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戏曲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杂剧与南戏。宋杂剧是宋代源自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歌舞杂戏。在宋杂剧中,主要的角色行当有“末泥”“副末”“副净”“装旦”“引戏”“装孤”等。宋代杂剧的出现无论是对宫廷表演还是对市民音乐,无疑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种表演形式很快风靡,在宋代成为市民音乐艺术的代表。......
2023-11-19
中华民族是个擅歌的民族,歌曲艺术古来有之。无论是上古时期的古老歌谣,是“思无邪”的“诗三百”,还是之后出现的诸多民间时调、文人吟哦,文明的起源、王朝的兴替、历史的更迭都随着音声在歌曲中流淌延绵。而进入到宋元时期,源远流长的歌曲艺术又一次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随着市民文艺的兴起以及市民娱乐场所的兴建,在勾栏瓦肆、里巷村落中,随处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歌曲,其中发展最为成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曲子、唱赚、散曲等音乐体裁。
宋元时期是词体歌曲高度发展的时代,曲子可以说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所谓的“曲子”有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既可以指一种兴起于隋唐、成熟于宋的词体歌曲形式,又可以单指在这种歌曲中用于填词的曲调部分。隋唐时期,由于曲子的歌词即“曲子词”部分主要以整齐句为主,因而音乐节奏相对较为平稳中正。唐末到两宋,长短句式的曲子词开始逐渐发展,句式的改变也带来了音乐语汇的变化,宋代的曲子出现了更多的节奏变化及更为细腻丰富的情感刻画。与此同时,许多文人开始参与曲子的创作,为曲调撰写优美的文辞,这些辞藻瑰丽的曲子一经演唱便风靡全国。曲子不仅在文人骚客之间流传甚广,在普通市民中同样十分普及。据《梦粱录》记载:“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唱小词,专沿街赶趁”,可见当时曲子在各个阶层中都广受欢迎。
曲子的创作一般有两种,一种即宋人新创词曲,这种被称为“自度曲”,通常先创作词、后依词度曲,当时许多文人都参与“度曲”,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便是其中一位。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因而世人称他姜白石。姜夔是个音乐上的全才,他会吹箫抚琴,精通音律,又工于诗词,擅长创制新曲,对宋代曲子的创作有着极大的贡献。在其编撰的词曲集《白石道人歌曲集》中,收录有十七首新创自度曲与古曲等词,并在旁附上宋俗子谱;十首祀神曲《越九歌》词,并在旁附上律吕字谱;一首琴歌《古怨》词,并在旁附上减字谱,此作也系现存最早用减字谱记录的琴乐作品。这些词谱对照的珍贵资料为研究宋代曲子、探索宋代音乐旋律创作规律、还原宋代音乐审美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他还作有《圣宋铙歌鼓吹曲》歌词诗四首,并曾向朝廷进献《大乐议》与《琴瑟考古图》各一卷。
另一种创作的方法被称为“旧乐填词”,就是拿现有的曲牌填入新词进行创作。通常,这些曲牌来自隋唐以来的曲子、民歌、大曲以及法曲的片段。为了在依曲填词时能够有艺术形式上的变化以满足对不同情绪或情境的刻画,在填词时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分别是“减字”“偷声”“摊破”以及“犯调”。其中,所谓的“减字”即减少原词字数;“偷声”即增加原词字数;“摊破”即增加原曲乐句;“犯调”有两个含义,一是将不同曲牌的乐句连接起来构成新的曲牌,二是改变乐曲的调高调式。从效果上来看,“减字”与“偷声”的意义相似,皆是通过音乐节奏上或加繁、或简化的手法来推出新调,而“摊破”与“犯调”则是通过对旋律进行改编从而推陈出新。除此之外,为避免单调,在“曲有定句、句有定字”的基础上还形成了“重头”“换头”“筋斗”“双拽头”“三拽头”“转调”等艺术处理的方式,使得宋代曲词多彩纷呈。(www.chuimin.cn)
曲子通常有“令”“慢”“引”“序”“近”“歌头”等不同的形式,亦有其他的分类名称如“小唱”“叫声”“嘌唱”等。两宋时期,民间常有艺人在勾栏瓦子里唱曲表演,或许因为唱曲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通常只需要鼓(譬如嘌唱表演),甚至只需要一副拍板(譬如小曲表演)便能开嗓,当时除了勾栏艺人,许多“路岐人”也选择以唱曲的形式在茶馆酒楼中营生糊口,这些艺人又被称为“绰酒座儿”或“擦坐”。在后世许多小说、笔记中,常能看到这些艺人的身影。譬如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王婆与西门庆谈论的张惜惜便是靠唱曲营生的路岐人:“那婆子笑道:‘官人,你养的外宅在东街上,如何不请老身去吃茶?西门庆道:‘便是那唱慢曲儿的张惜惜,我见他是路岐人,不喜欢。’”[18]这里的张惜惜便是专唱慢曲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在宋代曲子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歌曲形式,即元散曲。散曲的创作方法与宋代曲子类似,也分成“新创词曲”与“旧乐填词”两种途径。在创作的过程中,其音乐素材来源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所带来的音乐以及宋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曲调。散曲的曲体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小令”“带过曲”与“散套”。