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023-11-19
1.城市的起源
人类开始定居以后,首先提出了住房的需求。住房作为生活需求的一个主线,它的建造及周围环境的改善成为人们的重点考虑对象;住房满足了生活需求,同时它附近的生产活动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
根据古书记载,“上古之世”人类“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这说明在氏族社会时期,人类学会了利用天然林木建造简单的房屋(巢)。在林木稀少而气候干燥的地区,则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地貌,“因丘陵掘穴而处”或者利用天然洞穴栖身。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最原始的居住格局。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条件开始有所改进。从考古发掘的遗迹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住所大致有洞穴式、半地穴式和桩上建筑三种类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系氏族的形成,居住格局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房间面积缩小了,以单室和双室为主,建筑结构也渐趋复杂,有的地方开始使用土坯。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简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从而使原始社会的居住格局表现得极为简陋。同时,由于人类的生活资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无论是采集、捕猎,还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受制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定期迁徙是必然的,而迁徙也就意味着原居住设施的遗弃。因此,原始社会的居住地表现出明显的临时性特征。但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活开始走向定居,正是这种定居行为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对住房的生活需求。同时,住房附近的生活资料和自然资源也成了居民的重点追求对象,从而为庭院和庭院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进入奴隶社会,青铜器具已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较稳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使人们开始形成对土地的依赖性,同时也为人类的长期定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类已开始追求较好的居住条件。但是,随着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奴隶社会的居住格局也表现出明显的阶级烙印。大多数奴隶的房屋还是以半地穴式为主,既不打土基,也不夯实土墙,构造简单,有方有圆,很不规则。而奴隶主的房舍,多是土坯建筑或加筑土墙、在木架上做梁架的地面建筑,有一定的组合,室内地面平坦光滑。我国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就属于这种形式。
汉代铁壁犁的出现,为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打下了基础,从而形成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祖祖辈辈定居一地的居住格局。西周时期,人工烧制的屋瓦已开始应用,三合土用于墙面,木结构的加工已相当精细,上流社会的“四合院”式庭院结构已基本形成。到了汉代,人工砖开始应用于庭院建筑,贵族们的庭院格局已相当完备。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朝廷明文规定了庭院建筑的等级制度,如“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宋代的庭院建筑就更完善了,出现了以《营造法式》(北宋,李诫)为代表的专门著述。明清以后的庭院建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木结构由繁及简,形成了格局稳定的庭院。
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人类开始定居,因而导致了固定居民点的形成。人们的聚居,乃是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并有着政治、经济、军事、防卫、宗教和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从原始聚落的遗迹中可以看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结构和形态。人类聚居的最早形式是自然村落,自然村落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以下方式:①家族繁殖导致人口增多,逐渐发展形成聚居一地的村落,如我国常见的王家村、李家坳村等;②发现某地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少数人定向迁居而发展成为自然村落,如古代名士归隐田园、古代农民异地拓荒等;③原聚居地遭受自然灾害,逃荒迁徙到异地定居,并逐渐发展形成村落;④政府组织的移民行为形成的移民聚居村落;⑤戍边军民发展起来的村落。
自然村落逐步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其中一些水陆交通条件优良、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村落,其发展尤为迅速,并逐步与政治、宗教等因素结合,从而形成原始的城市或集镇。据考证,在西亚存在着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聚落,在中国如西安的姜寨、半坡(距今约6000年)及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等人类聚落已具有较高的组织性,但这还不是城市。据推断,中国的城市发端于夏代,《史记》有“夏有万国”“夏有城郭”之说。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分工,商品的交换、原材料的供应以及产品的销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力。因此,可以说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市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早期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场所,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城市也就成为统治者和上流人士首选的居住地,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使其成为防御和保卫的重点,从古代“攻城略地”的战争中可见一斑。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形式从简单的聚落向内容多样、结构复杂的聚居地发展的过程。就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来说,可以借助其文字含义来说明。起初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防御功能的概念,“市”是贸易、交换功能的概念,因而“城”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性质和结构并不相同,发展时期也未必同时。“市”在“城”先,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交换场所的“市”固定下来,逐渐发展。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城”的内容也有所扩大,在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多功能的聚居形式——城市。
2.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www.chuimin.cn)
1)自然条件
人类最古老的城市出现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等亚热带、暖温带河流的河谷地区。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这类地区具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壤适宜动植物生长繁殖,水量充足,建筑取材方便,便于和外界沟通等。沿河设城是古代城址选择的通例,即使是现代城市的规模扩大,由于运输量和用水量剧增,河川分布状况仍然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江或沿海、沿江仍然是城市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气候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敏感因素,大多数城市的选址都要求气温适中,大城市对气候因素的依存关系比小城市更为密切。1981年全世界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97个,其中175个在北半球,约占89%,而位于南、北纬25°之间的低纬度地区的城市只有50个。
