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场总线的产生及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现场总线的产生及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摘要】:由此,导致了现场总线的产生。现场总线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控制、报警和事件报告等工作。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的基本要求是响应速度和操作的可预测性的最优化。现场总线是一个低层次的网络协议,在其之上还允许有上级的监控和管理网络,负责文件传送等工作。现场总线为引入智能现场仪表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是继DCS后的又一代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领域中,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着一种信号标准,那就是4~20mA的模拟信号标准。20世纪70年代,数字式计算机被引入到测控系统中,而此时的计算机提供的是集中式控制处理。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在控制领域得到应用,微处理器被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形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微处理器被指定一组特定任务,通信则由一个带有附属“网关”的专有网络提供,网关的程序大部分都是由用户编写的。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以IC(集成电路)代替常规电子线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施信息采集、显示、处理、传输及优化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设备。一些具有专家辅助推断分析与决策能力的数字式智能化仪表产品,其本身具备了诸如自动量程转换、自动调零、自校正、自诊断等功能,还能提供故障诊断历史信息报告、状态报告、趋势图等功能。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传送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基于质量分析的维护管理、与安全相关系统的测试记录、环境监视需求的增加,都要求仪表能在当地处理信息,并在必要时允许被管理和访问,这些也使现场仪表与上级控制系统的通信量大增。另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控制界也不断在控制精度、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提出新需求。由此,导致了现场总线的产生。(www.chuimin.cn)

现场总线就是用于现场智能化装置与控制室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一个标准化的数字式通信链路,可进行全数字化、双向、多站总线式的信息数字通信,实现相互操作以及数据共享。现场总线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控制、报警和事件报告等工作。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的基本要求是响应速度和操作的可预测性的最优化。现场总线是一个低层次的网络协议,在其之上还允许有上级的监控和管理网络,负责文件传送等工作。现场总线为引入智能现场仪表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将是继DCS后的又一代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