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作用与贡献主要为以下方面。总的来说,《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为研究者、教师、学生等提供了讨论的平台,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提供了相关专业信息的传播平台。《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学术性刊物,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群体的朋友。......
2023-11-20
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一个文理交叉、多学科融合、开放式的实验室,主要由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等院所共同建设,涉及教育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地理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实验室设有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民族地区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行为和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应用4个研究方向。实验室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经过5年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经过5年的建设,2016年12月23日,由教育部科技司选派实验室验收专家组,委托云南省教育厅组织国内领域专家对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建设的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见图3)。专家组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实验室学科方向明确、研究特色鲜明,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实验室条件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管理规范,很好地完成了建设目标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图3 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对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www.chuimin.cn)
实验室获批建设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共计1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和译著共计70余项,其中,国家级学术专著19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0部。依托实验室,先后获批建设“云南教育发展与西南联大研究”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云南省高校民族教育与文化数字化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德宏州甘健侯博士工作站、昆明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科研平台。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实验室目前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76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46人(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或在读博士3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8人)。先后培养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2人、中组部“西部之光”人才2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自2013年起,实验室增设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3个专业的硕士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同时实验室也承担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的“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8年获得)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2019年开始招生)、博士后在站1人。
实验室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等共同建立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协作关系,吸引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和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多年来,实验室科研团队紧密围绕民族教育信息化开展了深入的理论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民族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民族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民族文化数字演绎技术、民族教育文化数字资源服务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人才队伍,先后建立了“云南民族教育与边疆发展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省“民族教育信息化” 创新团队和云南省高校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作精神的教育信息化领域人才梯队。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作用与贡献主要为以下方面。总的来说,《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为研究者、教师、学生等提供了讨论的平台,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提供了相关专业信息的传播平台。《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学术性刊物,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群体的朋友。......
2023-11-20
40年的风风雨雨,《电化教育研究》从无到有,从摸索到发展,从稚嫩到成熟。《电化教育研究》从季刊、双月刊直至今天的月刊。1991年7月,杂志社报经当地工商部门批准,《电化教育研究》取得了广告经营资格,正式开展广告经营。同年《电化教育研究》被列为“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一直稳居其中,且排名靠前。2006年《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被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全国教育技术先进单位”。......
2023-11-20
1962年,成立了教育电影幻灯组,从此沈阳市电化教育有了正式的工作机构。这期间,沈阳电教馆利用教育电影和幻灯片服务学校,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1978年5月11日,经沈阳市委批准沈阳电教馆正式恢复。这一时期,沈阳电教馆在人员编制上,由“文革”前的35人扩编为60人。沈阳电教馆开展一系列教学电影的开发和制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2023-11-20
“工程实验室”秉承多学科融合、产学研合作的建设理念,聚合由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等多学科专家构成的、稳定的研究团队,围绕互联网教育云服务关键技术、自适应数字教育资源研发和教育信息化决策与咨询服务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帮助分析者挖掘、呈现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供咨询,支持决策者科学决策、动态管理。......
2023-11-20
“工程实验室”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人多年的砥砺前行与开拓创新。2013年10月,郭绍青教授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与实力得到认可,甘肃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甘肃省教育信息化领域唯一的省级工程实验室“甘肃省数字化教育工程实验室”。在此基础上,2016年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获批建设,2019年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2023-11-20
第1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呈现“两缓两急”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总体上保持了不断增长的势头。目前中国“种、牧、渔、林”的大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表2—2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大幅上升。......
2023-12-06
“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活动,不仅只是考察各地电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也是一支电化教育的宣传传播队伍。考察活动结束后,完成了数万字的《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考察报告》,并将该报告及时提交给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该报告为筹备开展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023-11-20
在教育部政法理论教育司和电化教育局的组织领导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等11所高等学校,1980年12月15日至20日在南开大学成立了中共党史电化教育软件制作协作组,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局长程光和张天林、李丹林来参加会议。......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