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在这之后,孔子有十四年的生涯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流亡。由此一来,孔子才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贵族统治者有关的思想,从而打破了贵族阶级在沟通天命方面的垄断权,使得每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君子都能够直接地面对天命。这样一来,不仅孔子,所有人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都与天命相统一。......
2023-11-20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曾经在江西的象山讲学,自称象山居士,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陆九渊在1172年考中进士,做过几任地方官,1175年参加由吕祖谦主持的鹅湖之会,与朱熹展开过激烈的学术争论。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明代的王阳明发挥了他的学说,因此他们的学派后来被称为陆王学派或陆王心学。朱熹的思想渊源于程颐,而陆九渊的思想则渊源于程颢,朱陆两派是南宋理学中的两大派。
一、“心即理”论
陆九渊十几岁时,有一次他读书读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陆九渊集》卷二十二《杂说》)两句,忽然间有所感悟,于是提笔写下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陆九渊集》卷二十二《杂说》)显然,宇、宙二字意谓无穷的空间和时间,而陆九渊所谓心和理也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而言的,陆九渊的话表明,在他看来,心和理能够贯穿一切时间和空间。陆九渊又说:“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陆九渊集》卷二十二《杂说》)这就是说,陆九渊把整个宇宙与个体的心贯通起来,他主张,不同人的心都可以感通整个宇宙。不同人的心之所以能够感通宇宙,无所不包,原因在于心中有理,这也就是说,理是绝对真理,它在一切时空中都有效,而心体认到了这样的理,也就等于认识到了一切时空中的真理。陆九渊的这样一种思想源于孟子,不过,在孟子思想的基础上,陆九渊又进行了发展。
陆九渊这样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李宰》)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感知宇宙的心,这种心里都包含着同样的理,由于心里包含着理,所以也可以说,心就是理。陆九渊还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这就是说,不同的人都具有同样的能够感知宇宙的心,这心里所包含的理也是毫无差别的。总之,心和理都是具有普遍性的。那么,陆九渊所谓心和理究竟是何物呢?
陆九渊所谓心大致上就是孟子所谓本心,陆九渊所谓理接近于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具体言之,陆九渊是这样论述心的:“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意思是,所有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我自己的心、我朋友的心、千百年之前的圣贤的心、千百年之后的圣贤的心都完全一样。心的体积极大,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自己的心,那么这个心就可以与天地一样广大。东海边有圣人出现,他的心与一切人的心相同,他心中的理与一切人心中的理相同;西海边有圣人出现,他的心与一切人的心相同,他心中的理与一切人心中的理相同;南海边、北海边有圣人出现,他们的心与一切人的心相同,他们心中的理与一切人心中的理相同。从千百代之前到千百代之后,只要有圣人出现,他们的心以及他们心中的理没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在这里,陆九渊不断地强调心同理同。这里的心亦可被称作大心、同心或本心。所谓大心,指能够不被狭隘的私欲所蒙蔽,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心,陆九渊有时就用大心表述他所谓的心,比如前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所谓同心,指圣人与普通人所同样具有的普遍化的道德心灵,同心之说源于孟子的“心之所同然”,陆九渊讲同心的话也很多,比如前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所谓本心,指本然的善心,亦即生来就有的善心,显然,本心这一概念更是源于孟子。这就充分说明,陆九渊是在深刻地体认了孟子学说特别是孟子本心说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他自己的“心即理”的理论的。在陆九渊这里,不论大心、同心,还是本心,都是同一个心,它们所指称的对象完全一致。
在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中,理既有客观规律之意,也有人伦道德之意,它是人之理与物之理的统一。陆九渊说:“塞宇宙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陆九渊集》卷十二《与赵咏道》)又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这就是说,理充满了天地宇宙,无所不包;万物之理是同一个理,这个理被容纳于人心,只要充分地开发自己的心,就可以认识到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显然,这里所谓理是笼统言之的,它既包括了人之理,又包括了物之理。陆九渊所谓理有时特指物理,比如他说:“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又说:“此理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陆九渊集》卷二十一《易说》)在这里,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的理只能是物理,亦即事物的运行规律,而不可能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伦理。