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翰林墨迹:杨慎之的气势与赞誉

翰林墨迹:杨慎之的气势与赞誉

【摘要】:宣统元年,杨思等人在完成学业后,返回北京,任职翰林院编修。据习仲勋同志1998年8月2日写的《回忆杨慎之先生》一文说,他去中央开会时,曾将这首诗面呈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看后,称赞说:“有气势,不愧出自翰林之手。”

大沟镇掌里村张家堡子位于掌里村掌里社东山脚下,民国九年(1920)大地震后所建,由张氏家族张齐贤负责修筑。东主南门,整个堡形由两部分连接组成,即南面(前)的正方形(30米×30米)和北面(后)的长方形(42米×28米)组成一体。

当时,张氏家族修筑了一个边长为30米的正方形堡子后,庄里来了一位分水先生,他观察了一下山形地脉后认为此堡的龙脉不准,应靠北一些合适。一句话使张家重新改变了堡子的形状。原堡子的位置不变,东墙往北延长28米,再往西42米,掉头向南28米与原堡子连接。该堡子高10米,墙底厚3.5米,三面有堡壕,四角有炮台,西南、西北各有一处高房。

民国十八年(1929)正是大旱之年,张氏人家慈善,开仓济贫,乡邻不胜感激,赠“梓乡谊爱”之匾表述其德。数年后张氏家口50有余,同堂未分,谦让和气,“陇右三苏”之一苏绍泉撰文,会宁籍甘肃名人翰林杨思[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进士]所书“五世其昌”之匾至今悬于张氏后代上房中,是匾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至今已79年。

大沟镇掌里村鸟瞰图

“五世其昌”是一块木质匾,长1.6米,宽0.8米,右上角书张母(并列)田老夫人七旬晋二,李老夫人六旬晋五,荣寿并举元孙。左下角落款为并列,清己酉科拔贡前任正宁县县长甘肃省政府秘书处秘书苏绍泉鞠躬敬撰,清赐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前护理甘肃省省长兼护督军事宜杨思鞠躬敬书,并并列盖有两个印章,分别是杨思之印——慎之和苏绍泉之印——友沂。

一个古堡,一块木匾,引出了近代会宁两位名人。

杨思(1882—1956),字慎之,会宁县城关镇人。杨思童年时,与诸兄(叔伯兄弟5人)共读于家中,由养父国治亲自教授。他在众兄弟中最为聪明,由于过继的原因,父亲对他的要求更为严格。据一些故老回忆,每天傍晚放学,别的孩子都可以上街去玩,独他不许,总要陪着父亲在书楼上再学一段时间,实在憋急了,就溜出来凭依在栏杆上和南邻柳家的孩子吆喝笑闹一阵,有时没人跟他谈话时,就一个人手把在栏杆上胡玩一通。老人们传说:“四大人(杨思的尊称)长大后稳重了,小时候也调皮得很。”本县中川乡名儒张翀(字云亭)是国治的同窗好友,有一年两个老同学相见时,他特地拿出杨思的课卷(作文、作业)给云亭看,说:“我这一生只是个秀才,若得孩子中举,与愿足矣!云亭兄,你看他可有希望?”张翀很仔细地看过杨思的课卷,之后说:“简臣兄,你也过谦了,令郎天资过人,胸襟博大,举人何足道哉!他年月宫折桂,虽不作一二人想,但亦不会落后太远。”

光绪二十七年(1901)寅科,杨思乡试报捷;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又以三甲45名而登高第,殿试后,即授翰林院庶吉士,旋升检讨,次年诰授中宪大夫。

