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三经》萯山①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琈②之玉,其阴多赭③、黄金。《中次三经》所记载的中部山系第三列山脉萯山山脉的第一座山是敖岸山。瑶碧,《山海经》中共出现九次,如《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2023-11-20
【原文】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①,多象②。有鸟焉,其状同䴔③,而白首、三足④、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⑤,其状鱼身而蛇尾⑥,其音如鸳鸯⑦,食者不肿,可以已痔⑧。
明·蒋应镐绘图本 瞿如
【注释】①犀:即犀牛,据《尔雅》记载,犀牛长有三只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而今天的犀牛,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有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犀有山犀、水犀、犀兕三种,其中水犀最为难得,传说水犀出入有光,水为之分开。兕(sì):据《海内南经》记载,兕的形状像牛,肤色苍黑,长有一角。兕为古代独角兽中的文德之兽,常见于后世的青铜器及石像上。②象:即今天的大象。《海内南经》记载巴蛇会吞象,三年以后才吐出骨头。③䴔(jiāo):一种水鸟,长得像野鸭,体形较小,脚长在接近尾巴的地方。《北山经》蔓联山上也有这种鸟:“有鸟焉,群居而朋非,其毛如雌雉,名曰䴔,自鸣自呼,食之已风。”④三足:或作“三手”。郭璞《图赞》云:“瞿如三手,厥状似虎蛟。”⑤虎蛟:形状像蛇,有四只脚,属于龙一类动物。⑥其状鱼身而蛇尾:《文选·江赋》引此经为“其状鱼尾蛇身有翼”。⑦其音如鸳鸯:毕沅本作“其首如鸳鸯”。⑧已痔:《太平御览》卷七三四引此经作“为痔”,并且引郭璞注:“为,治也。”由此可知,已痔为治疗痔疮的意思。
【译文】《南次三经》记述的南方山系第三列山脉的第一座山,为天虞山,山下多溪水,山势险峻难以攀登。
明·蒋应镐绘图本 虎蛟
往东五百里,为祷过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山下有许多犀、兕和大象。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䴔,头却是白色的,有三只爪子,长着人一样的脸,名字叫做瞿如,它鸣叫起来似乎在叫“瞿如——瞿如——”。泿水发源于祷过山,往南流入大海,水中有种动物叫虎蛟,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尾巴,叫声像鸳鸯,人吃了它的肉不会患肿胀病,还可以治疗痔疮。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①,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②,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③,膺④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其状如鸡:《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此经作“其状如鹤”,薛综注《东京赋》引此经作“其状如鹄”。②凤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麟、龟、龙合称“四灵”。据《广雅》记载,凤皇的形状是鸡的头、燕子的颔、蛇的颈脖、乌龟的背、鱼的尾巴,身上长着五彩羽毛,雌鸟名叫皇,雄鸟名叫凤,高五六尺。传说凤皇来自东方的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穿越昆仑山,在砥柱河饮水,在弱水旁清理羽毛,晚上栖息在风穴里。③翼文曰义,背文曰礼:《海内经》作“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文,指有花纹。④膺(yīng):指胸。
清·汪绂《山海经存》本 凤皇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为丹穴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丹水从这座山流出,向南流入渤海。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身上的羽毛五彩斑斓,并组成不同的文字,名叫凤皇,头部的斑纹像德字,翅膀上的斑纹像义字,背上的斑纹像礼字,胸部的斑纹像仁字,腹部的斑纹像信字。这种鸟,饮食自然,从容不迫,自歌自舞,它出现的时候天下就会和平安宁。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①,无草木,多水,多白猿②。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③,多怪鸟,凯风④自是出。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⑤,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注释】①发爽之山:一作“发丧之山”。②白猿:《艺文类聚》引此经作“多白猨”。白猿,见《南山一经》“堂庭之山”注。③育遗:或作“育隧”。④凯风:即南面吹来的风,又称薰风、巨风,多出现在炎炎暑夏。郭璞《图赞》云:“育隧之谷,爰含凯风。青阳既谢,气应祝融。炎风是扇,以散郁隆。”⑤灌湘之山:一作“灌湖射之山”。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为发爽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溪流众多,山中有许多白色猿猴。汎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渤海。
再往东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尾端。旄山南面有个山谷,名叫育遗谷,谷中有许多怪鸟,南风从这里吹出。
再往东四百里,就到了非山的首端,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却没有溪流水源,山下有许多反鼻虫。
再往东五百里,为阳夹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水源丰富。(www.chuimin.cn)
再往东五百里,为灌湘山,山上树木生长茂盛,但没有草;山中有许多怪鸟,没有野兽。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①。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②,其状如鲋而彘毛③,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④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⑤,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明·蒋应镐绘图本 鱄鱼
【注释】①丹雘:赤色的石脂,古代用作颜料。②鱄:古音读作“团(tuán)”。一种怪鱼,传说洞庭湖的鱄鱼美味可口。③其状如鲋(fù)而彘毛:鲋,即鲫鱼。彘毛,《太平御览》卷三五,李善《文选·江赋》注引此经皆作“彘尾”。④条风:即东北风,也称融风。条,指条治万物。条风一般在距冬至四五十天时才刮起。⑤颙(yóng):鸟鸣,古音读作yú,也作鹖(yú)。
