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陇右三苏留传的学窑书韵

陇右三苏留传的学窑书韵

【摘要】:因在清朝同治年以后诞生的会宁县著名的“陇右三苏”等人曾经在此求学,而留有深远的人文教育根脉和经久不散的学窑书韵。张老夫子在此学窑中教书育人,深得弟子及百姓尊敬,去世后亲炙弟子苏耀泉、苏源泉等近百名弟子为先生在大路旁边立碑,苏耀泉亲自撰写铭文称“立德立言,俱堪不朽”。正是由于张老夫子的好人品,“闻者延企,薰者善良”,才使得他办的学窑能够走出一代廉吏苏耀泉、大书法家苏源泉等。

大沟深处杏花村,有个古旧的黄土崖窑,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在清朝同治年以后诞生的会宁县著名的“陇右三苏”等人曾经在此求学,而留有深远的人文教育根脉和经久不散的学窑书韵。

从会宁城出发,沿国道247线向北37公里到甘沟驿十字,再沿国道309线一路向东22公里,驱车40分钟便到久藏学窑的张家岘。

张嗣功学窑新貌

大沟镇新坪村新张社张嗣功之学窑

张家岘是老地名,是现在的新坪村新张社。村子不大,四面环山。国道北面堡子山下有一片古墓,就是岁贡生张嗣功(字敏斋)先生墓。墓地背风向阳,向南放眼望去,绵绵群山,云蒸霞蔚。张老先生葬在北面堡子山下,向南望去便能看见旧居的袅袅炊烟,依依杨柳,还有藏在北山坡阳光下的学窑。

老先生旧居是一个古堡,古堡三面临崖,堡门朝北,其五代孙张振绪现居住其中,“陇右三苏”(苏耀泉、苏源泉、苏绍泉)当年求学时就借宿在堡中。沿着堡子东北面弯弯曲曲的小路便到学窑。学窑选址独特,藏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背靠山崖而掘,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是为院子。窑洞和院子仿佛阳光中的向日葵,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一年四季沐浴在阳光之中。学子们在阳光下读书,在书中读阳光。老先生生前对阳光情有独钟,去后阳光静静地洒在曾经无数次往返的学窑的路上,还有前面遥迢的远山。太阳光芒四射,充满柔情地洒在学窑中每个角落……

据进士苏耀泉撰写的“修职郎吏部候铨训导岁贡生张老夫子德教碑铭”记载:“儒术阔迂,为世诟病。及人者疏,抗颜自圣。古称穷士,独善其身。唯我夫子,分以饷人。讲席传经,体用毕致。岂为艺文,明道正谊。身修名立,行表言坊。闻者延企,薰者善良。孝友性成,内行醇备。裕后光前,永锡尔类。经师之望,纯儒之行。不歉于素,乃集厥成。立德立言,俱堪不朽。刻此贞铭,用垂永久。”[1]张老夫子就在这个窑洞中给众弟子讲席传经,体用毕致。

窑洞在北山向阳山崖下临崖挖掘而成,坐北朝南,宽4米,深12.6米,前面为100多米2的平台院子,站在院子向南望去,山势丰满雄浑,大气磅礴,浩然之气迎面而来。学窑从选址就显现了大道至简,甚至有些大道至拙,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

张嗣功之墓碑

历经百年,学窑深处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张老先生人格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学窑背风向阳,阳光直射窑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明媚而温暖的阳光,暖和而舒适,进入学窑院子,顿觉心情宁静,阳光、空气、远山似乎凝固成为唯一的风景

张老夫子在此学窑中教书育人,深得弟子及百姓尊敬,去世后亲炙弟子苏耀泉、苏源泉等近百名弟子为先生在大路旁边立碑,苏耀泉亲自撰写铭文称“立德立言,俱堪不朽”。

会宁县县志办工作的张克靖在2004年的走访笔记中,从青江驿已故老文人周耀祖遗留的文本中,录来一幅进士苏源泉为其恩师张嗣功作的挽联“无欲心自安,数卷诗书贻孙子;有恒德不二,三更月夜课诸生”。