大沟镇掌里村掌里社张齐贤古堡鸟瞰图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国派出的留学生已达两万余人。这一年,杨思奉旨同范振绪、田树、阎士璘、万宝成(皆甘肃人)等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宣统元年(1909),杨思等人在完成学业后,返回北京,任职翰林院编修。袁世凯的反革命面目暴露之后,杨思受孙中山之命到兰州负责革命工作,与孙中山常有书函往来。1913年3月,在杨思等人的努力下,甘肃省议会在兰州成立,议员56人,闫士璘当选为议长,杨思和赵守愚当选为副议长。1916年,甘肃议会恢复,杨思仍任原职。次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张广建因政体腐败,被迫离开了甘肃,蔡树勋代理省长,杨思出任了安肃道尹(河西行政长官)。在安肃道任上,杨思除集中精力在张掖、酒泉组织民众大搞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还办理过不少案件,其中以陆廷栋案最引人瞩目。1921年“双十”节,甘肃省第三届议会成立,选杨思为议长。民国十一年(1922)九月后杨思出任兰山道尹(兰州市市长)。民国十四年(1925)任护理甘肃省长。民国十八年(1929),杨思倡议修省、县志。此倡议得到当时省府赞同,即成立甘肃通志局,拨银洋35万元编修《甘肃通志》,杨思任总办兼总纂。民国二十一年(1932),通志局改为通志馆,杨思任馆长。在制定编纂方案、组织写作力量、筹措经费及审定志稿的8年时间里,杨思带领编纂人员克服困难、辛勤努力,编纂出版了120册、450万字的《甘肃通志》,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杨思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在西兰公路开通时,曾亲自勘定路过会宁的路段,捐银洋1000元,在会宁桃花山上修建了魁星阁,并关注指导重修县志。从1949年12月到1950年12月的一年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第六次、第十次会议通过,由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了任命书,任命杨思为西北军政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土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在西安时,老先生曾游过一次华山。在山头写下了他那首广为传诵的《游华山》诗:

杨思和苏绍泉为张母田老夫人(72岁)、李老夫人(65)祝寿撰文题写的“五世其昌”匾额

七十来游太华峰,

莲花顶上倚青松。

西瞳绝塞八千里,

东瞰秦关百二重

岭云变幻朝霞外,

渭水萦回夕照中。

我是风尘厌倦客,(www.chuimin.cn)

息心高卧学仙翁。

据习仲勋同志1998年8月2日写的《回忆杨慎之先生》一文说,他去中央开会时,曾将这首诗面呈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看后,称赞说:“有气势,不愧出自翰林之手。”

1955年2月,经周恩来提议,杨思先生以无党派人士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1956年10月27日,杨思先生病逝于兰州家中,享年75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送来了花圈。张仲良、邓宝珊、强自修、孙殿才、陈成义、马惇靖、杨子恒、陈时伟、范振绪、王炬等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甘肃省政协、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和先生生前友好共43人组成了治丧委员会。

11月3日,省、市各界在兰州文化会堂公祭。主祭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马惇靖致追悼词。

苏绍泉(1884—1961),字友沂,会宁县老君坡苏家堡子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甘肃文学高等学堂预科毕业,宣统元年(1909)己酉科拔贡。性格沉静谦和,善读书,在职而学,著述较丰。著有《甘肃历代官职考》《中国成药丹、丸、膏、散药剂配方录》《浴德堂诗草》等。

1925年,苏绍泉出任正宁县长,面对民国政府政治腐败和百姓生活日益困顿的现实,他无意于催粮征税等公务,却专心于撰修志书,仅用一年多时间,就编纂完成四卷手抄本《正宁县志》。在20世纪80年代新修的《正宁县志》的序言中有如下记载:“中华民国时期正宁县长苏绍泉在任职期间(1925年—1926年)重修县志,手抄本未印,现存二、三卷,余已散佚。”之后他便辞官回家,一家四口重新回到老家苏家堡山庄窎岔,与六兄季泉家一起,过起类似隐居的生活。约一年后,终因六兄家生活困难,常常缺吃断顿,苏绍泉不得不携家前往省城兰州谋求生路。

1932年至1936年间,在兰州苏绍泉应时任甘肃省通志馆馆长杨思和省通志总校刘庆笃之邀,参与《甘肃省通志》的编纂工作。此后十多年间,他一直在无恒产的窘迫情况下,以所学知识为政府效力,参与修志工作,获得薪水养家糊口。其间,他不仅将自己的3个孩子培养成才,还供养乡下长兄的3个侄儿和1个侄孙上学,他们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南京大学和会宁师范。

1954年,寓居兰州的苏绍泉应民革甘肃省委员会之邀游历五泉山,即时吟诗四首,其一日:

遍登仙阁与层楼,

锦绣河山满眼收。

我虽龙钟衰老矣,

幸逢盛世太平秋。

诗作表现出其达观平和而又快慰的心态。在大饥馑的1960年腊月二十三的夜晚,苏绍泉在贫病交加的生活境况下,走完了他学富五车未得大用,心怀大爱惠及桑梓的人生之路。苏氏族谱对其如是记载:“公居官清廉正直,稍有余资,悉以济家赡亲友,援助侄辈就学升造成才而不少私。”

(贠守勤 苏震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