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景山学校首创中小学校园网

北京景山学校首创中小学校园网

【摘要】: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中小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见证了“北京景山学校电脑网络”的开通。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校园网,一个以100M光纤为骨干的校园网,也是几个月后首家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校园网,以教学管理和通讯为主要功能。这个小规模的校内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当时为学校整体工作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为北京景山学校后来的校园网建设埋下了种子,奠定了基础。

◎北京景山学校

1995年9月22日,在北京景山学校的阶梯教室里,一场中小学电脑网络的研讨会正在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中小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见证了“北京景山学校电脑网络”的开通。

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校园网,一个以100M光纤为骨干的校园网,也是几个月后首家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校园网,以教学管理和通讯(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为主要功能。北京景山学校电脑网络开通仪式这一盛会(见图1),拉开了互联网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大幕。

在20世纪末的人们看来,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通过网络完成绝大多数想做的事,无异于天方夜谭。当时我国刚刚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带宽很窄,网速很慢。人们在网络上主要用文本交流互动,可以访问到的内容寥寥无几。互联网在教育领域能有什么作为呢?独具慧眼的北京景山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革,开始策划和酝酿,屹立互联网教育的潮头,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风尚。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断开拓与努力,景山人的梦想在1995年9月22日这一天实现了。

图1 北京景山学校电脑网络开通仪式现场

当天来到现场的领导和老师们都被北京景山学校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感染,也被北京景山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身上的历史使命感所感动。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专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曾亲笔为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年来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导下,北京景山学校继承借鉴,开拓创新,本着“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教育原则,形成了独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思维校风,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新型学校,为培养21世纪人才服务。

1990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洲联络中心学校,景山学校曾接受意大利政府赠送的16台M240计算机和1台M280计算机(见图2),并利用这些计算机连成了一个10M的以太网,供校内教学应用。这个小规模的校内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当时为学校整体工作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为北京景山学校后来的校园网建设埋下了种子,奠定了基础。

1993年5月,北京景山学校的崔孟明校长、史纪文老师和杨明洋老师参加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展示与培训活动。同年年底,崔校长又随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重点中小学校长考察团赴美国考察,在美国的东部、南部、中部和西部,都看到了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两次活动让崔校长强烈体验到了21世纪现代化教育的冲击!他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多年来所期待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具有理想的模拟性、丰富的资源共享性、极好的学习交互性,这就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经过不断地思考,结合北京景山学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崔孟明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向全体教师提出了“北京景山学校现代化建设六大工程”,即现代德育工程、现代教育系统工程、现代教师队伍工程、现代校园大网络工程、现代校舍工程和现代教育产业工程。崔校长同时提出,要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始应用来启动景山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图2 包括意大利政府所赠送电脑在内的计算机教室

1994年初,学校领导做出决策:筹集资金,装备网络中心,全面铺开校园网系统的建设。建立多媒体校园网,需要相当数额的经费。在学校整体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克服暂时的困难,齐心协力,一切为多媒体校园网开路。

1994年5月,成立校园网规划小组,并致函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正式立项。校园网规划小组由崔孟明校长负责,主要成员有设备处主任秦建希、史纪文,聘请国家冶金工业部信息中心陈建阳主任为顾问。之后,杨明洋、钮海源两位老师参加校园网规划小组工作,在学校设备处下设计算机组,由杨明洋负责。

面对这样一个神秘未知的校园网,设计规划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为使北京景山学校计算机网络具有先进性,学校派人多次到各大学和从事计算机研究的部门学习、参观、调查、了解,邀请计算机专家、学者来学校指导和考察。设备处秦建希主任带队,考察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部,了解了清华大学校园网的总体结构,参观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和光盘多媒体阅览室,对校园网的认识一下子有了飞跃。学校同时聘请了校园网规划小组顾问、原冶金工业部信息中心的网络专家陈建阳工程师做技术上的总负责人,在校内技术人员提出的教学应用设想的基础上,1994年9月20日确定了校园网的最终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

1994年11月开始,规划小组对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和教学组织部门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了他们的业务信息流程和计算机应用需求,共计有46人参与了此项工作。当时确定的北京景山学校校园网主要任务包括:(1)对低年级小学生,利用多媒体开展计算机兴趣教学;(2)针对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多媒体手段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3)对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学,重点在于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和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4)实行以校长办公为核心的校务管理自动化,对全校学生和教师实现全方位的IC卡管理;(5)实现包括图书编目、流通检索在内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6)利用网络服务器的集中存储和高效的网络通信,对教学资源进行存储、检索、编辑和演示,形成教学软件和教学演示的支持系统,辅助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将学校的教学特色归纳整理;(7)利用电话线和国家电信网络,实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家庭的远程联网,校际间的交换和交流,以及校园网的远地通讯和操作;(8)校园网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社会效益。(www.chuimin.cn)

为了使北京景山学校校园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覆盖面,学校确定在网络布线方面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国内还很少采用的“智能大楼”的设计概念。

在网络服务器的档次方面,为适应学校确定的平均5人拥有1台电脑的标准及未来科研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组网能力要求达到500个节点以上,能满足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小型机档次的UNIX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满足50人规模的集中式多媒体教学、阅览需求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需求。

在普通教学和办公用工作站的档次方面按照从长远考虑,提出了校园网教学及办公用工作站的档次统一为486DX2-50,开发用机配置大内存、大硬盘、PCI高速总线路及全部配备光盘驱动器、声音卡、耳机等多媒体套件的工作站性能要求。

网络设备方面,以多媒体教学为核心,兼顾学校管理和远程通信的校园网应用,提出了在校园网主干运行FDDI高速通信协议,在网段及分支上运行以太网通信协议,在远程通信方面满足通过China-PAC,ChinaDDN和PSTN(公共电话网)等国家电信网络与校园网相连的网络设备性能要求。

1994年11月,经过投标竞争,美国优利公司成为设备提供者、技术支持和集成商。1994年12月19日,北京景山学校、香港柏宁顿集团、美国优利公司正式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见图3)。至此,系统建设正式展开,布线工程与基本设计工作同步进行。经过对学校原有校舍的改造,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以光纤为主干,双绞线为分支的层次星形结构的网络结构化布线工程,做到了网络信息点进入学校的每一个房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图3 北京景山学校与香港柏宁顿集团签约

图4 教导处的老师使用校园网进行学籍管理

1995年8月,校园网初具规模,第一期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完毕。北京景山学校校园网以100M FDDI光纤为骨干,构成星型网络,10M交换到桌面,信息点近千个。以小型机,工作站为服务器,接入400多台多媒体计算机终端。采用了当时业内领先的光纤主干,技术先进的以太网交换技术。

1995年9月22日,校园网正式开通运行,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服务(见图4)。学校成立信息中心,由秦建希负责。信息中心下设培训组(组长杨明洋,组员李明彦、孙晓健)、开发组(组长史纪文,组员蔡小俊)、管理组(组长喻京远,组员钮海源、郑成文、郭美云),共同负责全校的培训、应用指导和技术支持。

1996年初,北京景山学校校园网开始与北京瀛海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拨号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实践。并于1996年4月通过64K DDN专线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成为首家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校。

1996年11月,建设北京景山学校COL网上学校。

自此,北京景山学校通过互联网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也开启了中小学校园网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