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科学的发展都以一条假设为基础:宇宙在以一种可以为人类所理解的方式运转.在纷繁多彩、令人诱惑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某种简洁的规律,人类思维能与这种规律协调相符,多亏有了数学,人类正是通过数学来研究探索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在许多同学们的眼里,阿基米德、牛顿是以物理学家的形象出现的,殊不知他们还是最杰出的数学家.今天我向大家再重点介绍一个人物,他也是一位物理学家,但他同时也应该......
2023-11-19
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伯索斯(Hippasus)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不能用数(整数或整数比)来表示,如图2-2(1),线段AB不能用数(有理数)来表示.
图2-2(1)
因为,若可用一个最简分数来表示,不妨设:
(m,n是整数,且不可约),两边平方得m2=2n2……(1),这样m2必为偶数,从而m为偶数,设m=2k(k为整数),代回(1)式,得4k2=2n2,即n2=2k2,这样n2又必为偶数,所以n也为偶数,m,n皆为偶数与假设m,n不可约矛盾.
所以,不能有分数的形式,也就是说线段AB的长度是不能用“数”来表示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建立数轴,他们凭经验与直觉,认为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达到了算术与几何的和谐统一,“”的出现使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有理数能与数轴上这样的一点P对应(如图2-2(2)所示,OP为正方形的对角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像P这样的点还有很多很多,数轴上到处有“缝隙”.
图2-2(2)
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面临崩溃的局面,使该学派陷入一片惶恐,于是他们极力封锁这个发现的流传,他们把这种“不可公度”的数叫Alogon(“阿洛贡”,即“不可说”之意),希伯索斯被迫流亡他乡,不幸的是,在一条海航线上他还是遇到了毕氏门徒,希伯索斯被装进麻袋并被残忍地扔进了大海.
“不可说”的量的出现,动摇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的世界观,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确定正方形的对角线,揭示出数学上一种新实体的存在:这种实体在有理数域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们感到有理算术的不够用了.
代数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同样体现出有理算术的局限,因为有理数系连最简单的二次方程都不能完全胜任.数域的扩充不可避免.
后来的人们把毕达哥拉斯的“有比数”叫有理数,把毕达哥拉斯的“不可说”叫无理数.公元前370年,柏拉图的学生欧多克萨斯(Eudoxus)用公理化方法创立了新的比例理论,在几何上给出了无理数的解释,总算把无理数引入数学大家庭,从而使数的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希腊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然几何量“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完全由整数或其比来表示,但另一方面所有的数都可以用几何量表示出来,因此,希腊人认为几何比算术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这使在其后的数学发展中,几何对算术的优势支配了希腊数学近千年.同时在理论上,希腊人也明白了,直觉和经验都不是绝对可靠的,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因而,希腊人更加重视逻辑和演绎推理,并在亚里士多德手中完成了古典逻辑学的创立.从此,希腊人开始从“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演绎推理,形成了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公理体系,这是数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虽然无理数由“不可说”变成了“可说”,无理数使数轴上的“空隙”都被填满,同时也使很多代数方程能够求解,但对它究竟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数,却仍然困扰着一些人,直到16世纪,随着小数的发明和应用,人们才逐渐给无理数下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比较明确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无理数的理论直到19世纪才由德国数学家戴德金和康托尔等人最终建立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远在公元3世纪的魏晋年代,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处理开方时,也不可避免地碰到根为无理数,对于这种“开之不尽”的数,刘徽在《九章算术》注释中用“求其微数”来处理,实质上就是用十进小数来无限逼近无理数,这本是一条完善无理数理论的正确道路,但是,中国传统数学关注的是具体数量的计算和应用实际,对数的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与在理论上揭示无理数的本质失之交臂.
从数系的发展过程来看,自然数、分数、无理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但奇怪的是,负数的出现就晚多了,而且人们从使用负数到接受负数的概念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负数的引入通常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比减数小时,负数就出现了,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有理数系对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封闭的,为了使得减法运算在数系内也通行无阻,负数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另一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海平面之上和之下,收入与支出,借贷与负债,等等,在这些事物中,负数的出现也显得非常自然.还有一个是从代数上看,负数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因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较小的数减较大的数的情况(虽然不一定就得到负根),为了使方程能够解下去,数学家暂时也承认了负数.我国的《九章算术》中在对方程两行之间加减消元时,必须引入负数并建立正、负数的运算法则,刘徽的注释也对负数的运算法则做了阐述.公元3世纪,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著作中也用到了负数,但他只给出方程的正根(负根被其称为“假根”而舍去).在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认识到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就是被婆罗摩笈多发现的).但在欧洲,直到16、17世纪,大多数数学家在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方面还不承认负数是数,韦达知道负数的存在,但他完全不要负数,帕斯卡认为0表示什么也没有,从0中减去4是纯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也跟着起哄,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说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的比呢?直到1637年,法国人笛卡儿发明解析几何,创建了坐标系,负数得到实际的解释,欧洲人对负数的意义才有了真正的领悟.(www.chuimin.cn)
至此,实数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告一段落.现在我们知道了,正是因为有了负数,原来的数才被命名为正数;正是因为有了无理数,原来的数才被命名为有理数.数的扩充从时间上来讲,它的顺序是自然数、分数、无理数、0、负数.最后完备的实数体系的结构是
最后,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实数理论,1871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第一次给出了实数的严格定义.实数的一些初等性质如下:
1.运算的封闭性:实数集R对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四则运算具有封闭性,即任意两个实数通过加、减、乘、除运算,结果仍为实数.任何实数都可以开奇次方,结果仍是实数,只有非负实数才能开偶次方,其结果也是实数.
