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摘要】:讨论班结束后,时任甘肃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的南国农教授提出筹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申请。《电化教育研究》创办时为季刊,逢季度末在甘肃兰州出版。《电化教育研究》封面套色双色印刷,内页单色黑白印刷,16开本,64面,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创刊号刊登了发刊词和14篇文章,体现四个主题:评论、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软件制作、技术知识等。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这一讲话在全国教育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使得电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同年,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的中央电化教育馆建立,并由教育部召开了我国电化教育史上的第一次盛会——全国电化教育汇报会。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迅速发展。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后,首先是创建电化教育专业和学科;其次是建立各系统、各层次的电化教育机构和高等学校电化教育中心,组成了浩荡的数万电化教育大军,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再次是购置大量的电化教育设备和器材,有了基本的物质保证。在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大潮中,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出现了春光竞辉、群芳争艳的大好形势。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创办电化教育报刊的急切要求,电化教育报刊的出版,能为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以及技术传播的媒体平台。

1979年6—7月,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委托甘肃师范大学举办“电化教育讨论班”。期间,参加讨论班的37所院校代表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推选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局长程光为会长,南国农为副会长,萧树滋、孙明经、廖泰初等为理事,并决定由研究会与甘肃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由南国农、萧树滋教授负责创办,南国农教授为主编。讨论班结束后,时任甘肃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的南国农教授提出筹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申请。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甘肃师范大学以“甘师发〔1980〕78”报告正式行文,向甘肃省文办和省委宣传部申请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报经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备案,得到批准后,1980年11月创刊(见图1),内部发行,1981年正式出刊公开发行(见图2)。

图1 《电化教育研究》创刊号封面

(www.chuimin.cn)

图2 《电化教育研究》1981年第1期封面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为南国农,编委由6人组成,包括南国农(甘肃师范大学教授,主编)、吴在扬(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室负责人,负责电化教育方针、政策)、孙明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负责外国电化教育)、廖泰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负责电化教育译稿)、杨名甲(中央电化教育馆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电化教育技术)、萧树滋(甘肃师范大学教授,负责电化教育理论与方法)。原甘肃师范大学校长李秉德先生对创刊给予了指导与支持,并与南国农先生共同为创刊号写了发刊词。《电化教育研究》创办时为季刊,逢季度末在甘肃兰州出版。《电化教育研究》封面套色双色印刷,内页单色黑白印刷,16开本,64面,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探讨电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介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的编制经验和使用情况;交流国内外电化教育经验;推动电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教育质量。读者对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电化教育工作人员以及高校的学生,此外,也可供有关科研工作部门参考等。

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创刊号(本期为内部发行)刊登了发刊词和14篇文章,体现四个主题:评论、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软件制作、技术知识等。作者为:章薪樵、吴在扬、廖泰初、南国农、戴公亮、陈琦、萧树滋、朱纯、杨名甲、沈兴国、孙明经、黄宝文、刘涤民,其中孙明经两篇文章。从上述的作者可以看出,6个编委在第1期上都发表了文章,编委文章总数为7篇,占杂志文章总数的一半。电化教育重新起步,电化教育工作者较少,编委人员起带头作用,对带动电化教育工作的开展、理论研究、技术探讨等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