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因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而得名。最初,昆山腔只是一种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地方小戏,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就已经有其雏形出现。但在那时,昆山腔已经展现了有别于其他诸腔的一些性格特征。昆山腔真正登上历史舞台被世人广为传唱,则是受益于曲圣魏良辅的大力改革。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初衷,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无疑是全面而细致的。新昆山腔上演的第一个剧本是剧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
2023-11-19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
“周公曰:‘尊尊亲亲。’”[1]
孔子时常梦见周公,到了晚年有很长时间没有梦到周公,便难过地说:“甚矣吾哀也!久矣不复梦见周公。”[2]孔子尊礼尚乐,而周公便是制礼作乐的那个人。(www.chuimin.cn)
周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周公制礼作乐,建构了一个人与人、人与神和谐共处的有机体。“尊尊”对应的是“礼”,是道德规范,是社会秩序,有了“礼”才能有上下之别,才能真正做到“尊尊”;“亲亲”对应的是“乐”,是和谐精神,是以德治国,有了“乐”才能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才能真正做到“亲亲”。在周公倾力打造的这一自给自足的社会机制下,音乐进入“礼乐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3],礼与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随着西周末年周王朝的式微,原来的礼乐制度也不断地受到冲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风起云涌,社会逐渐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在这一时期,随着封建社会新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确立,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一切也带动了音乐艺术的多方面发展。在音乐理论方面,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对原先的“礼”与“乐”的关系做了更深入的诠释与解读,并围绕音乐的本与末、有与无以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做了富有哲理的阐释。与此同时,随着器乐制造技术的提升,新兴乐器的不断涌现,音乐的审美与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提升,涌现出一批卓越的音乐表演艺术家,确立了以“三分损益法”求得十二律的乐律理论……音乐艺术迎来了古代音乐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有关遇见中国音乐艺术·古代篇的文章
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因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而得名。最初,昆山腔只是一种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地方小戏,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就已经有其雏形出现。但在那时,昆山腔已经展现了有别于其他诸腔的一些性格特征。昆山腔真正登上历史舞台被世人广为传唱,则是受益于曲圣魏良辅的大力改革。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初衷,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无疑是全面而细致的。新昆山腔上演的第一个剧本是剧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
2023-11-19
华夏文明的创世神话既崇高神秘,又充满了人情味。在完成了叩拜句芒的一系列仪式后,音乐仍然在继续。神话与音乐的联系不仅仅停留在神明们各自的祭祀乐舞中,上古神话中的音乐往往具有象征性,有着超乎自然的神奇力量,许多时候神迹便借由音声得以实现。事实上,在早期的音乐实践、音乐事项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音声与乐声。......
2023-11-19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不仅有一套成熟的乐论思想和明确的审美准则,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在其一生中,无论是困顿还是喜乐,皆有音乐时时相伴。因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乐论可以用“礼乐思想”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的乐论思想中,“善”与“美”是不同的审美范畴,它们既有明显的差异,又能在特定的作品中达到和谐......
2023-11-19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是闻名遐迩的大琴家。雍门周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琴家,姓周,因居于齐国的雍门故而以“雍门”为号,时人称他为雍门周或雍门子周。这一时期,除了涌现出许多卓越的琴家外,在其他器乐领域中亦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演奏家。譬如当时有一位叫瓠巴的鼓瑟名家,他的演奏水平与伯牙齐名。......
2023-11-19
但在盛唐的器乐中,琵琶、羯鼓等占尽风头,奚琴在当时并未受到格外的重视。到了宋代,奚琴被称作“嵇琴”,广泛流行于宫廷与民间。其表演形式不仅有独奏、小型器乐合奏,亦参与组成了宫廷教坊乐队的演奏声部,确立了拉弦乐器在乐队合奏中的地位。[15]《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北京:中华书局,1957,第14页。......
2023-11-19
琴书类说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随着其发展,在琴书类体系中渐渐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有些曲种逐渐从自娱走向娱人,譬如山东琴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山东琴书原称“小曲子”,发源于豫东及皖北一带,早先是文人们弹筝抚琴、分角坐唱的自娱项目,又称“琴筝清曲”,后来逐渐流传到农民群体中,形成了一种以四句体民间小曲“凤阳歌”为基本曲调的专门曲种。......
2023-11-19
另一些则不仅有歌舞表演,更是通过歌舞表达出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一类便被称为“歌舞戏”。但真正开始以综合呈现的方式演“戏”,则是在隋唐时期的歌舞杂戏中。通常,表演中是否具有分工明确且职能不同的角色分配是界定“戏”的一大标准,在这一出歌舞戏中一共有两个性格鲜明、极具戏剧冲突的角色。除了《踏摇娘》与《代面》外,《钵头》也是唐代歌舞戏中十分流行的一出。......
2023-11-19
在众多弹词流派中,苏州弹词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支。苏州弹词发源于苏州地区,一直是江南一带极有影响力的曲种之一。清代的苏州工商业发达、市民经济富庶,为市民娱乐的需求打开了极大的市场,许多曲艺艺人纷纷前往苏州定居,因而在当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弹词艺术家。......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