事物的运行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陆九渊说这种理“顺之则吉,逆之则凶”。不过,当陆九渊说到下面的一些话时,理的含义就不同了。比如,他说:“礼者理也。”(《陆九渊集》卷十二《与赵然道》)“典礼爵刑,莫非天理。”(《陆九渊集》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这就是说,礼仪就是理;典章制度、礼仪法规都是理;孝敬父母体现了理,尊敬兄长体现了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都体现了理。显然,在这里,陆九渊所谓理指人伦的道理,即人与人相处的道理。所以,总体观之,陆九渊所谓理既是运行于客观宇宙的物理,又是由天而赋予人从而成为人类的生活法则的伦理。对于陆九渊而言,人之理与物之理本就是同一个天理,对于人之理和物之理,没有区分的必要。
在谈到心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陆九渊总是直接讲,心与理是合一的,比如前述“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那么,心与理这二者为什么是合一的?它们又是怎样合一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先验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得到解释。
从先验的角度看,理是上天赋予人类的,而本心则是理的承载者,因此,任何人的心与理从一出生便是合一的。陆九渊说:“人乃天之所生,性乃天之所命。”(《陆九渊集》卷十二《与赵咏道》)又说:“此理本天之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意思是,人是上天所生的,人性——理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理本来就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个理,就找到了生命的主宰。这就表明了理的先验性,亦即理是人生来就有的。而这个人生来就有的理天然地印在人的本心之中,所以,心与理的合一是任何人生来就有的自然现象。陆九渊就这样从先验的角度说明了心与理的合一。
从实践的角度看,人可以通过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把心提升到“公”的高度,以实现心与理的合一。所谓公,指大公无私,亦即私欲净尽、本心呈现,它是圣人、贤人所达到的境界。陆九渊说:“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同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不容私而已。”(《陆九渊集》卷十五《与唐司法》)按照这种说法,要把心提升到公的高度,使人人都有的本然的善心呈现出来,人们就应当努力消除私欲,使心中容不下一点私心。只要能够消除私欲,那么,为人处世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的应然之理自然而然地就会在人心中呈现,心与理的合一就这样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就是陆九渊所谓“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当辞逊,是非在前,自能辨之”(《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二、修养论
(一)先立乎其大者
孟子曾经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耳朵、眼睛这些感觉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接触,就被其引诱。心这个器官是会思考的,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不思考就得不到善性。这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的重要器官。先确立这个重要器官的指导地位,那么耳朵、眼睛等次要器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引诱了。这就是成为君子的道理。在这里,孟子明确提出了“先立乎其大者”的命题。“先立乎其大者”就是先确立重要器官的主宰地位,对于孟子而言,重要的器官就是心,他要让心控制眼睛、耳朵等感官的欲望。陆九渊曾经说,他的哲学思想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的,这表明他受孟子思想的影响颇深,所以,孟子的“先立乎其大者”的思想也被陆九渊所继承和发展,并且成为陆九渊的学问宗旨。
陆九渊说:“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只是在我全无杜撰,虽千言万语,只是觉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陆九渊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有人批评陆九渊,说他没有学问,只会说一句“先立乎其大者”,陆九渊回应说,我的确如此,但是,只要有这一句“先立乎其大者”就足够了。陆九渊的话一方面表明了他的“先立乎其大者”对于孟子思想确实有一种继承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先立乎其大者”在他的学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孟子的“先立乎其大者”中的所谓大者指心,而且是良知、本心。在陆九渊这里,大者同样指心。陆九渊说:“此理即是大者。”(《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朱济道》)这就是说,理就是大者。如前所述,对于陆九渊而言,“心即理也”,说理是大者,也就如同说心是大者。所以,陆九渊的“先立乎其大者”也就是说,要首先确立心的主导地位。(www.chuimin.cn)
