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理论与方法优势

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理论与方法优势

【摘要】:第三种观点认为:旅游景区是一个系统。但是,国内旅游学界对于旅游景区的基础研究仍很薄弱,对旅游景区也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图1-1反映了旅游景区经营方式的分类结构。对于企业经营的旅游景区,可以划分为独立经营旅游景区和集团经营旅游景区。可见,当时的旅游景区大多以人造景观为主,当时活跃的文化活动给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遗留了一大批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有的直接成为旅游景区。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国外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的定义

目前,关于旅游景区的定义,国外学者的观点大抵分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首先,旅游景区的范围是能够界定的;其次,旅游景区是一个经营实体;最后,旅游景区由自然馈赠和人工建造两部分组成。

第二种观点认为:首先,旅游景区未必是一个地域上有明确边界的地方;其次,旅游景区不一定是长期存在的;最后,虽然越来越多的景区由专门机构或企业进行商业运作,但不是所有景区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第三种观点认为:旅游景区是一个系统。

综合以上观点,国外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的定义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1)旅游景区在地域上不一定有明确的边界;

(2)旅游景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3)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

(4)旅游景区的管理和运作机构是多元化的。

(二)国内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国内旅游学界对于旅游景区的基础研究仍很薄弱,对旅游景区也尚未有统一的定义。虽然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含义大同小异。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本书采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4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中对旅游景区的定义: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

二、旅游景区的分类

(一)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的等级来划分

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将旅游区(点)划分为A级(500分)、AA级(600分)、AAA级(750分)、AAAA级(850分)、AAAAA级(950分)五种类型。这个标准规定,从旅游交通(145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0分)、资源与环境保护(155分)等8个方面,对旅游区(点)进行评分,全部项目满分为1000分。

(二)按照旅游景区经营的方式来划分

从权限的角度来讲,现代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两者既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或者局部分离。图1-1反映了旅游景区经营方式的分类结构。

图1-1 旅游景区经营方式的分类结构

对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旅游景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可以作为法定主体来行使权限,或者以营利为目的采取收费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或者以公益为目的采取免费的方式从事管理活动。

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旅游景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租赁经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与合作经营等方式,实行经营权的流转。当然,这种流转可以在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之间进行。

对于企业经营的旅游景区,可以划分为独立经营旅游景区和集团经营旅游景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旅游景区是由所有者独立经营所属的单个旅游景区,管理方式相对简单容易,但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由景区集团公司以各种方式对多个旅游景区实现经营管理,提高旅游景区的发展水平。

(三)按照旅游景区形成的原因来划分

美国学者C.R.戈尔德、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业教程》一书中,根据旅游景区形成的原因将其划分为文化、自然、节庆、游憩和娱乐等五种类型。[1]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为旅游景区类型的“五分法”。具体分类方法如图1-2所示:

图1-2 旅游景区类型的“五分法”

三、旅游景区的发展简史

(一)旅游景区的早期发展——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受到热捧

旅游景区的早期发展历史可以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约公元前425年)的作品中读到。早期的休闲旅游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巴比伦和埃及,建于公元前27世纪—公元前26世纪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旅游景区(点)。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开始外出旅行,主要目的是洗矿泉浴、参加酒会和竞技体育,而希腊雅典的帕提侬神庙是当时的旅行者必到之处。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有了导游手册,其中主要介绍雅典、斯巴达特洛伊等地。巴亚以其温泉和海滨度假成为当时的旅游热点

可见,当时的旅游景区大多以人造景观为主,当时活跃的文化活动给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遗留了一大批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有的直接成为旅游景区。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总结出了“世界七大奇迹”,这个提法一直流传至今。这七处奇迹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奥林匹亚宙斯巨像、阿尔忒弥斯神殿、摩索拉斯基陵墓、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二)旅游景区的中期发展——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风靡一时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刺激了两种特殊类型的旅游景区的发展:

一种是矿物质温泉疗养地。温泉疗养是罗马社会所有阶层人士都喜爱的一种娱乐。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度假饭店就是罗马人建在这些温泉浴室四周的饭店。随后,随着罗马军团的征战,这种温泉度假区在北非海岸、希腊、土耳其、德国的巴登-巴登和瑞士的圣莫里茨先后建成。在此期间,借温泉度假一度火爆的热门温泉旅游景点巴斯[2]和巴克斯顿一举成名。而在欧洲大陆比利时位于列日(Liege)附近的小镇,因有一处富含铁质、能治疗疾病的矿泉而闻名,小镇因此得名斯帕(Spa),意为矿泉。由此,温泉度假热在欧美持续了几个世纪,产生了很多闻名遐迩的温泉度假区,如纽约州的萨拉托加温泉、西弗吉尼亚州的白硫磺泉。

另一种是海滨浴场。R.拉塞尔医生在1752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论海水在治疗腺状组织疾病的作用》,激起了人们对海滨度假旅游的追捧。由此英国的布莱克浦、索森德和布莱顿成为最受欢迎的海滩,布莱克浦也成为大众旅游胜地。而在美国,形成了以新泽西州的朗布兰奇、开普梅和罗得岛的纽波特为中心的海滨旅游度假带。(www.chuimin.cn)

(三)旅游景区的后期发展——主题旅游景区出现

这一时期,在旅游景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始于19世纪中叶的万国博览会(世博会),它大大推进了节事旅游的发展,也给旅游景区的开发带来了工业化的气息。随后英国伦敦博览会上水晶宫、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相继出现,而芝加哥博览会上游乐园商家的首次亮相,使游乐园成为受人们追捧的新兴景区。1955年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的建成,标志着主题乐园成为景区发展中的新生代力量。而主题乐园的魅力也在近年的旅游发展中显示出了其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其在旅游景区发展史上的意义可与托马斯·库克在旅行社中的作用相提并论。主题乐园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体验,这将成为旅游景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四、新兴旅游景区——黑洞度假区(black hole resort)[3]

