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023-11-19
基于生态风险和环境风险的基本内涵,可以将城市生态环境风险概括为在全球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下,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发生不良变化可能造成的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受到威胁的程度和可能性。管理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评估用于确定风险的大小,而风险管理用于明确风险受体、审视不同控制风险举措的需求度。
城市化意味着原有的生态系统服务被放弃,并转变为新的用途,这将产生净收益的损失,而使用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即为损失的净收益。例如,在将森林转变为新用途(如酒店群)的过程中,会导致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提供栖息地等)丧失。在转变林地为建设用地时不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丧失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这一损失并没有被充分地评估和估值,导致破坏以后恢复所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当初破坏时所获得的收益。对于财政资源和承受能力都非常有限的城市政府,这是在城市化初期即要考虑的风险问题。因此,“居安思危,强化风险意识”是城市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需要改变以往“治已病”模式为“治未病”模式,防患于未然。事先算好自然生态环境已提供、正提供和未来将持续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其纳入城市化破坏带来的机会成本中,能促进有效决策,避免城市问题和城市病出现的风险。
1.空间性与受体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源根据不同的地理范畴可以分为城市中心区、城郊结合部和飞地。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建设已趋于稳定的区域,风险特点主要反映在暴露在风险中的人口密度最高、不利疏散、外部依赖性极强以及外部影响性极高等。城郊结合部为城市化的前沿区,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将导致区域性自然生态斑块的丧失和破碎化加剧,影响更大范围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从而导致更大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弱,其风险受体较为隐秘,但其潜在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带来区域性风险。飞地为离开城市中心区以外跳跃式建设的新城区,这些地方往往是生态环境较为原始、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地区,如海岸带、高产农田、山地森林、湿地、矿区等。这些地区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的涌入,将导致全球、区域和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包括下游地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其风险受体更为隐秘和扩大,使得其评估和管理过程更为复杂。
2.时空性与追溯(www.chuimin.cn)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具有很强的累积性,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程度的累积性和风险受体暴露时间的累积性。当真正出现风险事故、造成经济社会损失时,其所产生问题的主因往往是隐秘的,需要向前或向更大区域进行责任追溯。并且在评估风险的经济成本与生态效益损失时,还需考虑货币价值和贴现率等经济问题。
3.开放性与多元共治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的时空特性决定了其典型的开放性特征,不仅风险受体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不同,而且风险源也需要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加以追溯。衡量与追溯这一问题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社会学、环境法学等多种学科,需要相关人员统筹兼顾,合理取舍,提供公正、透明、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必须多方面收集信息,充分动用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才能做到主动预防、有效控制和及时救济。
有关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的文章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023-11-19
城市生态规划既与城市规划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又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城市生态规划则是紧紧围绕“生态”主题,是针对城市生态问题而进行的界定性研究。由于城市生态关系的关联性和复杂性,相对于其他专项规划而言,城市生态规划更具有综合性。城市规划需要借鉴和利用城市生态规划的理念和成果。......
2023-11-19
由此可知,城市环境规划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为人类生存寻求良好环境支撑。因此,城市环境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可考虑作为城市生态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生态规划的专项规划层次,城市环境规划应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19
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类没有形成一个控制中枢机构的调控称为非中心式调控,执行这类调控方式的机制称为非中心调控器。这些机制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非中心调控器,调节着食物链各种群的数量,以及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转换过程。自然生态系统被驯......
2023-11-19
它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城市景观中,占主体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群体,这是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景观之处。在很多地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界限是较难确定的。因此,在设计城市人文景观时,要注意合理保护和保留各种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因而,热力学定律、系统论、整体论成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023-11-19
多雨地区的庭院应尽量考虑减少水的侵害,缺水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庭院积累降水。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以及人类系统和社会系统所需要利用的居住物质环境及艺术特征。但是,城市人居环境高度的组织性并......
2023-11-19
因此,可以说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城市也就成为统治者和上流人士首选的居住地,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形式从简单的聚落向内容多样、结构复杂的聚居地发展的过程。就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来说,可以借助其文字含义来说明。......
2023-11-19
生态城市规划可以被看作是复合生态系统观念在各层次的城市及其区域规划中的体现。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该组织从1990年开始组织召开了四次生态城市国际会议。这四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和有关人居环境的各种生态建设会议,使得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提出了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即国际生态重建计划。......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