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庄子与孟子均未提及对方,原因不明。据司马迁所说,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就是说,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是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上,庄子进行了大量思考,并且在这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哲学。这一记载不一定真实,但是却折射出庄子的为人同他的学术思想之间保持着一致性。这就反映了庄子的超越世俗、与众不同。在这里,庄子所表达的仍然是一种出世的理想。......
2023-11-20
周敦颐(1017—1073),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周敦颐曾经做过几任州县官吏,晚年在庐山脚下盖了一座小屋,起名“濂溪书堂”,于是世人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周敦颐的晚辈,他们曾经向周敦颐请教学问。南宋时,在朱熹、张栻等人的推崇下,周敦颐被奉为理学的开山者。
周敦颐的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养心亭记》、《姤说》、《同人说》和《爱莲说》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就出自《爱莲说》。通过其著作,周敦颐建立起了一个包括宇宙论、人性论和政治论在内的哲学体系。
一、“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
周敦颐继承了《易传》和《中庸》的思想,吸取了道教和佛教的观念,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宇宙论体系。这个宇宙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太极图说》中。
《太极图说》是对《太极图》的解说。《太极图》出自道教,很可能是北宋著名道士陈抟所作。周敦颐对《太极图》做了亦儒亦道的解说。《太极图》的第一图只画了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用来象征天地未分时元气混为一体的无形无象的状态。《太极图说》指出,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无极而太极”就是对《太极图》第一图的解释。所谓“无极而太极”,意思是“无极即是太极”。这就是认为,《周易》中的太极与老子所谓道或无极的意义相同。所谓无极,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太极则指形而上的道。周敦颐认为,无极就是太极,只不过无极偏重于表达无形无象,太极偏重于强调最大、最高。
《太极图》的第二图由坎卦、离卦互相蕴含的图像构成。对于这个图,《太极图说》这样解释:“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一说法表达了周敦颐对于宇宙生成过程的一种猜想。他认为,太极动起来,就产生出阳,太极动到极点就静下来,静下来就产生出阴。太极静到极点又动了。太极的一动一静,互为根本,从而分化出阴阳二气。《太极图》的坎卦大概是象征阳的,离卦大概是象征阴的,不论是坎卦还是离卦,它们都由阴爻和阳爻共同组成。阴爻、阳爻的共同参与大概是表明,阴阳二气互相包含、互相具有。换言之,阳气中也有阴的成分,阴气中也有阳的成分,阴和阳都不能独立存在。
《太极图》的第三图是水、火、木、金、土五行交错的图像。对于这个图像,《太极图说》这样解释:“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就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就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也就是五气,五气按着顺序发生作用,于是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周敦颐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又说:“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通书·理性命》)这就是说,五行是阴阳的展开,阴阳又是太极的展开,太极本来就是无极。在这里,周敦颐还论述了“一”与“万”的关系。“万”指事物的多样性,“一”指事物的统一性,“万”是“一”的拓展与扩充,“一”是“万”的潜在形态。因为万物的多样性具有统一性,所以说“是万为一”;因为由统一的本原可以分化出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多样性,所以说“一实万分”。
《太极图》的第四图和第五图分别是与第一图相同的两个圆圈。第四图的圆圈左右分别标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字样,第五图的圆圈下方标着“万物化生”的字样。对于这两幅图,《太极图说》解释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意思是,无极的真髓与阴阳五行中的精粹,巧妙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万物。具有阳性的就成为男性,具有阴性的就成为女性。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万物,万物又生生不已,于是,变化就无穷无尽了。在这里,周敦颐说“无极之真”而不说“太极之真”,这正表明无极就是太极。所谓“二五之精”的“二”指阴阳二气,“五”指水、火、木、金、土五行。所谓“男”“女”并不单单指男人、女人,而是泛指一切动植物中的雌性和雄性。当然,人也是万物之一,不过,周敦颐认为,人与其他万物不同的是,人得到了二气、五行的精华,成为万物之中最有灵气的种类,因此,人在获得生命之后,具备了知觉和思维的能力,产生了对善与恶的分别。由此,周敦颐针对人类与万物的差异,而提出了“立人极”的思想。“人极”就是做人的最高标准。他说:“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其大意是,人的身体生成以后,精神的作用就发生了,精神的作用使人类可以认识外界事物;刚、柔、善、恶、中这五种人性在与外部事物交感、接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于是人就有了善恶的分别;有了善恶的分别,人类社会中就有了是非之争、矛盾之事,于是,各种事情便随之而来。所以必须为人确立一个最高标准,这个最高标准就叫作“人极”。人极的内容就是“中正仁义”,并且以“静”为主。在这里,“立人极”主要指确立“中正仁义”之类的人伦规范。
