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的建立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的建立

【摘要】:经反复、仔细斟酌,确定基金名称为“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并多方征询了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2015年3月28—29日,“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在兰州举行。“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起始资金为110万元人民币,其中南国农先生出资60万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出资50万元。

◎郭绍青 俞树煜

成立一个基金是南国农先生多年的心愿。1994年2月,南国农先生的夫人范春晖女士在广州去世。夫人去世后,先生将夫人的遗产20万元捐赠给了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以范春晖女士名字命名的基金——春晖奖励基金,奖励两所学校电化教育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和全校研究生。20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先生捐资助学的善举一时在学校被传为佳话,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扬和尊崇。2010年8月,“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全国的同仁和西北师范大学领导、教师和学生等一起祝贺南国农先生90岁生日。其后,先生就一直关注基金的事情,经常说到全国教育学界的一些基金。后来到2013年左右,先生明确提出要设立一个信息化教育基金。当时,郭绍青等带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师着手帮助先生开始做这件事情,诸如起草章程等工作已经启动,但由于大家都觉得先生身体还好,工作推进不是很快。

2014年8月6日,身体一向康健的南国农先生突然生病住进西北师范大学附近的兰空医院,病情非常严重。经过医院抢救治疗后,病情才稳定下来,但因戴面罩呼吸,一度不能说话。先生可能自己预感不好,大约在8月12日凌晨,在自己能短时脱离呼吸面罩时,让兰空医院呼吸与老年病科林允信主任打电话给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郭绍青教授,让其到医院。郭绍青教授感到非常突然,想先生肯定有重要事情要交代,就快速赶到病房。在医院病房,先生在郭绍青教授和林允信主任的见证下,录音口述并书写了遗嘱,他叮嘱郭绍青教授一定要把“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起来,在遗嘱中他说:“设立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的60万元,我已经准备好。”后先生转至解放军兰州总医院治疗后于8月下旬出院,在家休养。郭绍青教授意识到先生本次病情较重,为使先生能在生前见证基金成立,迅速组织人员加快推进基金章程起草等工作。经反复、仔细斟酌,确定基金名称为“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并多方征询了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基金章程也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终成初稿。2014年9月24日,俞树煜去先生家里探望先生时,郭绍青教授让把基金章程带给先生看。俞树煜在先生床前给先生简单汇报了基金章程起草过程和章程主要内容,先生特别高兴,也显得特别精神,特意让把章程给他念了一遍。后让俞树煜把章程放在他的床头,他再仔细看看。遗憾的是先生于3天后(9月27日)离世,没有亲自见证基金的成立,但欣慰的是先生在生前看到了基金章程,基金用途也符合先生的意愿。先生逝世后,郭绍青教授加快了基金成立步伐,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成立了“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筹备委员会,并向社会募集资金,加快筹备成立基金。

2015年3月28—29日,“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在兰州举行。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教授程建钢、河南大学教授汪基德、深圳市巨龙科教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健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徐福荫分别代表基金筹委会、学生、基金捐赠企业和生前好友代表发言,南国农先生儿子南林代表家属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陈丽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万明钢教授为“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揭牌,宣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见图1)。基金旨在继承与弘扬南国农先生献身教育信息化事业的精神,奖励在信息化教育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促进中国信息化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设立南国农信息化教育个人成就奖和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杰出贡献奖,每两年各授予1项。个人成就奖主要奖励长期从事信息化教育领域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取得重大创新,或在国外理论引进与本土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抑或在信息化教育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杰出贡献奖主要奖励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或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抑或在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方面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个人或团体。基金第一届管理委员会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企业界代表及南国农先生亲属代表等共计24人组成(见图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起始资金为110万元人民币,其中南国农先生出资60万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出资50万元。同时接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捐赠,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募集资金近500万元。

图1 胡钦太、陈丽、任友群、万明钢为“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揭牌

图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部分成员合影

2017年,经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基础教育、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几百位人员的广泛推荐,及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评审委员会投票,并通过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认定,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获奖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于2017年6月4日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创新与发展——暨何克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由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仲奎教授向何克抗教授颁发(奖杯见图3)。颁奖词如下:何克抗教授是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常青树,是一位具有博大情怀的理想主义教育家。数十年来,他心注一境,矢志耕耘,著作等身;融贯中西,知行合一,不懈精进。何克抗教授“顶天立地”的治学生涯,引领了理论创新和扎根本土的研究走向,为推进教育技术的学科自觉、领域自信和研究自主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杰出贡献奖于2017年12月2日在第二届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驱动研讨会暨联盟第二届行业标准发布和“教育信息化创新创业奖” 评选活动上,由时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克恭同志代表基金管委会向李运林教授颁发(奖杯见图4)。颁奖词如下:李运林教授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创建的“三面向教育科技园”,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推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承担国家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成立协同教育研究院,进行教育信息化新理论、新媒体和新模式研究。(www.chuimin.cn)

图3 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奖杯

图4 第一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杰出贡献奖奖杯

南国农先生是新中国信息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南国农先生一生躬耕于大西北这片沃土,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信息化教育事业,为探索中国特色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道路,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信息化教育专业和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是我国信息化教育领域成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奖励在信息化教育领域做出突出理论和实践贡献的个人或团体的全国性基金,它的成立必将会激励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学者弘扬南国农先生献身教育信息化事业的精神,沿着南国农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中国特色信息化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砥砺奋进,不断前行,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发展和建立中国特色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奉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

郭绍青,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俞树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