也不看其是否出自主体的建构,而关键在于这种知识是否能够在我们的经验性活动中引导我们获得成功。也就是用知识在行动中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理性。在这个意义上,实用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80]。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81]也说:“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真理理论。”[82]

实用主义者有时也将实用主义称之为“实践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美国哲学家詹姆士(James)[83]从词源学的角度论证说:“实用主义”这个词“是从希腊语的πράrμα派生出来的,意思是行动。“实践”(practice)、“实践的”(practical)这两个词就是从这个词来的。[84]因此,实用主义真理观也必然是一个注重实践与行动的真理观。这一真理观所主张的正是传统符合论所忽视的东西。

首先,实用主义真理观注重的是结果,是效用。它不同于传统真理观关注于如何获取真理,或者说真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而是关注于形成的真理在现实中是否有用,或者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实用主义者通过对人类如何获得真理的历史考察发现,最初被人类视为真的东西往往是那些被放入到经验世界中产生了某种“兑现价值”的观念。经过一次次的试错,真理被累积起来。某些观念的“真”不“真”往往是在现实实践中“行”不“行”的另一种说法。为此,詹姆士指出:

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85]

詹姆士更为有名的一句宣言则直接宣称:“有用的即是真理。”这句话虽然简单明了,但显然也给实用主义带来很多的误解甚至诟病。有用的,就是真理,这往往让实用主义带有了功利主义的色彩。它所倡导的真理观也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一种主观的真理。好像只要某种观念对某个人是有用的,那么它就是真理。这显然是对实用主义的最大误解。举例说来,在实用主义者看来,用一枚圆的硬币来界定圆形,和用数学的定义来界定圆形,对于圆形的真理来说,后者更为有效。但这个有效显然不是对某个人是有效的,它恰恰是对于整个人类认识都是有效的,因此它具有一种客观的普遍有效性。(www.chuimin.cn)

其次,实用主义真理观凸显真理的“效果”,从而也就在理论中淡化了传统认识论中有关主客体对立的观点,淡化了认识论中的那个“镜式”隐喻。在传统的认识论中,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试图通过把握认识的来源,即认识究竟产生于外在世界(经验论)还是产生于人自身的理性(唯理论),用保证认识来源的真来保证认识结果的真。也就是说,它们都在某种意义上或者突出认识对象、或者突出认识主体的方式来强化了镜式隐喻。而实用主义则不同,它直接通过“行动”,通过“实践”,也就是通过“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来直接考察真理的“真”。这种从后向前看的真理观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因为就行为本身来说,需要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作用。这无疑带有了对整个认识论的颠覆性。

最后,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中的真理不是一个绝对的、僵死的存在,它是一个具体的、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在实用主义真理观看来,真理并不是一个等待被发现、被挖掘的宝藏,真理是一个过程,一个事件,一个在活动中获得其“真”的观念。因此从来就不可能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变的真理,

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事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86]

当然,实用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标准问题。尽管对于传统认识论,实用主义提出了许多颠覆性的观念,但它归根结底仍是在传统认识论的框架内去讨论问题。实用主义的早期创始人皮尔士的种种观念甚至就是符合论的一个翻版,只是由于其中包含着对效用的推崇,才在无意中开创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重要发展者詹姆士在阐述了实用主义的种种观点之后,还不无遗憾地说:实用主义在“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理之间何以表现为这样巧合一点,还留下许多尚待解决的疑问”[87]。这些都表明,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最终还是在传统认识论的笼罩之下,并努力找寻自身与传统认识论的沟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