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重要影响

【摘要】: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应培养教育信息化人才,编审组的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编审的教材获得广泛、长期使用

《电化教育学》一书除了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教材外,广大电化教育工作者都将其作为必读资料,每年发行数万册,我国台湾也将该书改用繁体字在台湾出版发行,称该书为大陆名著,在台湾教育界有很大影响。

编审组正式工作时间从1984—1990年,仅是短短的6年,但组织编著的公共课与专业主干课教材,却反复修订沿用至今,虽专业名称经过变更,但其教材仍成为经典的教材,可见编审组认真地工作、长远的眼光,工作成果影响之大,为我国培养电化教育人才做出了贡献。

2.继承与发展,开拓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与研究新领域

当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出现时,西方国家从信息接收的角度研究了视听教育新领域,我国的教育前辈们则是从承载教育信息的新媒体,提出广播教育、电影教育,统称为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研究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新领域,这就是区别于视听教育的中国特色。编审组的系列教材建立了以现代教育媒体研究与应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电化教育理论体系。(www.chuimin.cn)

3.电化教育发展为信息化教育,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编审组在《电化教育学》和修订本《信息化教育概论》中,明确提出了电化教育、视听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的定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发展为今天的信息化教育,不是发展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包含有电化教育事业、学科与产业三大部分。1990年,电化教育专业名称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但电化教育事业与学科,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教育信息化事业与信息化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应培养教育信息化人才,编审组的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

李运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