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历史上,我们从最早看起,便发现有一种教育制度,老是掌握在僧侣手中。读写算被包括在内,但并非教育的主要事务。德性被放在智能之上,学校教育基本的要项是纪律。有幸运进入的候选者得到免费修习及食宿的待遇,但须遵守近乎是僧院里的那种戒律。回教徒毁了北印度所有的庙宇,无论是佛教或是婆罗门教的。在回教徒中间教育大多是私人性质的,是由富贵的父亲雇教师施行的。......
2023-11-20
在这时替代了佛教的“印度教”并非单一的宗教,也不纯然是宗教。它是杂凑的许多信仰和仪式,奉行它的人只有四种性质是共通的,他们承认阶级制度和婆罗门的领导地位,确认牛为神的特别代表而崇拜他,接受轮回和灵魂转世的法则,并且以新的神替代《吠陀经》里面的神。这些信仰部分先于《吠陀经》的自然崇拜,并且在后者衰微以后仍继续留存。它们的成长,部分源自婆罗门在仪式、神祇及信仰等的一味纵容,而此等仪式、神祇及信仰既不见于经典更颇违《吠陀》精神。这些信仰即使在佛教思想暂居上风时,但还在印度教思想的巨镬之中不断地煎煮着。
印度教诸神的特色为肢体上的繁复,隐然象征着异常的知识、活动或力量。新的梵天有四面,Kartikeya六面,湿婆有三目,固陀罗千目。几乎每个神都有四臂。这新的众神以梵夫为首,气概昂扬而属于中性,公认为众神之长,但在实际的崇拜中所受的注意不会超过今日欧洲的一位立宪君主。和梵天及湿婆并列为三——不是三位一体的是护法神,一位仁爱之神,一再地化身为男子来帮助人类。他最大的化身是Krishna,降生在监狱,作了许多英雄恋爱的奇事,治愈了聋哑,帮助了麻疯患者,济助了贫困,也把人从坟墓中救起。他有位心爱的门徒名Arjuna,在他的面前,他超升了。有人说他是中箭死的,有人说是钉在树上死的。他降入了地狱,又升上天堂,并且将在末日重来以审判生者和死者。
印度教徒认为生命以及宇宙之中有三种主要的过程:创造、守护、破坏。因此在他看来神有三种形式:梵天为创造神,护法神为守护神,湿婆为破坏神。这就是所谓的三身(Trimurti),是一切印度人,除耆那教徒之外所崇奉的。[5]一般人的信仰分别归于护法神教派与湿婆教派。两种教派和睦相处,有时在同一庙宇中行拜神仪式。聪明的婆罗门为大多数的民众所跟随,对于这两个神同样地给予荣耀。虔敬的护法神教徒每天早晨用红色粘土在前额绘上Vishnu的三叉志记。虔诚的湿婆教徒用牛屎灰在眉上画出平线,或佩带Linga——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系在臂上或挂在颈间。
湿婆崇拜是印度教最古老、最深刻和最可怕的构成因素之一。Sir John Marshall报导在Moheujo Daro有着湿婆的“确证”,部分的形式为三首的湿婆,部分为小石柱。这些他认定为与他们的现代相对物一样,同是崇拜阳物的象征。他总结道:“湿婆教因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存宗教。”[6]这神的名字是美化的,意为“吉祥”。湿婆本身则主要地视为残忍和破坏的神,为宇宙间破坏力量的人格化,它一一地破坏实有之象——一切细胞、有机物、种类、观念、成品、星辰和一切万物。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曾如此坦白地面对众相的幻变,自然的无私,或如此明白地认识邪恶的配衬良善,破坏的和创造并行,以及一切孳生的为罪孽,其应有的刑责为死。印度教徒遭受了万千劫苦,看出其中有一种跃动的力量似乎乐于破毁创造神梵天所产生的每一物。这是一个永恒在形成,散灭复又形成的世界,湿婆便在依着它的节奏而舞动。
正如同死后为生的刑罚,生也为死的对敌。同一个象征破坏的神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也代表了那种繁殖的热情和巨潮,种族借此得以繁衍,而胜过了个人的死灭。在印度的若干地区,特别是孟加拉,湿婆这种创生或繁殖的力量(Shakti)是由他的夫人Kali(或Parvati,Uma,Durga)所代表的,并且在很多Shakti的仪式之一受到崇拜。到前一世纪为止,这种崇拜一直是一种血腥的仪式,常有活人的牺牲。近来这位女神则以山羊就满足了。这位神祇为大众所知的绘像是一个黑色的人形、张着大口,伸出舌头、蛇虫绕身,而在死尸上跳舞。她的耳环是人的尸体,项链是骷髅,面孔和胸乳满涂鲜血。她的四只手中的两只携了利剑和人首,其余两手则伸开做祝福和保护状。因为Kali-Parvati虽是破坏与死亡的妇人,也是生育女神,她能残忍也能温柔,能杀戮却也能微笑,或者她本是在苏美尔的繁殖女神,传入印度以后才变得如此可怕的。无疑地,她和她的夫君是被弄得尽可能的可怕,以威慑胆小的信徒使其行为正当,或者使其对于僧侣们手头放得松些。[7](www.chuimin.cn)