会宁一中和弘艺国学堂学生学窑现场教学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清曾国藩说:“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好人品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个生前执着得近乎迂腐的老夫子,去后周边村子里崇拜他人品的人,全部用戴孝这种原始、崇高的方式表示对他的尊敬和仰慕。《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的立德便指拥有好人品。正是由于张老夫子的好人品,“闻者延企,薰者善良”,才使得他办的学窑能够走出一代廉吏苏耀泉、大书法家苏源泉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立于张老夫子墓南50米路旁边的德教碑上共列举甘肃、宁夏两省的会宁、静宁、隆德、海原四县受业门人,排成左右两个方阵,气势恢宏,残存可见的每个方阵5列,每列8人,共40人,两个方阵共80人。

80个德才兼备的学子整齐而有序地排列在老师身旁,仿佛既向老先生报告自己的理想,又向过路人们宣示老夫子无上人品。

历经岁月磨砺,风雨摧折,有些人名已残缺不全,但依稀可见进士、生员、监生、举人、童生等赫然排列,阵容齐整,气势恢宏。

站在学窑院子中,琅琅书声犹如天籁之音,穿越时空,阵阵传来!

(李进军)

附录:

1.乡饮酒礼

国朝如明制,府州县每岁正月十五、十月初一于明伦堂行礼。以正官为主,位东南。以致仕官为大宾,位西北。择年高有德之人为僎宾,位东北。以次长为介宾,位西南。以宾之次者为三宾,位于宾、主、介、僎之后。以教官为司正,以老成生员赞礼。前一日陈设座次,司正率执事习礼。次日黎明,牵牲具馔,主人率僚属、司正先至,遣人速客。客至,出迎于庠门外,三让三揖,升堂拜讫,就位。司正至堂中北面立,宾主皆立,皆揖。执事首酌酒于觯,以授司正,司正举酒曰:“恭惟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戚,外和乡里。毋或废坠,以忝所生。”读毕,司正饮酒,毕,以觯授执事。司正、宾、僎以下皆报揖。司正复位,宾、僎以下皆坐。执事举律令案于堂中,宾主皆拱立。读者立案北面,读曰:“大诰:乡饮酒,礼序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坐席间,年高有德者居于上,年高淳笃者并之,以次序齿而列。其有曾违条犯法之人,不许干于善良之席。主者若不分别,致使贵贱混淆,或察知,或发觉,罪以违制。奸顽紊乱正席者,全家移出化外!”读毕,复位。执事举馔案至客前,主人献宾,荐脯醢,设折俎。宾酬主人如之。献介、僎,介、僎酬,皆如之。讫,工入,升歌,鼓《琴瑟》《鹿鸣》,饮酒共汤。工歌《四牡》,饮酒共汤。工歌《皇皇者华》,饮酒共汤。笙入,笙奏《南陔》,又奏《白华》《华黍》诗,歌《鱼丽》。笙奏《由庚》,歌《南有嘉鱼》。奏《崇丘》,歌《南山有台》。奏《由仪》,于是合乐。又奏《关雎》《鹊巢》,又奏《葛覃》《采繁》,又奏《卷耳》《采蘋》。饮讫,乃撤馔。宾主两拜讫。又宾僎介众宾拜讫。送宾。三揖。出庠门而退。

——据《会宁旧志集注》第62页记载

附录:

2.明清两代的贡生和监生及其任职情况

贡生和监生是明清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又名国学,亦称太学。

据《清史稿》中记载,国子监“肄业生徒,有贡、有监。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荫监有二:曰恩荫、难荫。通谓之国子监生”。在国子监生中,最被人们看重的是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合称“五贡”。

清代官员的铨选,除进士、举人外,贡生和监生也有资格进入仕途。贡生和监生,虽然要在乡试录取之后才能成为举人,这一点和生员(即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一样,但是,他们却可通过其他考选途径进入官场任职,其身份已和府、州、县学的廪生、增生、附生不同,而和举人一样,可以戴金雀顶冠,穿青绸蓝边的公服和披领了。由“五贡”出身而任官职的人和举人、进士一样,称之为正途,和杂流出身者不同。

会宁明清两代有记载的知县总共154人(县志有漏记)。明代45人,其中进士1人,举人20人,贡生11人,监生6人,官生1人,出身(学历)不明者6人;清代109人,其中进士13人,举人34人,贡生13人,监生24人,吏员6人,笔贴式1人,翰林院供事1人,生员2人,出身(学历)不明者15人。

据1994版《会宁县志》统计,明清两代,会宁县考中文武进士20名(其中文进士17名,武进士3名),文武举人115名(其中文举人52名,武举人63名),贡生396名(其中出任知府、知州、知县者13人)。

(张克靖 搜集整理)

附录:

