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快繁的关键是植物在组织培养中再分化器官发生类型,也是组织培养中间繁殖体增殖的类型。植物组织培养中间繁殖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再生方式也不统一,其类型关系到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美国红栌、叶子花、樱桃砧木等木本植物通过这种器官发生类型进行组培快繁,速度快。杨树、半夏、海棠、菊花等植物的快繁都可以通过这种器官发生类型增殖。图5-2-4原球茎发生型图5-2-5植物组织培养再分化植株的类型与繁殖途径......
2023-11-20
(一)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得到无病毒苗的方法,称为愈伤组织脱毒法。其理论依据是愈伤组织细胞带病原菌不均一,部分细胞不带病毒,由这些细胞再生出的植株也不带病毒。多次继代的愈伤组织中病毒的浓度下降,甚至检测不到病毒。例如,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愈伤组织经机械分离后,仅有40%的细胞含有病毒,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的复制速度赶不上细胞的增殖速度或有些细胞通过突变获得了抗病毒的抗性。对病毒侵袭具有抗性的细胞可能与敏感的细胞共同存在于母体组织之中。受到花叶病毒侵染的烟草叶片中,暗绿色的组织或者不带病毒,或者病毒浓度很低。从这些组织中切取1 mm外植体进行培养,再生植株中有50%是脱毒苗。但是,愈伤组织脱毒的缺陷是植株遗传性不稳定,可能会产生变异植株,并且一些作物的愈伤组织尚不能产生再生植株,所以生产上较少使用该方法生产脱毒苗。
(二)离体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茎尖微体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的植株,先培育试管实生苗砧木,再切取0.1~1 mm、带3~4个叶原基的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这一技术在桃、柑橘、苹果等果树上已获得成功,有的已在生产上应用。
1.砧木培养
将新鲜种子去种皮后接种于含MS无机盐的无激素琼脂培养基上,在(25±2)℃下暗培养2周,再转光照培养。
2.茎尖培养
供体株多用热处理或在温室培养植株,对采集的嫩梢按茎尖培养脱毒的方法消毒和剥离茎尖。
3.嫁接
从试管中取出砧木,切去过长的根,保留4~6 cm长,切顶留1.5 cm左右茎。在砧木近顶处留一个U形切口,深达形成层,用刀尖挑去切口部皮层。将茎尖移植于砧木切口部,茎尖切面紧贴横切面。
4.嫁接苗培养
嫁接苗一般采用液体滤纸桥方式培养。事先在滤纸桥上开一小孔,将砧木的根通过小孔植入液体培养基,按常规光照培养管理。开始可用较低光照强度(800~1000 lx),长出新叶后可提高光照强度。(www.chuimin.cn)
5.移栽
嫁接苗培养3~6周,具有2~3片叶时按一般试管苗移植方式移入蛭石、河沙等基质中培养。
(三)化学疗法脱毒
1.病毒抗血清预处理
用齿舌兰环斑病毒(ORSV)的血清处理兰属离体分生组织,可提高再生植株中无ORSV的植株频率。
2.化学药品处理
许多化学药品(包括嘌呤、嘧啶类似物、氨基酸、抗生素等)对离体组织和原生质体具有脱毒效果。常用的药品有8-氮鸟嘌呤、2-硫脲嘧啶、杀稻瘟抗生素、放线菌素D、硫脲嘧啶、庆大霉素等。例如,将100 μg 2-硫脲嘧啶加入培养基可除去烟草愈伤组织中的PVY病毒(马铃薯Y病毒)。
(四)珠心胚培养脱毒
普通作物受精产生的种子绝大多数只形成一个合子胚,而柑橘类多胚品种中除一个合子胚外,还有多个由珠心细胞形成的无性胚(即珠心胚)。因为珠心细胞与维管束系统无联系,由其产生的植株均为脱毒植株。但珠心胚一般不能发育成熟,必须从胚珠中取出进行离体培养才能发育成正常的幼苗。这一技术可以脱去柑橘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包括热处理不能去除的病毒。
(五)花药或花粉培养脱毒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一般程序是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分化出根、芽器官或胚状体,形成小植株。由于通过愈伤组织生长阶段,加之形成雄性配子体的小孢子母细胞在植物体内属于高度活跃、不断分化生长的细胞,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花药含病毒质粒很少或几乎没有。
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文章
植物组培快繁的关键是植物在组织培养中再分化器官发生类型,也是组织培养中间繁殖体增殖的类型。植物组织培养中间繁殖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再生方式也不统一,其类型关系到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美国红栌、叶子花、樱桃砧木等木本植物通过这种器官发生类型进行组培快繁,速度快。杨树、半夏、海棠、菊花等植物的快繁都可以通过这种器官发生类型增殖。图5-2-4原球茎发生型图5-2-5植物组织培养再分化植株的类型与繁殖途径......
2023-11-20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可望为造福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目前,这项技术已相当成熟,国内外科学家应用植物胚胎培养技术获得了多种远缘杂交的重组体、栽培种和杂交品种。......
2023-11-20
植物组培快繁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的驯化移栽。一般木本植物、较大的草本植物以茎段比较适宜,因为茎段取材容易,可在一定的培养基上通过萌发出侧芽或产生不定芽成为进一步繁殖的材料。接种后培养基上如出现微生物污染会导致培养失败。将由外植体或愈伤组织产生的胚状体进一步切割,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中,扩大胚状体数量,常用液体振荡培养方式。......
2023-11-20
从此植物组织培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椰乳成分复杂,含有多种不同的有机物,后来的研究发现,在组织培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腺嘌呤类激素或类似物。研究发现,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配合能调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控制器官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迅速取得突破。从此之后,一批又一批植物的组织或器官通过培养的方法获得了再生植株。......
2023-11-20
花卉组培程序与其他植物一样,包括以下程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浓度因花卉种类、品种以及诱导、增殖、生根等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经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及丛芽增殖培养,形成许多芽丛,最后将达到生根质量标准的小苗进行生根培养,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小植株。......
2023-11-20
接种后的外植体应放在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条件要根据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控,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光照、温度、湿度、氧气和培养基的pH值。光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有明显的影响。通常低于15℃时,培养的外植体组织生长缓慢或出现停滞,但高于35℃对生长也不利。氧气是植物组织培养必需的,在接种时应避免把整个外植体全部埋入培养基中,以免缺氧。......
2023-11-20
(二)半连续培养法半连续培养法是在反应器中投料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旧培养液和新鲜培养液进行交换的培养方法。此法可不断补充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接种次数,培养细胞所处的环境与分批培养法一样,随时间而变化。工业生产中为简化操作过程、确保细胞增殖量,常采用半连续培养法。在连续培养期间,新鲜培养液的注入速度等于旧培养液的排出速度,细胞也随悬浮液一起排出,不再收集流出的细胞。......
2023-11-20
指示植物法是利用病毒在一些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这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称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图6-3-1植物汁液涂抹法病毒鉴定示意图指示植物法最早是美国病毒学家Holmes于1929年发现的。病毒的寄主范围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病毒选择适合的指示植物。此外,所选指示植物应一年四季都易栽培,且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对病毒的敏感性,容易接种,并在较广的范围内具有同样的反应。......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