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田园果蔬采摘体验-实现新时代的新风尚!

田园果蔬采摘体验-实现新时代的新风尚!

【摘要】:市县领导说,种有机蔬菜要用科学来指导。春天,唱着采薇采菽去田野采摘紫花苜蓿、苦苦菜、蒲公英、车前子、咸菠菠等野生菜蔬。你可在游览了百年古堡,观赏了旱塬杏花后到有机蔬菜基地采摘田园果蔬,感受接地气的实在。带着朋友,领着家人,挎着篮子,走在田园小路上,奉献出的是爱心,带回家的是田园的清香与新时代的风情时尚。

厍弆村建设中的高原夏菜塑料大棚

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是全省372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世世代代以靠天吃饭、雨养农业为主,历史上曾是粮食主产区,有4个百年以上的古堡,见证了百年前农耕文化的繁荣胜景。

这个区域由于干旱少雨,本来不生产蔬菜,2017年适逢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把黄河水、洮河水两条水源通到村里,再加上省市领导、专家,对这里的土壤又是化验,又是算账对比,使得种植有机大棚蔬菜的想法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钉钉子一样有力的推动和绣花式的精细规划中,1000亩塑料大棚布满了河沟,蔚为壮观。在山里人惊奇的目光中,大棚中的苦苦菜、苜蓿菜、灰条菜、咸菠菠菜,一天天长出了地面,煞是诱人。

在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建造的塑料大棚,其规划、布局、建设以及管网敷设、灌溉水量、田间道路配套等,一切都以人的方便为核心。塑料大棚的建造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钢架无立柱构造,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大棚建造前,专家们一遍又一遍测算,一遍又一遍绘图,为精准化建设下足了工夫。

厍弆村高原夏菜塑料大棚(一)

有机蔬菜专家说,厍弆村的周边200公里内无工业、无污染,土地也是蔬菜的初产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有机蔬菜,尽管习惯了靠天吃饭的农家人,第一次面对这些洋大棚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在这里种植有机蔬菜却是他们最需要的。

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深入厍弆村的三个塑料大棚片区,提取土壤样本作了化验。

测试中心No:R489-S-2017号检验报告显示:各样本点总砷、总汞、总铬、镉等均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一句话,此地土壤无重金属污染。

报告数据显示,该地土壤总钾含量较高,土壤为碱性。按照专家指导,所有大棚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

市县领导说,种有机蔬菜要用科学来指导。于是,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的农家人怯生生地聚到一起,面对农业教授、农业科学专家,他们慢慢明白,原来教授讲种菜也没有他们之前想象得那样神秘。农民说这些专家讲得很实诚,专家与农民在田间地头融为一体。省里来的专家说,他们想把此地作为试验基地。

阳春三月,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的杏花开得正旺,北面的山坡像被红霞染红了一般,多么迷人的乡村美景啊!(www.chuimin.cn)

从游客服务中心下车,南面山沟里便是千亩有机蔬菜。单是那种场面,那种气势,都会令你震撼的。

哦,千亩塑料大棚、千亩杏林、百亩桃花源,大沟深处杏花村的四季不再单调。

春天,唱着采薇采菽去田野采摘紫花苜蓿、苦苦菜、蒲公英、车前子、咸菠菠等野生菜蔬。再去认领一棵桃树、杏树,与春天结个缘,去农家乐喝上一碗当地人用桃花、杏花加小米熬成的美容养颜粥。

厍弆高原夏菜大棚(二)

夏天,是桃子杏子成熟的季节,又是大棚有机蔬菜丰收的季节。

秋天,满山遍野的杏树变成红彤彤一片,大沟深处变得灿烂而又明媚,香甜弥漫在整个山沟,才摘完果蔬,又想起小杂粮,自己动手用石磨磨成粉,带回去永远磨灭不了的乡情记忆。

冬天,大沟深处寂静得只有村庄和大山,还有袅袅炊烟中传来悠长的狗吠声,进入千亩塑料大棚中,绿色让大沟深处的冬天顿时变得丰富而灵动。

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弄把千亩塑料大棚纳入公益乡村旅游的28个景点中。你可在游览了百年古堡,观赏了旱塬杏花后到有机蔬菜基地采摘田园果蔬,感受接地气的实在。

带着朋友,领着家人,挎着篮子,走在田园小路上,奉献出的是爱心,带回家的是田园的清香与新时代的风情时尚。

到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弄不仅仅是一次惬意的旅行。

(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