地貌条件不仅是决定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多数城市建立在平原、河谷阶地、山间盆地以及平缓丘陵上。城市的结构和空间形态通常是由城市的地貌决定的,因此,城市按地貌类型可以分为滨海城市、沿江城市、水乡城市、平原城市、丘陵城市、山地城市和盆地城市等。地貌对城市的影响还涉及沉积和侵蚀,侵蚀对城市建筑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如果侵蚀发生在高坡地段,还可能造成滑坡,威胁着城市的存在。
2)经济基础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上看,人类能够进入城市生活,首先取决于一些技术发展,尤其是农业技术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的人已经学会了驯化野生动物和栽培植物,有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随着灌溉的耕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剩余农产品,这一过程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使一部分人得以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早期的城市就是在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时产生的。
人类聚居地规模的扩大,货物和人口流通问题日益尖锐,水上交通的发明和应用,部分地解决了人们远距离运输的问题。轮子的发明与使用将人从滑走式的笨重陆地运输方法中解放出来,使人口流动、人际交往和交通运输能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火药和火枪的发明与应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使城市在战争中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蒸汽机的发明又使得城市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飞跃。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工业化极大地刺激了城市的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革命前,交通还比较落后,因而城市规模不大,城市建设沿用“沿江设城”模式。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沿交通要道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展应运而生。在交通和通信现代化程度很高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代城市,城市人口又出现了“离心流动”,即所谓的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现象,与此同时,大城市化趋势明显,人口和财富进一步集中,形成了新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
3)社会因素
城市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的。城市作为人类的一种聚居方式,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劳动分工决定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城市形成以前的社会发展为城市化铺平了道路,这些发展成果包括权力机构、社会习俗、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城市的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社会组织及人们的生活习俗等,逐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城市内部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也已充分适应城市的生活。社会发展对城市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市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是整个社会的浓缩,是一个社会缩影。
有关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的文章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023-11-19
生态城市规划可以被看作是复合生态系统观念在各层次的城市及其区域规划中的体现。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该组织从1990年开始组织召开了四次生态城市国际会议。这四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和有关人居环境的各种生态建设会议,使得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提出了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即国际生态重建计划。......
2023-11-19
它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城市景观中,占主体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群体,这是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景观之处。在很多地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界限是较难确定的。因此,在设计城市人文景观时,要注意合理保护和保留各种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因而,热力学定律、系统论、整体论成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023-11-19
多雨地区的庭院应尽量考虑减少水的侵害,缺水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庭院积累降水。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以及人类系统和社会系统所需要利用的居住物质环境及艺术特征。但是,城市人居环境高度的组织性并......
2023-11-19
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的资金流与能流、物流具有三种基本关系。2)不与能流、物流直接偶联的资金流这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财政和金融部门的资金往来。通过投资、补贴、贷款等方式,资金从财政、金融部门流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类工商企业,企业的资金又以税收、上缴、还本付息等方式流向财政、金融部门。......
2023-11-19
我国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化政府组织管理体系。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企业通过互联网为公众提供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知识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2023-11-19
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即构建大城市带群关系,形成以城市为区域发展极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水平,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发展目标。......
2023-11-19
城市生态规划既与城市规划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又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城市生态规划则是紧紧围绕“生态”主题,是针对城市生态问题而进行的界定性研究。由于城市生态关系的关联性和复杂性,相对于其他专项规划而言,城市生态规划更具有综合性。城市规划需要借鉴和利用城市生态规划的理念和成果。......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