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舞蹈治疗:调节身心平衡,改善适应能力

舞蹈治疗:调节身心平衡,改善适应能力

【摘要】:舞蹈治疗是通过舞蹈或即兴动作的形式来治疗身体生理、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目的是用来调节身心平衡。舞蹈治疗将身体的运动和心理的治疗密切结合起来,被治疗者跟随自身内心的舞动,激发内在的感觉,达到身体机能和情感共同改善,并最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舞蹈治疗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影响人体机能。舞蹈治疗要调节的是人的身心状态,所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是此项研究的重要部分。

舞蹈治疗是通过舞蹈或即兴动作的形式来治疗身体生理、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目的是用来调节身心平衡。舞蹈治疗将身体的运动和心理的治疗密切结合起来,被治疗者跟随自身内心的舞动,激发内在的感觉,达到身体机能和情感共同改善,并最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生理学原理

舞蹈治疗是舞蹈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产物,随着身体舞动的变化,机体势必也要产生一系列有规律的生理变化。

舞蹈运动时引起身体的主要生理变化是人体机能的变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调节人体机能变化的三种方式。[4]神经调节速度快、时间短、作用部位精确,是最主要的调节形式。体液调节速度相对较慢、时间长,但作用范围广泛,在机能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自身调节会做出一些适应性反应,幅度小、灵敏度低。舞蹈治疗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影响人体机能。

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反射。反射的基础就是反射弧,按顺序共包括5个基本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作出反应的器官,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脑干与脊髓。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连接神经中枢和感受器、效应器的通路。

舞蹈动作会产生神经刺激,影响人体的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自主调控运动时各器官的活动,及时有效地调整肌肉用力大小和方向,进而完成舞蹈动作。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其中调控系统也就是神经中枢。[5]辅助监控系统为大脑基底核与小脑。通过舞蹈动作的刺激,感受器官的神经元发出信号,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就会根据不同动作的刺激情况对人体各部位传达指令,以保证动作传出冲动到效应器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轨迹、幅度和力度进行,并使内环境与动作协调,从而调动全身各个器官,使机体随之运动。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一些特殊细胞生成或分泌腺分泌一些特殊化学物质,如激素等化学产物,经体液即血液组织液等,运输到靶细胞,通过细胞上的受体对细胞活动进行调节。在舞蹈运动过程中,体液调节会刺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调整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同时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由分布在人体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构成,与神经系统紧密配合,对人体的内环境进行调节,如甲状腺、肾上腺。神经中枢接收到感觉器官所传递的信号,就会根据刺激源使内分泌系统分泌与之对应类型的激素与之平衡,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不仅对生理功能产生作用,也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应激反应水平。在外环境急剧变化时维持内脏器官运行状态的稳定,增强人体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和承受能力;第二,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等营养物质,以及水和盐在体内的代谢;第三,加快细胞的分裂、分化,调节人体成熟和衰老以及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并调控生育功能;第四,影响血液的制造和循环过程;第五,调节神经系统发育,改善学习,影响记忆和行为活动。”[6]在运动中,激素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变化的程度与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都有关系,反应最快的有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在运动开始后立即明显升高,并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值,随后发生变化;逐渐平稳升高的是甲状腺素和醛固酮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等反应最慢,被称为慢反应类激素,在运动持续进行30分钟以后时才开始逐步提升。舞蹈训练通常为90分钟左右,动作形式多种多样,有瞬间性负荷强度大的动作,也有持续而舒缓的动作,这些动作都可以使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在变化中被刺激,使各类激素水平得到系统的调控,从而使机体的内部环境得到调节,趋于更稳定的状态。

人体在进行舞蹈运动时,肌肉会消耗一定的氧气、糖和其他营养物质,随着时间的继续和运动的持续进行,消耗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会分解并产生代谢产物,此时人体的温度会渐渐升高,血液流速相应加快,皮肤和心血管系统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除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外,其他各个系统也需要紧密配合、分工合作,确保机体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www.chuimin.cn)

(二)心理学原理

舞蹈治疗是将舞蹈艺术和心理学结合在一起用于治疗心理问题的一个产物,它通过自然、放松的肢体运动形式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改善自身身体状态的目的。[7]

舞蹈治疗是通过有节奏的动作使人们消除紧张情绪、降低焦虑情绪、提高生命活力;通过引导人们用自由随性的舞蹈动作来帮助认识自己,找到内心深处的自己,接受自我并对自己建立信心;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动作突显个性的表现,充分启发人们尝试和创造新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活动。舞蹈治疗这种映射的特点来自动作表情分析学,此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自生理学范畴:人的大脑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相互统一协调配合的,身体是大脑的反应,大脑是身体的控制中心。人的身体不会轻易伪装人心理或者情感上的变化,即使只有一点点。心理层面的紧张也会使肌肉僵硬、动作发生改变,在体育比赛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舞蹈治疗要调节的是人的身心状态,所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是此项研究的重要部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心理过程是因为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体现了哲学的唯物论原理。[8]而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会经过心理折射而被反映出来。

两层观点支撑着舞蹈治疗的心理学依据:第一层观点是,人类的肢体动作和心理状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的肢体动作反映其心里的想法,比如,当一个人在街边做出双臂交叉放于胸前这一动作时,别人就能感觉到其不愿与人接触,对外人有抵抗情绪。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做跳跃或肢体展开的动作,所以人类的肢体动作和心理状态是紧密联系的,且是心理状态的最好反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去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第二层观点是,肢体动作是与心理状态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心理状态的媒介,动作语言能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同时新的、积极的动作能使人更具活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这个观点主要是讲解舞蹈治疗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第一层观点去发现心理问题,然后用相反的方式和动作去慢慢引导,让被治疗者把内心消极的心理展露出来,加以积极的动作去引带,确保其释放内心潜在的消极情绪,使其更加具有活力。

舞蹈治疗的理论基础除了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外,还有现代舞理念的创立。现代舞注重用内心情感来表达舞蹈,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反对任何强迫性的舞蹈,特别注重身体意识、创造性和个性的舞蹈,并强调个人身体的感觉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舞蹈治疗中的舞蹈部分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只需要舞蹈动作源于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患者做出的舞蹈动作才会充满能量,每个自发性的舞蹈动作都具有极强的生命活力。动作表情分析学理论是舞蹈治疗的又一理论基础,对舞蹈治疗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通过人的动作表情来反映其心理状态,动作表情和心理是相互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9]情绪的波动不需要用言语倾诉,仅仅通过动作和表情便可得知。舞蹈治疗就是通过运用了动作表情分析学的原理,才能对被治疗者的内心世界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准确地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舞蹈治疗家玛丽·怀特豪斯(Mary Whitehouse)将舞蹈与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部分理论结合,创造出了以关注潜意识为主的自我真实动作的治疗方法,又称为“深层动作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