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宗师,与孟子齐名。荀子也像孟子一样,是孔子的崇拜者,他自称是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仲弓的思想学说的继承人。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多是荀子自己的作品。荀子处在战国后期,百家争鸣已近尾声,所以,荀子还批判地总结了先秦各家学术思想。荀子把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的原因,归结为“分”。荀子最终将“明分使群”的主导者归结为“君主”。......
2023-11-20
道教在唐代所采取的理论形态,最初是重玄学,后来又由重玄学走向了内丹学。
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政权的割据和对峙,道教产生了南北不同的派别。到了唐朝,与政治、经济的统一相适应,道教的南北派别也出现了融合、统一的趋势。从唐高宗到唐玄宗的开元年间,是唐朝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的哲学思想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了扩大宗教影响,道教的理论家大量吸收佛教理论,以充实道教。在这一过程中,成玄英和司马承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成玄英(生卒年不详),字子实,号西华法师,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大约是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的人。成玄英的著作很多,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的传世著作有《道德经义疏》和《南华真经注疏》。
一、成玄英论“重玄之道”
成玄英用道教的观点注释《道德经》和《庄子》,注释的重点在于阐发所谓“重玄之道”。“重玄之道”是从《道德经》第一章的“玄之又玄”一句话中引申出的。在《道德经》中,“玄之又玄”用来形容道的神妙作用,把它译为白话就是“玄妙的深层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玄妙”。不过,在一部分道教徒看来,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就是一种“重玄之道”,而这“重玄之道”是得道成仙的要领,是《道德经》论道的精华所在。
对于“重玄之道”,成玄英解释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道德经义疏》卷一)又说:“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袪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道德经义疏》卷一)这就是说,对于人们所感受到的世界,不论坚持说它存在,还是坚持说它不存在,那都是有所执着的表现,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认识应当是,既不执着于存在,也不执着于不存在,这就是“有无双遣”,能够做到“有无双遣”,这就是“一玄”;不过,仅仅做到“有无双遣”还是不够的,还应当把“玄”也遣去,就是说,对于既不执着于存在,也不执着于不存在的这种看法,也不应执着不放,而应放弃对于“玄”的执着,这就是所谓“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就是“重玄”。(www.chuimin.cn)
成玄英在论证“重玄之道”时所采用的这种“遣之又遣”的方法就是否定又否定的方法,亦即对否定进行否定,或者说,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再否定,就这样一路否定下去。成玄英的这种方法一方面得自于《庄子》的启示,另一方面也吸取了佛教的“中观”方法。庄子的《齐物论》在讨论世界本原问题时这样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意思是,宇宙应当有一个开始,开始之前也应当有一个还没有开始的阶段,还应当有一个连还没有开始也没有的阶段;应当有一个有了万物的阶段,有了万物之前也应当有一个没有万物的阶段,在这之前还应当有一个连没有万物也没有的阶段,再往前推,还应当有一个没有没有万物也没有的阶段。显然,庄子在这里所使用的就是一种“遣之又遣”的方法,庄子不断地对自己前面的言论加以否定。佛教的中观论也采用这种言说方式,比如它在说了“非有”“非无”之后,又提出“非非有”“非非无”。无论是庄子,还是佛教的中观论,他们在言说时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使人的心灵不断地摆脱对于事物的执着,从而不断地得到超脱。显然,这是一种精神生命的追求,它不同于早期道教对于肉体生命的执着。从修行旨趣上看,成玄英建立“重玄学”的努力是要把道教由神仙道教转化为心性道教,心性道教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解脱。
二、成玄英论“形体虚伪”
成玄英对于人的形体的看法也明显地表现了他的这种修行旨趣。成玄英说:“水火金木,异物相假,众诸寄托,共成一身。是知形体,由来虚伪。”(《南华真经注疏》卷八)这是把人的身体视作各种“缘”——条件和合而成的,这种说法取自佛教。由于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所以,佛教把人的身体视作“无自性”的存在,称其为“假有”或“幻有”。换言之,佛教认为,人的身体里并不存在一个实体性的“自我”,除去皮肤、骨骼、内脏、血液,什么都没有,空无一物。成玄英说“是知形体,由来虚伪”,这也是把人的身体视作虚幻的,与佛教的说法并无二致。早期道教依照元气化生万物之说,不仅把元气和元气生成演化的具体过程视作实在的,而且也把元气所生化而成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包括人的形体也视作实在的。可是,成玄英采取佛教的说法,把身体视作“虚伪”的,显然,这是用佛教的缘起论取代早期道教的元气论,让缘起论成为道教的理论基础,从而改变了早期道教的理论基础。