3.修职郎吏部侯铨导岁贡生张老夫子德教碑文

先生讳嗣功,号敏斋,会宁县张氏……族也,曾祖维谨,祖……受书,从族兄少朴公读。甚贫,岁晚家居,常避匿无人之……数十年如一日。弱岁列邑庠,壮岁食饩,后循资充岁贡,益博……前茅,系时望者,询之多及门士,远近识与不识咸目为一时人……闻一善,称之不容口(即称道不已)。……迨少朴公日衰老,事之如父,衣食必与共之,不忘……受。呜呼!此可以知先生矣。夫士而无居德善俗之力,足以有……引望,而又不弋利,不骛名,其古之人欤?古之人也。生子二,长献……孙可久,头角峥嵘,望而知为英畏(英俊可畏,即杰出的人才),弱龄入泮(即中了秀才),积学方新,后之绵……年是月初八葬于阳湾堡子山下祖茔。余于先生,亲炙(谓亲受教育熏陶)久……曰:

儒术阔迂,为世诟病。及人者疏,抗颜自圣。

古称穷士,独善其身。唯我夫子,分以饷人。

讲席传经,体用毕致。岂为艺文,明道正谊。

身修名立,行表言坊。闻者延企,薰者善良。

孝友性成,内行醇备。裕后光前,永锡尔类。

经师之望,纯儒之行。不歉于素,乃集厥成。(www.chuimin.cn)

立德立言,俱堪不朽。刻此贞铭,用垂永久。

……进士出身签分浙江著以即……

……授文林郎……

……邑庠生博士弟子员廪膳……

(张克靖 搜集整理)

附录4:

(伏麒鹏 张克靖 整理)

附录:

5.进士苏耀泉、苏源泉简介

苏耀泉,字朗亭。性至孝,父兆凤患头痈,数以口吮创令痊,无难色。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九岁能属文,语辄惊众。十二入邑庠。光绪甲午科与弟源泉同领乡荐,戊戌成进士。官浙江即用知县,积功晋直牧,历充衢州、石桐榷务,力祛繁苛,商旅德之。初权新昌篆,县故多枭匪,民患久矣。公甫下车,即捕治渠魁,豪强敛迹。严驭胥役,不稍纵。勤听断,求民隐,尝微行乡区,侦访一切,或闻民间冤抑,罔不伸理。在任止期月,风清弊绝,民乐岂弟。去之日,瓣香跪送者道相望也,并为立去思碑。大府嘉其能,立除乌程令,乌程繁剧为两浙最,夙号难治,兼值新政厉行之际,百端待举。公莅任后,力图治理,事必躬亲,因劳致疾,卒于任。年末四旬,莫竟厥施,惜哉!

苏源泉,字本如,东乡苏家堡人。幼聪慧善悟,就傅于张敏斋明经之门。敏斋深器许之,尝谓其父瑞周翁曰:“此子岐嶷颖异,必能光尔门庭,其善视毋忽!”瑞周翁闻之,因力田供读,虽劳筋苦骨不辞,里党讪笑不顾。公亦自知奋勉。甫及冠,即与兄耀泉同登光绪甲午科贤书。榜出,人惊羡之,荣誉震一时,由是有“大小苏”之称。甲辰科成进士,官礼部主事。民国初,荐任北京审计院协审官,继调内务部佥事,积资以简任职存记。卒年五十八。性戆直耿介,不乐趋附,不苟随流俗,且易面责人非,以故所入不合。薄宦廿余年,蹭蹬侘傺,仅以郎曹终。公毕生敦品励行,以俭素自持,略无仕宦习。殁时清风两袖,除书籍法帖外,无他长物。喜读书,庋藏亦富,于四部要典靡不涉览,而唯致力于经世有用之学。每日退食之余,专究廿四史,有见则形之于笔,眉评笺释,铅黄满幅。尤喜作书,当务举业时,先仿赵、欧,次仿褚,通籍后专拟北魏体,于《郑文公碑》尤三折其肱,继及汉隶,终及小篆、大篆、石鼓文等。平生临池常课,每日必作大楷书数十字,数十年无少间。凡挥毫,无论真楷行草,悉本书法,一笔不苟。故其书法古味盎然,笔力之厚劲,神气之凝贯,久已名震都下。于伊古以来石刻、碑版、摩崖等真迹收藏殆尽。所著有《时敬斋诗稿》。又日记多册,待刊。