所谓“小令”即只用单个曲牌的曲子;“带过曲”即前无引子、后无尾声,由两三个同宫曲牌连缀而成;“散套”即散曲中前有曲牌作引、后有尾声,中间包含若干个同宫曲牌连缀而成的套曲,又称“套数”。元散曲自出现后便很快流行起来,与杂剧并称“元曲”,对后世明清小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在宋代的歌唱艺术中,唱赚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歌曲形式。在表演时,歌者通常自己击鼓,另有一人拍板、一人吹笛伴奏,并在表演时通过“缠令”与“缠达”两种不同的曲式结构将不同的曲牌组合起来,形成套曲进行演唱。所谓的“缠令”是一种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包含若干不同曲牌的结构;“缠达”则有所不同,是一种前有引子、后由同宫的两个不同曲牌不断反复交替的结构。这两种曲式在具体的演唱中还可以根据内容、篇幅混合使用,构成更为多变的音乐形式。
有关遇见中国音乐艺术·古代篇的文章
宋代的戏曲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杂剧与南戏。宋杂剧是宋代源自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歌舞杂戏。在宋杂剧中,主要的角色行当有“末泥”“副末”“副净”“装旦”“引戏”“装孤”等。宋代杂剧的出现无论是对宫廷表演还是对市民音乐,无疑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种表演形式很快风靡,在宋代成为市民音乐艺术的代表。......
2023-11-19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音乐的时间上限可以追溯到迄今发现的九千年前的贾湖骨笛,下限至清王朝灭亡的1911年,音乐文化的空间遍及亚洲东方古代中国广阔的疆域。唐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它集中代表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将中国的宫廷音乐推向了顶峰。社会矛盾的激烈,还促进了戏曲艺术及其音乐的发展成熟,杂剧和南戏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2023-08-30
并且,为了顺应纷繁复杂的各种礼仪场景,人们制定了不同内容、格度的用乐,在那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乐器,也因此有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法。伴随乐器种类与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地对其归类,乐器分类法便应运而生。因而,“八音分类法”不仅仅是乐器的归纳方式,更是古人借由造物、器乐与世界相处的重要方式。......
2023-11-19
考级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本考级要求考生在古琴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古琴音乐发展史、重要琴人琴论及琴著;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历史概况。......
2023-11-15
两汉时期涉及音乐思想的代表文献有刘安的《淮安子》、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以及刘德与毛苌等人撰写的《乐记》。图3—18董仲舒像,选自明《历代古人像赞》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新儒学乐论思想的出现再一次将礼乐放置在了治国安民的重要位置。董仲舒是汉景帝时的博士,他博学多才,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思想。关于《乐记》的成书,大部分研究认为其系汉武帝时期河间献王刘德及“小毛公”毛苌所作。......
2023-11-19
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楚辞最初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在音乐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乱”、“少歌”、“倡”等样式和组成部分,这些在先秦时期尚属于新的艺术手法。“倡”也是楚辞音乐曲式结构中的过渡性段落,它一般出现在前部分结束之后向下一部分过渡的时候,其作用在于更好地引入下一部分。但由于年代久远、朝代更迭等诸多原因,楚辞的曲调和配乐已经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保存下来的楚地音乐的歌词。......
2023-08-20
北宋时期,瓦肆便在汴京出现,之所以叫“瓦子”,是取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最初的瓦子是一种“易聚易散”的临时性的娱乐游艺集散场所。图5—7清陈枚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勾栏瓦舍瓦肆一出现,便在市民阶层中广受欢迎,据统计,最初汴京的瓦肆共有九处,到了南宋时期数量便成倍增加,成为集商业贸易、餐饮茶馆、表演娱乐于一体的市民活动中心。......
2023-11-19
京剧打击乐不断发展,在京剧中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殊的支柱。其中,打击乐的成功运用使杨子荣成功穿过森林之海,穿越雪地,到达虎山。与近年来京剧的录音谭鑫培的《战太平》和杨小楼的《长坂坡》相比,打击乐的音色实际上是非常发达和完善的。利用乐器高度和音调的变化来结合不同场景的舞台内容和气氛,是表现京剧打击乐器的方式之一。在京剧的打击乐中,锣的声音特别响亮突出,而音高的变化也最为明显。......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