既然人的身体是虚伪的,那么,保留这样的身体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成玄英所谓修行就不是早期道教所说的炼形固体了。成玄英说:“既知形质虚假,无可欣爱,故能内则忘于脏腑,外则忘其根窍故也。”(《南华真经注疏》卷八)这就是说,既然人的形体是虚假的,那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保养,修行的关键在于“忘”,修行者既要忘掉外界事物,又要忘记自我,这就是所谓“物我兼忘”(《南华真经注疏》卷一四)。
早期道教最为看重的就是人的生命与形体,早期道教修行的目的是长久地保存人的肉体生命,而成玄英却把遗忘肉体、丢弃身形作为一种修行方法,既然如此,他修行的目标也就不是肉身成仙,对他而言,修行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追求。
有关简明中国哲学教程的文章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宗师,与孟子齐名。荀子也像孟子一样,是孔子的崇拜者,他自称是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仲弓的思想学说的继承人。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多是荀子自己的作品。荀子处在战国后期,百家争鸣已近尾声,所以,荀子还批判地总结了先秦各家学术思想。荀子把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的原因,归结为“分”。荀子最终将“明分使群”的主导者归结为“君主”。......
2023-11-20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在这之后,孔子有十四年的生涯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流亡。由此一来,孔子才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贵族统治者有关的思想,从而打破了贵族阶级在沟通天命方面的垄断权,使得每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君子都能够直接地面对天命。这样一来,不仅孔子,所有人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都与天命相统一。......
2023-11-20
王阳明的著述中,《传习录》和《大学问》在哲学上比较重要。王阳明的这两次实践,目的都是寻找心与理的结合点。王阳明的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被称作“龙场悟道”。这是王阳明第一次表述他的心即理说。王阳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见解,他同样否认心外有理。......
2023-11-20
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和以二程兄弟为代表的洛学,后来被统称为“道学”。其中《正蒙》一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张载的哲学思想。张载写《正蒙》的目的,是用儒家的学说批判佛、道两家的思想,并且建立起一个以气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张载所谓“道”是由气的运行、变化而得名的,在张载的哲学里,道常常被用来表述气的运动变化的过程。......
2023-11-20
不过,朱熹一生的成就主要还是在学术方面。朱熹的著作遍及经学、史学和文学等科目,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和《四书章句集注》等几部书中。由于长期在福建讲学,朱熹所建立的学派被后人称为“闽学”。至于朱熹自己,则是继承二程思想的。朱熹大力宣扬儒家道统,认为道学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另一方面,朱熹又认为,理与气也不能相杂,即不能相互混杂。......
2023-11-20
于是,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孔伋的门人为师,学习儒家文化。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他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并且把仁、义、礼、智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孟子声称,人的本性中就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孟子》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材料。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当时的主要辩论对手是告子。孟子反对告子,主要是因为他对性做了另外的界定。......
2023-11-20
慧远的师父是东晋时期最为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在此基础上,慧远又跟随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慧远用佛教固有的缘起论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当时产生了不少激烈反对佛教的思想家。慧远试图调和佛教理论与世俗观念的冲突。......
2023-11-20
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庄子与孟子均未提及对方,原因不明。据司马迁所说,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就是说,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是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上,庄子进行了大量思考,并且在这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哲学。这一记载不一定真实,但是却折射出庄子的为人同他的学术思想之间保持着一致性。这就反映了庄子的超越世俗、与众不同。在这里,庄子所表达的仍然是一种出世的理想。......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