见民国二十八年(1939)编纂的《会宁县志续编》

附录:

6.苏母胡太夫人略传

夫人姓胡氏,名□□,原籍山东人,清光绪年曾任浙江知府胡大崇之妹。盖其时清赐进士出身苏公朗亭(耀泉)即用浙江新昌县知县,絜眷赴任,水陆兼行。未几,原配夫人张氏因病卒于半途,公独携二女赴任,伶仃孤苦,惨莫可言。当其时浙江知府胡公嘉其才智,遂以妹妻之。侍奉箕帚,内助家政。无何,公旋荣署乌程县知县,时尝微服出访民间疾苦,不久以积功升至同知直隶州。讵遗老不憗,卒于乌程县任内,夫人哭之恸,时宣统二年(1910)也。夫人此时年方二十二岁,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立志守节,贞全妇道,故能弃荣,依命搬柩,五弟劝携二女护柩西上,中途绕道至北京,依七叔处居住数年。后本如公以安葬祖母故,偕夫人及二女返里抵家。慈言接物,善气迎人,恪守乡规,柔嘉维则。更识文字,略解药性,医治微疾,辄见奇效。潃瀡以奉翁姑。待妯娌以和睦,勉侄子以耕读,教子女以工黹。侄辈读书有不给者,夫人必竭簪珥以济之,无所吝啬。民国十三年,夫人嗣男荫棠时任甘肃省公安局总务科科长,其妻王氏患疡病殁,遗女二岁,名唤佩兰,育养至于成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其侄孙炳冏妻李氏病故,亦遗二女嘉庆、玉庆,夫人慨然任抚育之责。民国三十五年(1946),前任宁夏省金积县长荫棠翁嗣男炳宣妻刘氏亦病亡,留二子一女,幼子培乾时方周岁有半,提携抚育之巨艰,亦夫人身任不辞。基上所述,夫人之弹尽心力,备钟郝之仪,守共姜之愫,失节抚孤,以终素志,可谓俯仰无愧而鉴诸天地矣!公元一九八六年春正月,其嗣裔曾孙培琦、培乾等永言孝思,故略述其荦荦大者,以终其孝思维则之义也。

是为传。

前甘肃省乡村师范毕业生婟愚侄刘秉明 敬撰

前甘肃省会宁县县参议侄苏荫樾八十岁 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嗣裔曾孙培琦、培乾 谨誌

守贞抚孤昭丹心懿苑淑标垂芳名

刘秉明 撰

苏荫樾 书

(张克靖 搜集整理)

附录:

7.平头川镇平头村平头社张氏家谱序

家之有谱何?谱氏族也。其谱氏族何?将以察本支之异,明昭穆之序也。人之有生,由己身上而推之祖父,由祖父上而推之高曾,由高曾上而推之千百世,时代虽有远近之别,脉络实无源流之殊,一气流通瓜绵椒衍,以贯注于无穷也。使本支无考,昭穆莫辨,举先人之伦次、行略不能昭著于后昆,而顾令其湮没于腐草荧光之下,荒烟枯树之余,苟有人心,能不抚膺而悲悼,挥泪而情伤也耶?然则家谱之作,其容已乎!

张氏自清河得姓,名臣理学史不绝书,何敢妄攀?姑溯其初,世居邑东乡之懒家湾,耕读传家,养生送死,各居疆域。自道光年间,先父经营生意,利于近市,徙居隆邑蒙家集,后至余身,家颇盈裕,捐入国学,三子效南亦得入隆泮。虽曰天眷,抑亦世德所积也。但战乱之后,故里无人,亲族凋残之馀,坟墓谁守?于是重治田园,复归旧里。爰修谱本,录其世系,奈代远年湮者,无可考稽;耳闻目见者,幸有可述。虽未能穷源竟委使本支昭穆灿著于当时,而兹谱既立,后世相继而序之,从此氏族有据,子子孙孙,后之视今,庶不至今之视昔也欤!

是为序。

会宁县贡生张嗣功敏斋氏 撰

光绪拾叁年(1887)正月二十八日孙监生景春 谨立

隆德县廪生梁献祥 敬书

(张克靖 搜集整理)

附录:

8.苏源泉挽恩师张嗣功作的一副挽联

无欲心自安,数卷诗书贻孙子;

有恒德不二,三更月夜课诸生。

(张克靖 搜集整理)

【注释】

[1]摘自《会宁旧志集注》第4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