这些是印度教的大神,但他们只是印度教众神庙里3000万神明之中的5位,单是把他们开出名字就要写上100卷。其中有些不如说是天使,有些应当称做魔鬼,有些是天体如太阳之属,有些是吉祥神如Lakshmi,有很多是田野的兽或是天空的鸟。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动物与人之间并无真正的分隔,动物和人一般地有灵魂,不息的灵魂从人转到兽又循转回来。这一切都被编织在一个无限的轮回和转世的网中。例如变为神明Ganesha被认为是湿婆之子,他象征了人的兽性,同时他的形象又借以祛灾。猴子和蛇是可怕的,又是神圣的,眼镜蛇一咬可立即致命,因此特别受到敬仰。每年印度许多地区的百姓举行盛大的宗教盛宴来崇拜蛇,并且在眼镜蛇的洞口用牛奶香蕉供奉。有些庙是供蛇的,如在Mysore东部,极多的爬虫在这些建筑中定居,由僧侣喂食照顾。鳄鱼、孔雀、鹦鹉,甚至老鼠,都备受崇拜。
一切动物中对于印度教徒最为神圣的莫过于牛。用各种质料制的各种大小的公牛形象见于庙宇和家庭之中,以及城市的广场上。母牛是印度最得人心的动物,其可在街头任意漫步,它的粪便被用作燃料或一种神圣的油膏;它的尿是一种神圣的酒,可洗净一切内外的污秽。这些动物印度教徒在无论如何的情况之下绝不可以食用,它们的皮毛也绝不可当做衣物——头巾、手套或鞋子。它们死去时,其葬仪之盛有如宗教仪式。可能曾经有过睿智的政府措施明令确定了这种禁制,以保存农畜来应付印度渐增的人口,然而今日他们为数已达全人口的1/4。印度人认为对牛怀有深爱与想及吃牛肉的深刻厌恶,比对猫狗等家畜一视同仁的相同感情更为合理。对这件事的一种尖刻的看法则是婆罗门相信牛绝不可杀,昆虫绝不可伤害,但寡妇则当被活活烧死。事实的真相是动物崇拜在每个民族的历史上都曾有过,而动物如果必须要加以神化,则善良而宁静的牛似乎也有权得到一份敬意。我们不可以太自以为是而惊骇于印度神明中动物之多。我们也有伊甸园中的蛇魔,《旧约》圣经中的金牛,墓之地窖中的圣鱼,以及那和善的羔羊。
多神教的秘密所在实是简单头脑无法以抽象的方式来思考的。它了解人比较容易,了解人的意愿比了解法则容易。印度教徒疑心人类的感觉只能在于事情的外表,他认为在这些现象的面幕之后有着无数超乎物质的存在物,有如康德所说的可想知而不可见及的。婆罗门所具有的某些哲学气息的容忍给拥塞的印度教万神堂又加了些神明。地方上或土族的神祇被收容在印度教的神殿之中,通常借口是把他们说成是已有神明的化身。每一种信仰只要付出规费便可得到证件。到最后差不多每一个神都变成另一个神的某种过渡阶段,或其性质、或化身,终而至于一切的神在成熟的印度教徒的心灵来看,都化合为一个神了。多神教成了泛神教,几乎是单神教、一元教。如像一个好的基督徒可以向圣母或上千个圣人之一来祈祷,而仍然是一个一神教徒,因为他承认有一位上帝超越一切,同样的印度教徒可以向Kali、Rama、Krishma或Ganesha祈祷,而心中丝毫没有把这些当做至高无上的神明。[8]有些印度教徒奉护法神为至高无上之神,而称湿婆为仅属于次等的神。有些称湿婆为至上之神,而把护法神当做天使。梵天仅为少数人所崇拜,原因在于它的缺乏人格,它的不可触摸和遥远。同样理由,基督世界大多数教堂的建立是为Mary或某位圣人,而基督教则一直要等到伏尔泰才来建立一个尊奉上帝的教堂。
有关印度文化奇观的文章
在印度历史上,我们从最早看起,便发现有一种教育制度,老是掌握在僧侣手中。读写算被包括在内,但并非教育的主要事务。德性被放在智能之上,学校教育基本的要项是纪律。有幸运进入的候选者得到免费修习及食宿的待遇,但须遵守近乎是僧院里的那种戒律。回教徒毁了北印度所有的庙宇,无论是佛教或是婆罗门教的。在回教徒中间教育大多是私人性质的,是由富贵的父亲雇教师施行的。......
