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胡塞尔:重返生活世界

胡塞尔:重返生活世界

【摘要】:为此,他大声疾呼“返回生活世界”,认为这是哲学家对人类所承担的真正的责任。作为一个对人类负有责任的哲学家,他提出“返回生活世界”的口号,就是试图让哲学承担起使人类摆脱危机的崇高义务。因此,一切科学和哲学都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服务。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生活世界”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初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Husserl)[23]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他所认为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他所说的“科学危机”不是指科学本身的危机,而是指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负面作用而导致的文化危机。在他看来,近代以来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凯歌猛进,造就了唯科学主义的观念和信念,以为任何问题只有被纳入到科学的轨道中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而当科学观念被实证主义者进一步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后,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就被这种有关事实的科学观所支配,结果,人生的意义不仅在这种科学主义的强大声势中黯然无声,甚至人的问题也被排除在科学世界之外,导致了片面的科学理性和事实的客观性对人的统治。因此,这种科学危机,实质上是哲学的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他在1936年出版的《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说:

哲学的危机意味着作为哲学总体的分支的一切新时代的科学的危机,它是一种开始隐藏着,然后日渐显露出来的欧洲的人性本身的危机,这表现在欧洲人的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表现在他们的总体的“存在”上。[24]

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时代中,人面对生命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25]

胡塞尔认为,科学危机的根本性质就是科学与人的存在的分离,从而使科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甚至危害人类,使迷信实证科学的人们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世界。为此,他大声疾呼“返回生活世界”,认为这是哲学家对人类所承担的真正的责任。胡塞尔提出的这一思想,是出于对当时欧洲社会危机的沉重反思[26],并且也预感到更大的灾难即将降临。作为一个对人类负有责任的哲学家,他提出“返回生活世界”的口号,就是试图让哲学承担起使人类摆脱危机的崇高义务。

然而,尽管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但他并没有对这个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而是轮换地使用“周围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实践的周围世界”、“经验的直观世界”、“自然态度中的世界”等概念来说明“生活世界”思想中所包含的各种问题。在胡塞尔看来,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观念一直在强化人们的一种信念,即只有科学的世界或被科学所理解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的世界,而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则是充满错误的、主观的、不真实的世界。胡塞尔认为,事情恰恰相反,和科学世界相比,生活世界才是在先被给予的有效的世界:(www.chuimin.cn)

生活世界始终是一个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但这种有效不是处于某个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目的。每个目的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27]

也就是说,生活世界才是科学世界的前提和经验基础。因此,“返回生活世界”就是要说明科学理论和科学的世界是如何从“生活世界”中产生,就是要去发现和理解生活世界中被科学所遗弃或忽视的世俗现象,并由此说明“生活世界”的经验是如何可能的。

从其对“生活世界”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或体味到胡塞尔讲的“生活世界”的大致含义:它不是一个原始的自在的世界,而是一个人参与其中的世界;它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它不是体现着科学定律和符号的世界,而是有生动鲜活意义的整体世界;它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可以被直接经验到的、体现着主体的生存价值的世界;它是直接给予我们的而不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前提的,相反它是一切科学和哲学得以产生的前提。因此,一切科学和哲学都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