陆九渊认为,如果不能够“先立乎其大者”,没有对于本心的肯定和确信,那么,人就根本不可能从事道德修养。所谓肯定本心、确信本心,既指相信本心的真实存在,又指相信本心有能力帮助人们弃恶从善。陆九渊说:“不是见理明,信得及,便安不得。”(《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所谓“信得及”,就是相信本心、确认本心,也就是“先立乎其大者”。陆九渊认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安不得”,就不可以内心坦然。为什么不能相信本心、确认本心,“便安不得”呢?这是因为,只有本心才能给人的生命提供正确的指导,本心不呈现,认不清天理,就只能“安”于自己的欲望和意见,亦即以自己的欲望和意见为指导,而欲望和意见所提供的指导只是误导,这样一来,一切道德修养就都无从谈起了。
总之,人应当反省自身,通过反省发现自身本来就有的心与理,对于这种心与理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它们成为生命中的主宰,只有这样,道德修养才是可能的,只有这样,人才有可能成圣成贤。
(二)发明本心
在陆九渊看来,“先立乎其大者”只是道德修养的前提;确立了本心对人们的行为实践的主导地位,还不能说明这些人就已经是有道德的人了。因为仅仅觉悟了本心、相信了本心,还并不能够保证本心常常甚至完全呈现出来,这样一来,本心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从而本心的主导地位也就是不稳固的。为了使本心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人们就需要发明本心。
所谓发明本心,就是开显本心,亦即经常给本心打扫卫生,从而使本心明亮起来。陆九渊认为,人心“本无欠阙”(《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万理俱备,但由于某种原因,人心染上了尘埃,这就需要对人心进行洗涤。陆九渊说:“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这就是说,人心的表面有各种有害的覆盖物,人应当不断地使其脱落,这些覆盖物脱落一次,人心就清明一番,但如果不加清理,覆盖物又会成长起来,所以,人需要不断地清理心上的覆盖物。陆九渊这样说,就是要人消除各种自私狭隘的欲望,因为只有人欲净尽,才能天理流行。
在陆九渊看来,使本心受到蒙蔽的首先是各种私欲或称物欲。他说:“欲良心之存者,莫若去吾心之害。吾心之害既去,则心有不期存而自存者矣。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陆九渊集》卷三十二《养心莫善于寡欲》)这就是说,要使本心不受蒙蔽,就要去除对本心有害的覆盖物,对本心有害的覆盖物就是欲望,欲望越多,本心受到的蒙蔽就越多,欲望越少,本心受到的蒙蔽就越少。由此可知,这里所谓“去吾心之害”其实就是叫人寡欲,吾心之害指人的各种欲望。
陆九渊认为,蒙蔽本心的不仅是欲望,除了欲望,各种琐碎的知识、意见也会蒙蔽本心。他说:“愚不肖者之弊在于物欲,贤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高下污洁虽不同,其为蔽理溺心而不得其正,则一也。”(《陆九渊集》卷一《与邓文范》)又说:“盖后世学者之病,多好事无益之言,假令记忆言辞尽无差爽,犹无益而有害,况大乖其旨,尽失其实邪?”(《陆九渊集》卷十《与邵叔谊》)这就是说,对于天生资质较低的人而言,最大的蒙蔽是欲望;而对于朱熹等天生资质较高的人而言,他们的本心之蔽不在于欲望,而在于成见,朱熹等人常常由于得意于自己的一偏之见,好发表漫无边际的言论,从而同样使本心陷溺。
综上所述,陆九渊发明本心、使本心呈现的具体方法就是“剥落”物欲以及成见。
(三)存养本心
孔子曾经这样描述人的道德心灵的状况:“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孟子·告子上》)意思是,握住它,它就存在,放弃它,它就丧失,它出出入入没有一定的时间,也没有谁知道它所存在的地方。孟子也曾经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保持自己的本心,培养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显然,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对于人的道德心灵,人们应当予以保存、涵养,不然,它就会丢失。陆九渊继承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存养本心,存养本心就是保存和涵养本心。对于陆九渊而言,“先立乎其大者”是道德修养的第一步,发明本心是道德修养的第二步,而存养本心则是道德修养的第三步。
存心,就是对本心常存不放,亦即抓住本心而不丢弃。换言之,存心也就是让本心时刻都能发挥作用。陆九渊说:“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陆九渊集》卷五《与舒西美》)这就是说,本心是人人都有的,但如果不知存养本心,本心就会被蒙蔽。这是从反面强调要存养本心,不使其“戕贼放失”。从正面讲,存心则是要使本心真正地主宰人生,在人生的一切方面发挥作用。所以,陆九渊又说:“只‘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这就是说,只要做到了存心,人生就有了主宰,人就能事事恰到好处,不被外界事物迷惑。
要使本心常存不放,并且时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那就需要养心。养心是对本心的充实涵养,是存心的具体方式。陆九渊说:“既知自立,此心无事时,须要涵养,不可便去理会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存养是主人,检敛是奴仆。”(《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精神全要在内,不要在外,若在外,一生无是处。”(《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这就是说,如果要做自己的主宰,那就要经常涵养本心,反之,如果自己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外部的琐碎事务上,那最终只能沦为欲望和成见的奴仆,所作所为一无是处。陆九渊的话表明,所谓养心就是精神向内。精神向内是与精神向外相对的。精神向外就是做一些与人的身心性命、道德践履、人格完成毫无关系的事。陆九渊批评精神向外的人说:“人心只爱去泊着事,教他弃事时,如鹘孙失了树,更无住处。”(《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又说:“人不肯心闲无事,居天下之广居,须要去逐外,着一事,印一说,方有精神。”(《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这就是说,有的人总是关注一些外部的琐事,而不肯关注本心,如果没有琐事可以关注,他就会心无所住,失魂落魄。陆九渊的话要放在朱陆之争的大背景下看待。他所谓“检敛”“理会事”“逐外”就是精神向外之意,陆九渊讲的精神向外是有针对性的,即针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或者说“道问学”的求学方法。在陆九渊看来,对于求道、悟道而言,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探究事物的理是毫无助益、徒劳无功的。反过来,人应当反身向内,关注、体察自己的本心,经常倾听本心的声音,这就是所谓养心。