关于周敦颐所谓太极是抽象的理还是具体的气,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争论。周敦颐指出,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实体,无极指太极无形无象。但是,《太极图说》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太极是理还是气。从宋代初年易学的普遍讲法看,太极应当指元气。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称阴阳为阴阳二气,称五行为五气,他又说,太极的一动一静产生出阴阳二气,由此可见,太极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实际上,阴阳二气来自太极,这种讲法继承了唐代以来的元气说。在元气说的体系中,分化出阴阳二气的是元气,按照这一逻辑,周敦颐所谓太极也应当指元气。周敦颐在《通书》中这样解释太极:“混兮辟兮,其无穷兮。”这样形容太极,应当是说明太极是混沌未分的元气。朱熹把周敦颐的太极解释成理,这恐怕只是朱熹个人的观点。虽然周敦颐曾经在《通书》中谈到过理,但他却没有说理就是太极。
周敦颐认为,太极的动与静是无形无象、微妙不测的。太极的这种无形无象、微妙不测的动静被周敦颐称之为神。换言之,所谓神,就是指太极的微妙的作用。在《通书》中,周敦颐还把太极的动静同万物的机械的动静做了对比。他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这就是说,具体事物的运动是机械的,动就是动,静就是静,动中没有静,静中没有动;神则是动而非动,静而非静,是超越于动静的,因为神是万物运动的最后推动者。所谓“物则不通”,是指万物的运动不是自己在运动,而是由于神的推动;所谓“神妙万物”,是指神是万物变化运动的根源。
周敦颐还用他的自然观论证了当时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合理性。他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通书·顺化》)在这里,周敦颐把仁和义视作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体现。具体言之,阳气生出万物体现了仁,阴气成就万物体现了义。所以,他认为圣人用仁义教化万民是符合天道的。周敦颐还用他的阴阳学说论证了礼法制度的合理性,他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通书·礼乐》)这就是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关系都是根据阴阳二气的关系加以安排的,所以人伦秩序是天然形成的。(www.chuimin.cn)
二、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周敦颐所建构的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都展现在《通书》这部哲学著作中。周敦颐所谓“诚”,是从《中庸》一书中提取出的哲学范畴。诚一般指真实无妄,在先秦儒家那里,诚主要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但在《中庸》一书中,诚不仅是伦理学的范畴,而且是形而上学的范畴。周敦颐继承了这种思路,对诚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定。
第一,诚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由于诚的作用而产生,而且诚还作用于万物从产生到灭亡的全过程。周敦颐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意思是,在宇宙间的事物的演化过程刚刚开始时,诚就开始了;在事物生成、长大以后,诚也就确立了。这个过程就是至善。这就说明了诚是万物的本原。周敦颐又说:“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通书·诚上》)“元亨”指事物的发展阶段,所谓“元亨,诚之通”,意思是,在事物的发展阶段,诚就贯穿于其中。“利贞”指事物的成熟阶段,所谓“利贞,诚之复”,意思是,在事物的成熟阶段,诚就复归其原始状态。这就说明了诚作用于万物从产生到灭亡的全过程。那么,诚是从哪里来的呢?周敦颐既然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认为使得万物得以产生的乾元就是诚的根源,那么,诚显然是从乾元得来的;乾元就是阳气,所以,诚也就是从阳气得来的。在《易经》的系统中,阳代表善,阴代表恶,所以,以阳气为根源的诚自然是纯然至善的。那么,诚又是怎样作用于万物的生成和演化的过程的呢?周敦颐提出,天道“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意思是,在天道生成万物的过程中,阳气是主导的方面,在天道成就万物的过程中,阴气是主导的方面。既然阳气的运动使万物得以产生,而诚以阳气为根源,所以,万物的产生同时也就是作为万物本原的诚的作用所造成的;既然阴气的运动使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得以成就自身,而阴气的运动离不开阳气的配合,所以,万物的完成也有诚的作用在其中。