2023-11-20
回教的侵略终止了印度哲学的伟大时代。印度哲学始于欧洲哲学终止之处——一种对于知识的性质与理性的限制的研究。它认为心灵是最直接被知的,因此拒绝把哲学归依于一种仅为间接地经由心灵所知晓的物质。某些特殊的性质,从印度的观点看似不足为缺点,却使得这番哲学在其他文明中未能有较广大的影响。因此印度思想对于其他文化的影响最大时,是在它们削弱或衰颓的日子。......
2023-11-20
在12世纪它又产生了印度官话,作为印度北半部的语言。最后,入侵的回教徒使印度官话中充满了波斯字,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Urdu方言。这一些全是“印度—日耳曼”语言,限于印度斯坦地域。即使在今天,印度还是有上百种语言,而自治运动所用的则为征服者的语言。在很早的时候,印度便开始追溯字的根源、历史、关系与组合。......
2023-11-20
佛陀死后200年内便有18派佛教的教理,分别承继师尊的遗教。当初损及佛陀佛教的多神主义、奇迹及神话的大众偏爱,最后也破坏印度的大乘佛教本身。最后的一击是外来的,在某种意义下也是佛教自找的。在佛教与其他成百教派兴衰的全部历史中,虽无迫害事例,但我们可见到许许多多的争端。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文化巅峰来自佛教的刺激。......
2023-11-20
大半生研究Sankhya哲学的Garbe教授因如此的想法而感到安慰,“在Kapila的理论之中,人类心灵的完全独立与自由,对于本身力量的充分自信,在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显示。”[7]关于Kapila本人的事迹后人一无所知,只不过印度的传统奉他为公元前6世纪时创始Sankhya哲学的人。它的名称得于他的历数的25真实。很多Sankhya的经文明白地否认一个人格化的创造者的存在。Kapila承认了《吠陀经》的权威以保护他自己。在Sankhya哲学中,心灵的为身体的部分是和其他器官一样的。......
2023-11-20
和这种复杂的神学理论相混合的是一套既属迷信又甚深刻的神秘理论。但是由于文字易晓,譬喻动人,立论符合正统,它们成了印度教的第二《圣经》,它是迷信、神话,甚至哲学的大贮藏库。一千年以后Ribhu来了,到Nidagha城市,为要授予更多的知识。然后世界将遭遇它的一次周期性的死亡,接着梵天将开始另一个梵天日,即又一次43.2亿年的循环。行为无论大小好坏,不会没有后果,每一事都将被知悉。......
2023-11-20
印度的优先较明显的是在于哲学而不在医学,虽然在这方面最初的起源也是蒙昧不明的,因而每一项的结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但是没有一个地域中有过像在印度这样强烈的哲学欲望。哲人在印度所接受的荣耀,在西方是给予富人与实行者的。在庆祝节日时,可曾有其他的国家想到过让敌对派别哲学的领袖来进行论争?一切印度哲学被印度人分列于两个范畴:Astika的体系,是肯定的;Nastika的体系,是否定的。......
2023-11-20
婆罗门僧人对此种魔法宗教不屑置评。他们使仇人忽然丧生,或使其患不治之症。这两种力量则以名为Linga或Yoni的偶像来作代表,分别表示出繁殖的男女性生殖器。在外来者看来,不仅是印度宗教的形式,而且是它的一半的精华之所在。对印度人来说,宗教实在是家庭中仪式的遵行,而不是庙里的盛典——那是要在节日才举行的。净身的仪式在印度人的生活中用时很多,因为印度宗教里对于污染的畏惧是和在现代卫生学里同样恐惧。......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