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哲学概论:理论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哲学概论:理论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要】:通过分析哲学与科学知识、哲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4]文德尔班依然称哲学是一种科学论述,并不表明文德尔班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科学。实际上,文德尔班本人是当时最早提出区分科学和人文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哲学不能脱离价值观念,因为它始终受价值观念的强烈影响,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通过分析哲学科学知识、哲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看法,也是哲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当然这个看法并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就目前而言,尚没有足够的理由完全改变这个看法。

20世纪初,德国著名哲学家威廉·文德尔班[33](Windelband)在他的《哲学史教程》中说:

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34]

文德尔班依然称哲学是一种科学论述,并不表明文德尔班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科学。实际上,文德尔班本人是当时最早提出区分科学和人文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哲学不能脱离价值观念,因为它始终受价值观念的强烈影响,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www.chuimin.cn)

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Russell)[35]以明确的方式区分了哲学和宗教,并提出了哲学所关注的一系列问题: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又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呢?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值得加以追求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作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