第二,诚是“寂然不动”之体,神是“感而遂通”之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两个词都出自《易经》的《系辞上》,它们都是用来形容《易经》的特点的。“寂然不动”是说《易经》本身寂静无声,“感而遂通”是说人凭借《易经》能够感悟、通晓天下的各种事。不过,在周敦颐这里,“寂然不动”是说诚是一个不动的、超越于经验世界的本原;但是,不动不表示诚不发挥作用,诚如果不发挥作用,经验世界就没有动力,甚至都不会存在,诚也就不能作为经验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本原。“感而遂通”是说诚这个本原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感应万物、通达万物,这种感应而通达的作用是十分神妙的,所以又可以把这种作用称为神。周敦颐说:“至诚则动,动则变,变则化。”(《通书·拟议》)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诚,万物将是一片死寂,有了诚,万物才能发生运动和变化,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依赖于诚的作用,依赖于诚的作用也就是依赖于神。这就表示,对于万物,神完全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万物不能够自己畅通,它们需要完全依靠神的作用才得以畅通,这就叫“神妙万物”。
第三,诚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儒家往往认为人道与天道相应,周敦颐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周敦颐的哲学就由宇宙论的领域而进入了人性论和伦理学的领域。
如前所述,周敦颐早期提出的道德规范是“仁义中正而主静”,而且周敦颐还把这“仁义中正而主静”作为“立人极”的标准。换言之,人极的内容就是仁义中正,而以静为主。周敦颐解释“主静”为“无欲而静”(《太极图说》)。在这里,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周敦颐认为,如果人能够达到没有欲望的状态,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不过,在创作《通书》时,周敦颐又回归儒家的一贯提法,他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作为“立人极”的主要规范,并且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原”(《通书·诚下》),从而把作为天道的诚与人性联系在一起。周敦颐说:“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通书·诚几德》)其大意是,真诚发出来,是出于自然无为的天理;几微的萌动,产生出善恶的差别;心存德爱叫作仁,举止适宜叫作义,符合天理叫作礼,通达万物叫作智,志有操守叫作信。周敦颐所谓“几”指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人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可善可恶的,而当“几”达到“诚”的状态时,它就是纯然至善的。周敦颐这几句话表示,天道可以与人性贯通起来;道德的最高准则既是人性的最佳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天道。总体观之,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突出静,而在《通书》中则突出诚。他宣称,诚是“圣人之本”“性命之源”,这样一来,《通书》所讲的圣人所立的人极就不再是“中正仁义而主静”,而是“仁、义、礼、智、信而主诚”。从主静到主诚的演变,说明周敦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道家和道教的影响,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
尽管周敦颐对“诚”做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规定,但是,“诚”本身究竟是什么,“诚”究竟是阳气本身,还是阳气的某种属性,或者是阳气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特点,是不明确的。这显示了周敦颐的表述方式的模糊性。
周敦颐还将人性分为五品,这五品人性分别是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中。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刚和柔都有善恶之分,只有中才是人性的最佳状态。所以,周敦颐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通书·师》)他认为,中就是和,就是适度,它是通行天下的大道,是圣人才能做得到的。这就表示,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中。按照周敦颐的看法,修养自身达到中,就可以成为圣人。修身达至刚善、柔善,则可以成为贤人。
周敦颐说:“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于身而已矣。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本善之动而已矣。”意思是,治理天下有其根本,那就是治理天下者本身;治理天下有其模范,那就是治理天下者的家。这根本必须端正,端正根本的办法,只是诚心罢了;这模范必须善,使模范善的方法,只是使亲人和顺罢了。一个人能不能治理天下,可以从他治家来观察,一个人能不能治家则可从他的修身来观察。自身端正,说的是他心诚;诚心,就是剔除其不善的念头,使心返回本善的状态罢了。这就是说,修身就是端本,而端本需要首先达到诚的境界,心诚了就可以促成人的善良本性的发动。由此可见,在周敦颐看来,诚是成圣成贤的关键。
周敦颐还把孟子寡欲的修养论发展成了无欲的修养论,他主张修身的途径是无欲,只有无欲,才能达到诚的境界。周敦颐说:“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予谓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周敦颐《养心亭说》)意思是,孟子说:“涵养自己的心性没有比减少自己的欲望更好的方法了。”我则认为,修养心性不仅要减少欲望、存养德性,而且要减少欲望直到没有欲望。没有欲望了,就能安立真诚体性,明白通畅。安立真诚体性,就能成为贤人;明白通畅,就能通向圣人的境界。所以,圣贤不是天生的,必须努力修养心性才能成为圣贤。这就表示,人应当减少欲望,一直达到没有欲望的状态,这样,人才能进入诚的境界。
