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述-山海经

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述-山海经

【摘要】:地之所载, 六合①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 陬者①。译文海外从西南角到东南角的国家地区、山川、河流、物产记述如下。译文结匈国在海外南经记载地区的西南部,这里的人都长着鸡胸一样都向前凸出的胸部。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

地之所载, 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注 释

①六合:古代将东、西、南、北、上、下称为六合。

译 文

大地所承载的,包括天地四方之间的万物,在四海以内,有日月普照,有星辰在天空运行,有春夏秋冬记录时节,还有木星记录年度变化。一切都是由神灵造化生成的物体,均有各不相同的形状,有的夭折,有的长寿,只有圣明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 陬者

注 释

①陬(zōu):角、角落。

译 文

海外从西南角到东南角的国家地区、山川、河流、物产记述如下。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 结匈

注 释

①结匈:可能指现在所说的鸡胸,胸部的骨肉向前凸出。匈,同“胸”。

译 文

结匈国在海外南经记载地区的西南部,这里的人都长着鸡胸一样都向前凸出的胸部。

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注 释

①一曰:“一曰”及其后面的文字并非山海经经文,而是后人的注解。

译 文

南山在它的东南面。从南山这个地方出来的人,把虫称为蛇,把蛇称为鱼。也有说法认为南山在结匈国的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译 文

比翼鸟栖息在它的东边,这种鸟是长着青、红相间的羽毛,只有两只鸟的翅膀合并在一起才能飞翔。也有说法认为比翼鸟栖息的地方在南山的东边。

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 颊

注 释

①颊:脸的两侧,脸颊。

译 文

羽民国在它的东南面,那里的人脑袋很长,身上长满羽毛。另一种说法认为羽民国在比翼鸟的东南面,那里的人脸颊很长。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 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

注 释

①司夜:视察管理夜晚。司:守候。

译 文

有一位名叫二八的神人,他的手臂连在一起,在旷野之中为天帝守夜。这位神人在羽民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长着狭小的脸颊和红色的肩膀。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译 文

毕方鸟在它的东面,在青水的西面,毕方鸟长着一只脚。另一种说法认为毕方鸟在二八神人的东面。

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朱国。

注 释

(huān)头:帝尧的长子丹朱一系,被放逐南方。

译 文

头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两只翅膀、鸟一样的嘴,正在捕鱼。另一种说法认为头国在毕方鸟的东面。也有人认为头国就是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朱东。

译 文

厌火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着野兽的身子,并且全身黑色,火从他们的嘴中吐出来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厌火国在朱国的东面。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 为树若彗

注 释

①为树若彗:指树的形状像一把扫帚。彗:即彗星,也称扫帚星。

译 文

三株树在厌火国的北面,生长在赤水边,树的外形像柏树,叶子都是珍珠。另一种说法认为株树外形像彗星的样子。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注 释

①为人相随:人们排队跟随。

译 文

三苗国在赤水的东面,那里的人是一个一个排队相随而行。另一种说法认为三苗国就是三毛国。

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注 释

①臷国(zhì ):古国名。

译 文(www.chuimin.cn)

臷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的皮肤时黄色的,能操持弓箭射死蛇。另一种说法认为臷国在三毛国的东面。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 窍。一曰在臷国东。

注 释

①窍:洞、孔。

译 文

贯胸国在它的东边,那里的人胸脯上有一个洞。另一种说法认为贯胸国在臷国的东面。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一曰在 穿匈东

注 释

①交胫国:传说中的国名。胫:人的小腿。

②穿匈:即贯匈国。穿、贯二字的音义相同。匈,同“胸”。

译 文

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小腿相互交叉。另一种说法认为交胫国在穿胸国的东面。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译 文

不死民在它的东面,那里人的皮肤是黑色的,都很长寿,不会死。另一种说法认为不死民在穿胸国的东面。

反舌国在其东。其为人反舌。一曰支舌国,在不死民东。

注 释

①反舌:舌头倒着长,舌尖朝内,舌根向外。

译 文

反舌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舌头是反着长的,舌尖朝喉咙,舌根向外。另一种说法也称其为支舌国,位于不死民的东面。

昆仑虚在其东, 虚四方。一曰在反舌东,为虚四方。

注 释

①虚:山下底部地基。

译 文

昆仑山在它的东面,山的基座是四方形的。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在反舌国的东面,山的基座为四方形。

羿与 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注 释

①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的牙齿像凿,长五六尺。

译 文

羿与凿齿在寿华的原野上交战,羿射死了凿齿。交战之地在昆仑山的东面。交战中羿手持弓箭,凿齿手持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是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一曰在凿齿东。

译 文

三首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长着一个身体、三个脑袋。另一种说法认为三首国在凿齿所在之地的东边。

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 冠带。一曰 焦侥国在三首东

注 释

①冠带:戴上冠帽,系上衣带。

②焦侥国:同周饶国,“焦侥”“周饶”都是“侏儒”之声转,意为短小的人。焦侥国即小人国

译 文

周饶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身材矮小,人人戴帽束带,文明讲究。另一种说法也称之为焦侥国,位于三首国的东面。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译 文

长臂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在水中捕鱼,两只手各抓着一条鱼。另一种说法认为长臂国在焦侥国的东面,那里的人在大海中捕鱼。

狄山,帝尧葬于阳, 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 离朱、 视肉。 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视肉、虖交

注 释

①帝喾(kù):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②离朱: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可能是三足乌。视肉: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形状像牛肝,长着两只眼睛,从它身上割去一块肉,很快又会长出来。

③吁咽:可能指传说中五帝之一的虞舜。文王:即周文王

久:猫头鹰的一种。

译 文

狄山,帝尧死后葬在狄山的南面,帝喾死后葬在狄山的北面。这里生活着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三足乌、视肉野兽。吁咽和文王也埋葬在这里。另一种说法也称为汤山。也有说法认为这里生活着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离朱鸟、久、视肉、虖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译 文

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范林。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译 文

南方的火神祝融,长着野兽一样的身体、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