明·胡文焕《山海经图》本 颙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为鸡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山下盛产赤红的石脂颜料丹雘。黑水发源于鸡山,往南流入大海,水中有种鱼,名叫鱄鱼,它的形状像鲫鱼,身上却长有猪毛一样的鬓毛,声音像小猪的嚎叫声,它出现时天下会有旱灾。
再往东四百里,为令丘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有许多火焰。南面有一个山谷,名叫中谷,条风从这里刮出。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很像猫头鹰,长着人脸,有四只眼睛,还长有耳朵,名叫颙,它的啼叫声跟它的名字谐音,它出现时天下会有大旱。
【原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穀而赤理,其汗如漆②,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䓘③,可以血玉④。
【注释】①仑者之山:《太平御览》卷五〇引此经作“仑山”,没有“者之”二字。②其汗如漆:汗,当为“汁”的讹写,《太平御览》卷五十引此经作“其汁如漆”。③白䓘(gāo):或作“睪(gāo)苏”,也称白蓉、臯苏。郭璞《图赞》云:“白蓉臯苏,其汗如饴。食之辟穀,味有余。逍遥忘劳,穷生尽期。”④血玉:指血可以用作染料,使玉有光彩和颜色。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为仑者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山下盛产青色的石脂颜料青雘。山中有种树木,形状像构树,但纹理是红色的,汁水像漆汁,味道和糖浆一样,人们吃了它可以饱腹,还可以忘记烦忧、解除疲劳,它的名字叫白䓘,它的汁液可以用来染玉,使玉石焕发光彩。
【原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之山①,多怪兽,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②,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③。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明·蒋应镐绘图本 龙身人面神
【注释】①禺稾之山:一作“禺膏之山”。②水出辄入:出,当为“春”字的误写,明朝藏经本作“水春辄入”。③鹓(yuān)雏:指凤凰一类的鸟,也同样是象征祥瑞的鸟。
【译文】再往东五百八十里,为禺稾山,山上有很多怪兽和大蛇。再往东五百八十里,为南禺山,山上蕴藏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山脚多溪流。山中有一个洞穴,春天有水流入,夏天有水流出,冬天则没有水流出入。佐水发源于南禺山,往东南流入大海,山中有许多凤凰和鹓雏栖息。
《南次三经》记载的南方第三列山系,从天虞山到南禺山,总计共有十四座,绵延六千五百三十里。每座山的山神都长有龙的身体,人的脸庞,祭祀山神的礼仪都是用一条白色的狗作为祭品并祈祷,祭祀的精米用稻米。
上面所记载的南方三大山系,大小总共有四十座,蜿蜒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有关山海经:绘图全译本的文章
《中次三经》萯山①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琈②之玉,其阴多赭③、黄金。《中次三经》所记载的中部山系第三列山脉萯山山脉的第一座山是敖岸山。瑶碧,《山海经》中共出现九次,如《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2023-11-20
又《东次三经》之首①,曰尸胡之山,北望山②,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①又《东次三经》之首:当作“《东次三经》之首”,“又”字当为衍字。明·蒋应镐绘图本妴胡《东次三经》所记载的东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脉,名叫尸胡山。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④,凡九山,六千九百里。综观《东次三经》所记载的东方第三列山系,自尸胡山到无皋山,共有九座山,蜿蜒六千九百里。......
2023-11-20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①。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其中多黄金,多鲛鱼。《西山经》“嶓冢山”也有“桃枝、钩端”。清·《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本鲛鱼清·汪绂《山海经存》本围《中次八经》所记载的中部第八列山系荆山山脉的第一座山是景山,山上有很多金属矿产和玉石,还有很多杼树和檀树。漳水中有很多黄金和鲨鱼。神涉②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2023-11-20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明·蒋应镐绘图本《中山经》所记载的中部第一列山系薄山山脉的第一座山名叫甘枣。其中是多豪鱼⑧,状如鲔⑨,赤喙尾⑩赤羽,可以已白癣。《中次五经》也有历山:“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白癣会导致头部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圆形斑点,刺痒,局部毛发脱落。霍山上还有一种名叫朏朏的野兽。......
2023-11-20
《东山经》之首,曰樕①之山,北临乾昧②。明·蒋应镐绘图本鳙鳙鱼《东山经》记载的东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名叫樕山,北邻乾昧山。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⑥。凡《东山经》之首,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环水出泰山后往南流,后曲而东流入汶水,因而,此处当作“东流注入汶”。......
2023-11-20
《南山经》②之首曰山③。《南山经》为《山海经》第一篇,主要介绍南方三大山系的山川、河流、草木珍禽以及各大山系中山神等情况。后人校录可能误加了“经”字,于是就出现了“南山经”的说法。《山海经》中另外还有两处描写“狌狌(猩猩)”:一是《海内南经》;一是《海内经》,可参考。......
2023-11-20
除此之外,山上有以下几种动物需要特别关注:瞿(qú)如——“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现在,我们大体了解这种动物的形状了。它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栖息于河口和近海沿岸。现在,有人认为古人说的兕是独角犀牛,或者类似犀牛的其他动物。这些动物的出现,说明《南山经》中记载的山的确在我国南方地区。南方第三列山系有六千五百三十里长,记载了十四座山。......
2023-11-04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①,西临流黄②,北望诸,东望长右③。《北山经》的求如之山,有诸河。丹朱的子孙建立了一个国家,即《海外南经》的讙头国,也即丹朱国。《南次二经》记述的南方山系第二列山脉的第一座山,叫柜山。⑦鮆(cǐ)鱼:据《北次二经》县雍之山记载,鮆鱼“其状如儵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骄。”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