有关简明中国哲学教程的文章
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庄子与孟子均未提及对方,原因不明。据司马迁所说,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就是说,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是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上,庄子进行了大量思考,并且在这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哲学。这一记载不一定真实,但是却折射出庄子的为人同他的学术思想之间保持着一致性。这就反映了庄子的超越世俗、与众不同。在这里,庄子所表达的仍然是一种出世的理想。......
2023-11-20
二程融会各家思想,提出了一个以“天理”为中心观念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在北宋道学的开创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二程不仅是洛阳人,而且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他们的学派在当时被称作“洛学”。在思想观点上,二程基本一致。程颢认为,理是永恒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二程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反对张载的气论学说。二程认为,理才是形而上的,气都是形而下的,所以,理是气的根本。......
2023-11-20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对于儒家、儒学而言,董仲舒有功有过,一方面,董仲舒使儒家获得了独尊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法家思想,他的新儒学也引发了儒学的重大转向。在论述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过程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纲五常思想。......
2023-11-20
于是,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孔伋的门人为师,学习儒家文化。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他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并且把仁、义、礼、智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孟子声称,人的本性中就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孟子》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材料。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当时的主要辩论对手是告子。孟子反对告子,主要是因为他对性做了另外的界定。......
2023-11-20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在这之后,孔子有十四年的生涯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流亡。由此一来,孔子才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贵族统治者有关的思想,从而打破了贵族阶级在沟通天命方面的垄断权,使得每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君子都能够直接地面对天命。这样一来,不仅孔子,所有人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都与天命相统一。......
2023-11-20
王阳明的著述中,《传习录》和《大学问》在哲学上比较重要。王阳明的这两次实践,目的都是寻找心与理的结合点。王阳明的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被称作“龙场悟道”。这是王阳明第一次表述他的心即理说。王阳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见解,他同样否认心外有理。......
2023-11-20
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和以二程兄弟为代表的洛学,后来被统称为“道学”。其中《正蒙》一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张载的哲学思想。张载写《正蒙》的目的,是用儒家的学说批判佛、道两家的思想,并且建立起一个以气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张载所谓“道”是由气的运行、变化而得名的,在张载的哲学里,道常常被用来表述气的运动变化的过程。......
2023-11-20
所以,僧肇从更加彻底的大乘空宗的立场,对佛教和玄学各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僧肇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僧人已能摆脱对玄学的依附而准确理解印度佛学。僧肇反对用玄学贵无派的思路确认万物的虚假,玄学贵无派认为,在一切的“有”之上或一切的“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作为本体的“无”。在僧肇看来,承认现象是存在的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的,这二者并无矛盾。......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