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王家集:宋夏时期边界要地,堡寨烽火之智慧

王家集:宋夏时期边界要地,堡寨烽火之智慧

【摘要】:宋夏时期,今固原、西吉及会宁东部大沟通安、王家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分界处。大沟镇王集村全景图如此,通安寨应属宋镇戎军下重要军政合一机构,而距通安不到5公里且只有一山之隔的王集、厍弆等处的盘盘营、烽火墩亦是当时重要的屯兵及军民合一建筑。王家集顺河自东向西2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叫小沟。这种传递迅速,集结快速,反应灵敏的高效快捷军事防御机制的堡寨、烽火,将北宋人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沟镇王集村古称王家集。毕光尧在《会宁县志》序中写道:“会邑山谷纠纷,川原缭绕。东跨泾原,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称用武之地,固历代之重镇也。”

早在宋、金、西夏对峙时期,会宁东北部东邻固原、海原,南接隆德、静宁,是三个政权对峙和反复争夺的区域。建于北宋时期的西宁城(今会宁翟家所镇张城堡)和通安城(今大沟镇通安村)是当时宋、金、西夏战略堡寨。

宋朝为加强对西夏边疆的防御,在今固原设镇戎军,辖今海原、西吉县东部,同心县南部。

宋夏时期,今固原、西吉及会宁东部大沟通安、王家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分界处。渭州称汉地,镇戎军称蕃地,成为以吐蕃、党项为主,及回鹘、汉多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以部落为主,有各自首领,归宋朝者称“熟户”,未归者称“生户”。

生活在这里的吐蕃、汉族被北宋官府大量招募为弓箭手,他们通晓羌语,又耐寒苦,加之熟悉地形,一度成为北宋与西夏作战的一支劲旅。

《会宁旧志集注》第280页记载,通安故城,在县东北35公里。“本金通安寨,盖昔通西安要路。”通安对面王河东面山坡上随处可见残砖断瓦,村民修路沿山辟开土截面上,可以看到灰烬等生活痕迹,整个文化层区面积在10平方公里左右。可见当年此地屯垦规模之大。南宋抗金名将曲端曾任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泾原路第三将。

大沟镇王集村全景图

如此,通安寨应属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下重要军政合一机构,而距通安不到5公里且只有一山之隔的王集、厍弆等处的盘盘营、烽火墩亦是当时重要的屯兵及军民合一建筑。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农耕之发达,商贸之繁荣,极有可能还是北宋的茶马互市之一。中原茶叶、粮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良马在此交易,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北宋从这个通道得到当时最急需、最紧缺的战略物资优质战马,宋军骑兵战斗力迅速提升,加上重用蕃兵,精于训练,长于骑射,一度成为对抗西夏铁骑的一支劲旅。

此后,还在今平凉设置专门负责饲养军马的机构和场所马监,管理牧马事宜。《甘肃通史》明清卷第114页关于马政的记载,设于永乐四年的甘肃苑马寺。陕西苑马寺大致分布在甘肃榆中、临洮、陇西通渭、会宁、平凉、庆阳及宁夏、陕北一带。寺衙驻平凉,下设6监24苑。其中:熙春监在榆中、临洮、陇西、会宁一线,其中较具规模的有安定苑、广宁苑、会宁苑等,安定苑在今通渭马营镇,是明初韩宪王朱松之子恭王朱冲(火或)的牧地。

在此后的近千年岁月里,通安、王集、厍弆,逐渐演变为军事要冲、著名集市、文化重镇。这里的人们乱则筑堡自保,乱定则且耕且读,清代可考证的私塾就有6个,学生来自甘、宁两省的会宁、静宁、隆德、海原、西吉等县区。张克靖手抄笔记本内录有宁夏海原县贡生李毓藻为张家坝(今属会宁县平头川镇)撰写的《张氏家谱序》,会宁县大沟镇韩岔村堡子社秀才王毓秀为自家撰写的《王氏增补家谱序》,两人都是大沟镇新坪村新张社岁贡生张嗣功的亲炙弟子。张嗣功的德教碑上列有100多名受业门人,其中有进士、举人、贡生和许多文武生员。

据《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第149页记载,北宋将堡寨作为御夏的主要举措和设施。北宋160余年历史中,西北地区一带构筑了近500个城关堡寨。这些堡寨建在具有战略地位的形胜控扼之地,各据险要。大小规模不等,依山临水,随宜增展,尽量利用山水形胜之便。

