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
2023-11-20
(一)俄罗斯
2004年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1]发生后,俄罗斯政府计划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加强全国中小学校的安全防范,其中就包括为中小学生配置类似军用的身份识别牌以及记录有学生身份和基本医疗信息的登记卡。类似军用的金属制身份识别牌可以放在登记卡里,也可以戴在脖子上,即使遭到炸弹袭击,该识别牌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登记卡主要包括学童的姓名、指纹、照片、家人资料以及基本医疗信息等,同时还有一些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洪水、火灾、交通事故以及恐怖袭击等知识。
(二)德国
德国的学校也面临着校园暴力和好斗学生不好管理的问题。为此,有些学校别出心裁地想出了貌似有些矛盾的点子,让学生学拳击、太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德国要求所有学校要安装报警装置,一旦发生险情,将发出警报信号。在波茨坦市,每位老师都可以在险情发生时通过手机启动特定号码,激活警报系统。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施暴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施暴问题。其理论依据是:只要认识到骚扰、折磨与自己不同的人是错的,那么施暴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四)韩国
韩国政府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连续出台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了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热线。2014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了《人性教育振兴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必修课,韩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推行义务人性教育的国家。针对中小学校园暴力,韩国教育部决定,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警卫”工作,除警察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人身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但是,一些家长和教师对此表示担心,认为“警卫服务”会令受害学生变得孤立。针对这种担心,韩国教育部表示:警卫人员将向求助学生提供暗中保护。
(五)以色列
以色列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以色列支持对校园欺凌的调查和研究,力图寻求到个性化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欺凌现象发生最多的是在放学后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很多学校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www.chuimin.cn)
(六)波兰
校园暴力是波兰存在的一大问题。调查显示:近1/3的波兰人将校园暴力视为严重问题,28.3%的学生和11.4%的教师认为波兰学校未能有效遏制校园暴力。波兰两大出版集团下属的16家地区性日报于2006年春发起“无暴力校园”项目,成立了项目专家委员会,并且公布了《无暴力校园行为准则》,作为遏制校园暴力行动的统一标准,以此唤起人们对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视,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支持。此后,各校开始申请加入本项目,条件是要宣布遵守《无暴力校园行为准则》。
(七)挪威
挪威实施反校园暴力计划,在全国掀起反对校园暴力运动,唤起学生、家长、教师3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其具体做法是:制定预防暴力的政策,创造无暴力的良好的学校氛围,有暴力必报告,有暴力必重视,严格实施反暴力的政策与策略。
(八)其他
国外的许多学校采取了反暴力的措施,诸如建立学校警察和保安部门,教师警察化和警察教师化。例如:新加坡校园实行“校园荣誉志愿特警”制度,设教师警察,专门处理一些校园治安问题、学生间打架斗殴问题、学生间的刑事问题。
对比社区警署,一所具有千人规模的学校,人口密集和冲突概率很大,设立学校警察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普通教师很难承担学校安全的重任,也很难妥善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学生间的对立与冲突,难于处理学校暴力事件。因此,设立学校警察是完全必要的。教师警察(警察教师)可以由年轻教师派往警察院校专门培训,或者由年轻警察派往学校专门培训,学校警察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
警察教师或教师警察的职责是:(1)学校安全保卫;(2)处理、侦破学生间的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案件;(3)进行学校法律教育。
有人认为:未来的教师可以警察化,即身兼双重身份,具有教师和警察的双重职业。
有关正向引力: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文章
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
2023-11-20
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有效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案件发生。各级公安、检察、审判机关要依法办理学生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审判和犯罪预防工作。......
2023-11-20
(一)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家庭预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的第一防线。家庭功能的健全发挥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树立良好人格,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先导。内向,怯弱,与同学关系疏远,在学习、体育等方面没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容易成为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对象。......
2023-11-20
(一)《意见》的相关要求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共分“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3部分。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将其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2023-11-20
学生防范欺凌和暴力的意识、能力需要学校进行主题教育实现。但是,实际上,在错误发生之前,人们也能预感到自己将会内疚,从而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以免内心有不快情绪。我们需要利用的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学依据,通过教育使学生更多地去“预感”即将到来的内疚,引发学生内心产生约束力,达到避开暴力的目的。受到威胁后,预知可能遭到进一步欺凌和暴力时,要敢于面对,敢于报告老师和家长。......
2023-11-20
结合典型案例,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苗头隐患。(四)编订防范欺凌校本教材研制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
2023-11-20
校园欺凌和暴力不仅不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自然消失,还会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向。男生实施索要、恐吓、抢劫、殴打,女生在此之外,还会通过给受害人脱衣等进行人身侮辱。女生往往因为对某女生嫉妒或恋爱纠葛而对其实施欺凌和暴力。......
2023-11-20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日本《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充分体现了日本社会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与措施。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主要是对儿童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危害。......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