有关简明中国哲学教程的文章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在这之后,孔子有十四年的生涯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流亡。由此一来,孔子才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贵族统治者有关的思想,从而打破了贵族阶级在沟通天命方面的垄断权,使得每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君子都能够直接地面对天命。这样一来,不仅孔子,所有人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都与天命相统一。......
2023-11-20
王阳明的著述中,《传习录》和《大学问》在哲学上比较重要。王阳明的这两次实践,目的都是寻找心与理的结合点。王阳明的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被称作“龙场悟道”。这是王阳明第一次表述他的心即理说。王阳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见解,他同样否认心外有理。......
2023-11-20
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和以二程兄弟为代表的洛学,后来被统称为“道学”。其中《正蒙》一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张载的哲学思想。张载写《正蒙》的目的,是用儒家的学说批判佛、道两家的思想,并且建立起一个以气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张载所谓“道”是由气的运行、变化而得名的,在张载的哲学里,道常常被用来表述气的运动变化的过程。......
2023-11-20
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庄子与孟子均未提及对方,原因不明。据司马迁所说,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就是说,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是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上,庄子进行了大量思考,并且在这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哲学。这一记载不一定真实,但是却折射出庄子的为人同他的学术思想之间保持着一致性。这就反映了庄子的超越世俗、与众不同。在这里,庄子所表达的仍然是一种出世的理想。......
2023-11-20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对于儒家、儒学而言,董仲舒有功有过,一方面,董仲舒使儒家获得了独尊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法家思想,他的新儒学也引发了儒学的重大转向。在论述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过程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纲五常思想。......
2023-11-20
不过,朱熹一生的成就主要还是在学术方面。朱熹的著作遍及经学、史学和文学等科目,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和《四书章句集注》等几部书中。由于长期在福建讲学,朱熹所建立的学派被后人称为“闽学”。至于朱熹自己,则是继承二程思想的。朱熹大力宣扬儒家道统,认为道学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另一方面,朱熹又认为,理与气也不能相杂,即不能相互混杂。......
2023-11-20
慧远的师父是东晋时期最为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在此基础上,慧远又跟随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慧远用佛教固有的缘起论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当时产生了不少激烈反对佛教的思想家。慧远试图调和佛教理论与世俗观念的冲突。......
2023-11-20
于是,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孔伋的门人为师,学习儒家文化。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他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并且把仁、义、礼、智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孟子声称,人的本性中就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孟子》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材料。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当时的主要辩论对手是告子。孟子反对告子,主要是因为他对性做了另外的界定。......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