王家集顺河自东向西2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叫小沟。本村退休教师王志宽说,村里大部分人是王姓,据说王氏分家时大房分到的地方叫大沟,二房分到的地方叫小沟。

小沟北面是一道山梁,一连三座山包连在一起,中间一座隆起,形似笔架,当地人叫驴尾巴梁。中间最高一座山顶上有一座盘盘营。当地人说近年机整梯田时挖出大量陶瓷器、砖瓦及铁器。时间已近傍晚,眼见山势较高,多数人只想远远观望而已,而独有张克靖一人拾级而上,登上山顶,他惊奇地招呼大家上去。沿着山坡向山顶望去,山峰突兀,与四周山脉相比,如鹤立鸡群,让人有一登而快的渴望。登上盘盘营,四周轮廓尚在,占地三四亩,院子已平整成土地,只有中间一座残存的土墩。

土墩下有人工盗挖的洞,洞口残留着盗贼遗弃的大量的陶瓷碎片、筒型瓦片,以及未考证年代的条形方砖等,盗洞中还有残存的人骨。盘盘营边缘地埂上残存着卷口陶器,生活用的陶瓷大缸碎片,更为稀罕的是还有锈蚀斑驳的铁器碎片,类似铁锅又似铁构件。

小沟盘盘营古代陶片砖瓦和铁器(www.chuimin.cn)

在考证大沟19个盘盘营的过程中,大多数仅留残垣断壁,唯独这个盘盘营生活痕迹非常明显,令随行人大为惊喜。克靖说,据多年考证经验,每走一步路必有一步的收获。

站在山顶盘盘营向南望去,是通安盘盘营烽火台,向北是大沟镇阳路北山顶盘盘营烽火台,三座盘盘营几乎都建在制高点上,从北向南几十里连为一线,呈相互呼应之势。

从选址上看,所有盘盘营都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从建筑上看,充分利用山体独立成形的特征,依山就势,沿山夯筑。盘盘营之间首尾相连,互相策应,联防联保。山顶盘盘营下面二级和三级台地呈环形分布,疑似两级堡壕阵地,与整个盘盘营构成一个三级环形防守的态势。

如果穿越时间隧道,回到北宋与西夏对峙时期,一旦西夏来犯,白天便点燃烽烟,夜晚便使用火光,使整个区域19个盘盘营瞬间可以获取信息,军民一并进入堡寨,宋政府招募的吐蕃弓箭手便进入临战状态。

这种传递迅速,集结快速,反应灵敏的高效快捷军事防御机制的堡寨、烽火,将北宋人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甘肃通史》记载,堡寨是组建蕃兵的基本单位,由于蕃兵素质优良,耐酷寒、善骑射,城寨皆有蕃兵屯戍。这也是宋朝“以夷制夷”政策的体现。

当地传说,清朝后盘盘营变成了村里人躲避匪乱的官堡子,由于土匪人多势众,曾被攻克后又惨遭屠城,仅存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其3岁的孙子,土匪出于怜悯有意留下,屠城后血流满山,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站在小沟北山盘盘营,四面群山连绵起伏,王家集川道在西面不远处可见与通安城汇于一处,自东向西向甘沟驿方向而去,厍弆川、大沟川也是自东向西沿同一走向汇于甘沟驿,王家集人说的“荒道里”就是过去的车马道,沿川依稀可见。当地人说,由于车马道下面的土质较硬,种上粮食也不生长,因此从粮食长势上也印证了车马道的历史。

支撑众多的军事堡寨的人吃马喂,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通安川、王集川、厍弆川、大沟川,开河前一马平川,给将士们屯垦戍边提供了天然的粮食基地。东去西安,西通甘沟驿,北靠西夏的交通优势,也为此地成为商品流通、茶马互市的重要集镇提供了基础条件。

站在盘盘营,夕阳把四周的群山连同盘盘营染成了红色,蓝天白云几乎伸手可触,不知名的小鸟在不远处的草丛中自由自在地鸣叫。

遥想当年烽火连绵,仿佛狼烟在四周的盘盘营升起,军民齐聚堡寨,关闭寨门,四周弓箭手分三道防线,严阵以待。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对通安寨、王家集盘盘营的生动写照。

小沟盘盘营

(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