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正向引力: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的重要意义

正向引力: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的重要意义

【摘要】:2016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欺凌和暴力影响的界定仅仅是“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教育部门除了自己认识到位,还要通过定期培训、专题培训来提高学校的认识。教育部门要通过研讨会、协调会、培训会等形式增进其他部门和单位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认识,从而引导这些部门和单位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好各种资源,参与防治工作中来。

虽然提高思想认识已经泛滥成了官话和套话,但提高思想认识确实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和深度决定了做好的决心和力度。如果我们不去体会被欺凌者内心受到的伤害,认为欺凌和暴力只是偶尔发生,没有看到欺凌和暴力对当事人久远的影响,那么我们措施的力度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欺凌和暴力影响的界定仅仅是“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2017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在文件开头开宗明义地指出:“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是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亿万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和伟大复兴。”客观地将防治工作定位为“重点和难点”,3个“事关”将防治工作提到了相当高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认识到:校园欺凌和暴力是反人性、反人类、反文明的暴虐行为,要牢记李克强总理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www.chuimin.cn)

校园暴力频发,一次次刺痛社会和我们的神经,也因为发生次数多,导致我们看得麻木,认为这是一个难题,难以解决,索性不去努力。要知道,懈怠的后果是更为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

防治欺凌和暴力工作需要从学校开始,由学校具体落实。教育部门除了自己认识到位,还要通过定期培训、专题培训来提高学校的认识。教育部门要通过研讨会、协调会、培训会等形式增进其他部门和单位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认识,从而引导这些部门和单位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好各种资源,参与防治工作中来。教育部门要通过媒体宣传,由学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加强防治工作的社会宣传,形成社会支持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