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管理与防控体系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管理与防控体系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树立核心理念;搭建和健全两个综合平台;多元共治,完善风险体系。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主体: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企业推广、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任务:构建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明确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实施路径、创新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城市生态环境风险信息系统。总体工作思路从应急管理转向风险管理,工作重心转向事前科学预防、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及时救济。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树立核心理念;搭建和健全两个综合平台;多元共治,完善风险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对象:水环境、热效应、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废弃物处理、其他要素。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主体: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企业推广、公众参与。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任务:构建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明确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实施路径、创新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城市生态环境风险信息系统

树立核心理念:居安思危,强化风险意识。总体工作思路从应急管理转向风险管理,工作重心转向事前科学预防、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及时救济。(www.chuimin.cn)

搭建和健全两个综合平台:搭建综合预警平台和健全综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部已有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网络,上通下联,以平台为核心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和运营企业进行常态化风险管理工作。

多元共治,完善风险体系:以“构建风险共治机制”“完善精细风险防控机制”“健全风险保障机制”为抓手并建立和提升生态环境信息网络机制,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框架和技术体系,建立常态下风险综合管控和预警体系,实现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演变成灾害的可能性。

从传统政府一元主导的问题处理、事故应急处置向开放性、系统化的多元共治的城市风险管理转型升级,构建一整套“事前科学预防”“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及时救济”风险防控机制,这是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过去几十年中,各类生态环境事故层出不穷,政府苦于被动的危机管理,只能做到最大限度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及意识的提高,单个生态环境要素的综合预警平台起到了常态下统一管理的作用,对有限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努力防止最差情况出现,做到了应急管理,但仍较为被动。因此,主动降低风险演变成灾害的可能性,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机会成本)的识别和纳入,到风险识别,到分析与评估,到风险受体识别与处置办法权衡,形成具有科学依据的风险管理模式,代表着先进的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