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微量元素增加谷物产量,研究展望电子教育解决走神问题

微量元素增加谷物产量,研究展望电子教育解决走神问题

【摘要】:如果稍微加入所需的微量元素,谷物的产量就会明显上升。从儿童进入学龄期开始,学业成长便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走神无疑是维持注意集中的一个重大障碍。考虑到走神的高出现率及其通常的负面影响,探索走神的应对策略,甚至预防或至少减少走神的负面影响势在必行。下文将从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展望。

任何生物体的发展总是同时受许多因子的影响,每一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对生物体起作用,而是许多因子共同一起起作用。因此,生物体总是生活在多种生态因子交织成的复杂的网络之中。但在任何具体生态关系中,在一定情况下某个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早在1840年,李比希 (Justus Liebig)便发现谷物的产量通常并不是受它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只是受到微量元素的限制。如果稍微加入所需的微量元素,谷物的产量就会明显上升。在个体的教育生态环境中,社会学校、同伴、家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等几乎所有的因子也都有可能成为个体成长的限制因子。

从儿童进入学龄期开始,学业成长便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但儿童在求学过程中随处可以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倾诉。有的爸爸说:“儿子很喜欢上学,早晨起床也及时,每天在学校里也很快乐,就是上课开小差!真愁人啊。”有的妈妈说:“女儿都读三年级了,还不懂得专心听讲!讲了无数遍了,她就是做不到,在家里,我带着上网课,也总是走神,好在学习成绩还凑合!”有的老师反映:“我不断强调,上课注意听讲,课堂上还是有一部分小学生,连老师讲什么都不知道!课上不到一半,就开始四处张望,看门、看窗户、抠手指,就是不听课。”这里的上课走神就是家长和教师普遍关心又一致在想办法解决的现象。

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但在学校里,学生注意力高度分散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走神无疑是维持注意集中的一个重大障碍。对儿童期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岁到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岁到12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在组织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分钟到45分钟。对成人的调查也显示:大约76%的大学生会走神,[1]走神时间约有10%到50%,[2]而且随着课堂或学习时间的延长,这一数字还会增加。如果这一数据在教育情景中成立,那么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将走神降低一半,由50%下降到25%,便相当于给学生额外增加了45天的全日制学习时间。[3](www.chuimin.cn)

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呼吁各方采取措施降低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社会情绪能力等。[4]而研究表明,走神 (特别是自发走神)会对个体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均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研究者已经对一些以个体为中心的变量参数 (如工作记忆容量)与走神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但对走神的现象学及其发生的原因仍然知之甚少。考虑到走神的高出现率及其通常的负面影响,探索走神的应对策略,甚至预防或至少减少走神的负面影响势在必行。下文将从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