2.有序性:实数集是有序的,即任意两个实数a,b,必定满足下列三个关系之一:a<b,a=b,a>b.
3.传递性:实数的大小具有传递性,即若a>b,b>c,则有a>c.
4.稠密性:实数集R具有稠密性,即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存在无限多个有理数与无理数.
5.唯一性:任一实数都对应直线(数轴)上的唯一点,反之,直线(数轴)上的每一个点也都唯一地表示实数.于是,实数集R与数直线(数轴)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2-2(3).
图2-2(3)
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曾说,上帝创造的整数、分数、无理数和负数都是被发现出来的,每一次发现新的数都是为了解决“不这样就无法回答”的问题,到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数学家认为他们已发现了天地万物中的一切数,所有的数可以被看作落在一条直线(一条无限长的、以零为中心的直线,即数轴)上,整数沿数轴等距离地分布,正数在零的右边延伸到正无穷,负数在零的左边延伸到负无穷,分数占有整数之间的位置,无理数则散布在分数之间,所有数都已在位置上准备好回答任何数学问题,在数轴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来表示新的数了.至此,我们完成了从自然数到实数的一次全程的旅行.
数系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张都标志着数学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不是按照数学教科书的逻辑步骤展开的.公元前,希腊人关于无理数的发现就暴露出有理数系的缺陷,然而实数系的完善却直到2000多年后的19世纪才得以完成,负数早在《九章算术》中就已被我国数学家所认识,然而15世纪的欧洲人仍然不愿意承认负数的意义.它显示了数学发展的进程大多是不合常规的,而这一幕在数学史上最古怪的一个事件中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人们还远没有建立实数的理论基础、尚未完全理解负数、无理数时,他们的智力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怪物”的挑战,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一个神秘而又似乎不可能的数字,
它似流星,瞬间划破夜空,
你还没来得及欣赏它的美丽,
又瞬间逝去.
有关被遗忘的数学课的文章
所有科学的发展都以一条假设为基础:宇宙在以一种可以为人类所理解的方式运转.在纷繁多彩、令人诱惑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某种简洁的规律,人类思维能与这种规律协调相符,多亏有了数学,人类正是通过数学来研究探索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在许多同学们的眼里,阿基米德、牛顿是以物理学家的形象出现的,殊不知他们还是最杰出的数学家.今天我向大家再重点介绍一个人物,他也是一位物理学家,但他同时也应该......
2023-11-19
至少可以肯定“无理数”的原意并非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学生: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如老师上一讲讲的圆周率,π是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但却不能准确地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即所谓的“比非比”,很多不尽方根都是无理数.老师:回答得很好!......
2023-11-19
前几年浙江卫视《一周立波秀》节目作为中国的脱口秀名噪一时,很受欢迎,其中有一期节目谈到学校教育.我们小学数学的很多应用题中的主人公都叫小明,什么抽水问题、相遇问题、盐酸和水倒来倒去的问题,很是头疼,把小明都要弄成神经衰弱了,不知可怜的小明现在怎么样了,等到我们读初中,知道那些问题都可用方程来解,似乎一下子可控制住了,初中老师经常会说“世界上的任何问题都是数学问题,任何数学问题都是方程问题”,以此来......
2023-11-19
哈代在其著名的《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写道:“年轻人应该证明定理,而老年人则应该写书,任何数学家都永远不要忘记:数学,较之别的艺术或科学,更是年轻人的游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数学家的平均当选年龄是最低的.”数学很大程度上是年轻人的科目,它是智力的竞争,只有年轻和才气旺盛才能充分满足它的要求,同昔日的体坛英雄一样,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数学家,在写出一两篇有前途的论文后便湮没于世.拉......
2023-11-19
在上一次的讲座中,我们回顾了积分和微分概念的产生和建立的过程,随着笛卡儿、费马解析几何的创立,我们可以把先辈们苦心得来的一些零星的发现,把形形色色的求积问题,统一归结到在坐标系平面内求曲线f(x)下的面积,从而建立了函数积分的概念;我们用平均速度逼近瞬时速度,用割线逼近切线,抽象出一种用平均变化率逼近瞬时变化率的方法,定义了函数的微分(导数).但光有这些我们还无法真正了解微分和积分的奥秘和它们作为......
2023-11-19
飞碟存在的事实1.事实如何就在不久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们还觉得由自己的口中说出“飞碟”,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情。20年来,他研究了3000多件飞碟事件,大致都查明了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地面监视员报告说,在高空发现了飞碟。对所有的有关飞碟的报告,都应该科学地、细致地进行调查和分析。可是,谎言、猎奇和为揭开飞碟之谜所必须采取的科学态度毫无关系。揭开飞碟之谜,首要的是掌握切实可信的观测资料。......
2024-05-13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数学都是从算术开始的,算术研究的是最基本的数量概念,即整数1,2,3……谈到最普通的数学思想,区分个体数目的思想,那就是计数.“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他一切都是人制造的”,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这句著名论述,揭示了整数内在的必然性以及它们无可否认的自然性,无论数学发展到什么阶段,整数总是根基.数学家称这些无穷无尽的1,2,3……......
2023-11-19
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分类”思想来进行把握和认识,仅仅就解题而言,我们知道“分类讨论”通常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手段,对我们普通的中学生而言,数学是什么?......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