(一)产生背景

“黑洞度假”这种非主流的旅行方式逐渐兴起,其缘由再朴素不过——让旅行和工作不再纠缠不休。从国外一些度假区屏蔽手机、网络信号开始,这种度假模式在国内以在偏僻(没有信号或信号不好)但景美的地方露营、登山、寻自然村等方式显现,它们讲究的是与世隔绝的态度与重返自然的乐趣。

著名学者、作家Pico Iyer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安静的快乐”的文章,指出“美国人平均每天至少要花8个半小时坐在屏幕面前,美国青少年一天内至少要接收或发送75条短信”。我们不知道中国人在这一数据上和美国人有多少差距,但在数字设备无处不在的时代,也许我们的下一代会像Pico Iyer所说的那样,“渴望自由甚于一切”。国外“黑洞度假区”打的奢侈牌也饶有趣味,奢侈的正是度假区不提供的东西,而这不提供的种种却又是现代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

(二)“黑洞度假区”全解析

(1)度假理念——“no news,no shoes”(没有新闻,没有鞋)。

(2)旅行主张——“关掉手机,重返自然”。

(3)定义:没有手机和网络信号,不配电视,甚至连闹钟都不鼓励使用的度假旅游区。

(4)主要特征:拒绝高科技电子设备,拒绝嘈杂,追求宁静,注重“心在路上”的态度,追求一种毫无牵绊、纯粹而自由的旅行。

(三)黑洞度假区的发展

对于黑洞度假这个源于国外的度假理念难以找到其确切的起源时间,据一些网站称其起源于2005年,第一个“黑洞度假区”据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苏尔的酒店,但在该酒店的官网上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介绍。尽管从何时发端不甚明确,但“黑洞度假区”确实在逐渐兴起。Post Ranch Inn这家建在悬崖峭壁上的酒店是奢华与排斥数字设备的个中翘楚。除此之外,其他“黑洞度假区”也都以高端市场为主,包括马尔代夫索尼娃·芙西度假村(Soneva Fushi,Maldives)、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岛(St.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夏威夷科纳村度假村等。

马尔代夫索尼娃·芙西度假村是第六感品牌酒店在马尔代夫开办的首座具有“鲁宾逊·克鲁索”传奇风格的度假村,坐落于未被人为破坏的热带小岛昆夫纳杜岛之上,极像《鲁宾逊漂流记》中富有传奇色彩的胜地。度假区奉行“no news,no shoes”的理念,没有外界干扰,连鞋也收起来,可以光着脚漫步在海滩绿林,尽享旅行原始乐趣。而夏威夷科纳村度假村无论对于家庭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这里可以自己做花环,用竹竿钓鱼,享受独家SPA,或是到海上浮潜。波利尼西亚风格的草屋别墅建在沙滩上,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有的只是无边的海滩美景和远离一切的快乐。

相关链接

国内黑洞之旅景区推荐

1.云南雨崩村

地理位置:云南德钦县云岭乡。

亮点:背靠逶迤壮丽的梅里雪山,深居大山的雨崩村仅有20多户人家,以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没有手机信号。进入雨崩,需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3700米垭口,尽管路途艰辛,却成为众驴友异口同声的旷世桃源。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藏传佛教朝拜的圣地),沿途还可看到石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贴士:上雨崩村可从西当村骑马,约6个小时可到达。骑马的费用是上山到垭口约210元,垭口到上雨崩村150元。神瀑、冰湖等景点距雨崩村还有12公里。

2.广西斜阳岛

地理位置:广西北海市北部湾,距涠洲岛9海里。

亮点:斜阳岛与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隔海相望,同样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却没有声名在外,因而游客少,是好清静少打扰的好去处。因从涠洲岛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而得名。斜阳岛中部凹陷,四周凸出,状似盛开莲花。岛上2000多客家人热情好客,门不闭户,各家各户捕捞回来的鱼,吃不完就放在岸边海水里,随用随取。在这样隔世的渔村,谁还会记得发邮件打电话刷微博?

贴士:在涠洲岛码头可以包船至斜阳岛,载客10人左右的快艇往返需500~600元,半小时可到达;也可租涠洲岛码头的小渔船前往,需200~300元。

3.贵州韭菜

地理位置:六盘水市钟山区与毕节地区赫章县交界处。

亮点:韭菜坪为贵州最高峰,主峰海拔2900.6米,夏季凉爽、冬季积雪。登上山顶,乌蒙磅礴的风光尽收眼底,因而有“不到韭菜坪,枉看贵州山”之说。韭菜坪是世界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的紫色韭菜花与万亩草场环绕的千亩石林相互辉映。韭菜坪是彝族同胞三五为寨的散居,由于远离现代文明,彝家的许多面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留存,成为珍品。

贴士:户外运动时最好配备对讲机,注意选择扎营的地方,切勿把帐篷搭在溪流边,以防帐篷被河水冲走。

[1] [美]C.R.戈尔德、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麦金托什,贾秀海译:《旅游业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 公元54年,罗马人在伦敦西南部的布拉杜德小镇上发现了温泉,并在此修建了一系列的大型温泉浴池,于是这个小镇改名为巴斯(Bath),即洗浴的意思。

[3] 中国经济网旅游频道(travel.ce.cn/jd/201209/06/t20120906_236539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