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地探索制定并实施与注重联系社会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四)第三次修订:构建关注“个性”,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课程计划方案2009年9月我校教学环境与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规定学生必须参加限定性学科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个性等自由选择的非限定性学科课程特点的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第四阶段课程计划方案。......
2023-11-19
我们学校在市教委、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领导的指导和顾泠沅教授的引领下,无论是对“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探索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在不断地拓宽、深化、创新,使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特色,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上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总之,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学校现状越来越博得社会的赞扬、家长的信赖、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信任。
但是,毕竟“活动—发展”教育模式是一个前无样板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所以,我们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进行不断小结反思,因此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在思想、实践上形成新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课程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落实需要学校有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十多年来我校以创造性劳动克服种种困难,全面稳定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改革。在市“二期课改”新理念和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积极实施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学校坚持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促进学生科学、人文、艺术、身心等素养的不断提高。我们始终重视常态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学会对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学校以三个领域为突破口,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即学科拓展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学科拓展有自主拓展与限定拓展。而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年级段加以实施。
案例1:学科拓展
在学科拓展方面,如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我们聘请区教研员为课例研究合作小组专家成员,学校教研组其他老师共同参与,请七年级青年教师执教《探索规律——1、2、4……后面是什么数?》作为数学课的拓展。选择这一课例的主要依据是:本课题涉及近年来中考有归纳数字规律内容的题目(有点像数列通项)。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这种练习较少。真正较多出现这类题目,要到初三复习的时候。由于这一课题没有框架,没有最后明确的唯一答案,所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更重要的是,本课题重点体现了“二期课改”及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从数学联系到实际生活。
2.学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3.注重合作学习的精神,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
1.引入
今天我们上一堂数学活动课,研究的内容是“数字的联想”。从一组数字引发使你想象到的东西。如“1,2,3,4,5……”可以使你想象到楼梯、电梯、报数等。
2.寻找规律
(1)假设故事情节(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抽到了1号,2号,4号……接下去体育老师该抽几号?)
同学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说出“1,2,4……”下面的数是几?
1,2,4,5,7,8,……(不能被3整除的自然数)
1,2,4,8,16,……(2的n次方,n为整数)
1,2,4,1,2,4,……(循环)
……
(2)结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规律也不同,所以得到的数字也不同。
3.延伸(左为课后思考题)
从数组联想到实际生活,如:
1,2,4,1,2,4,……像屋顶
1,2,4,2,3,5,3,4,6,……像海浪
1,2,4,1,2,4,像心电图……
案例2:系列主题教育课程化
在主题教育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爱”“诚”“美”“志”四个主题,依次在六、七、八、九这四个年级中进行,大力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校本课程框架体系,提高了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例在《美的足迹》——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主题参考如下:(1)发现美的存在,塑造美的人生;(2)我爱祖国语言美;(3)美丽人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寻找各类艺术家及介绍,了解欣赏其艺术特点);(4)我的宝贝(学生各类收藏交流欣赏会);(5)我眼中的世界(自然旅游、文学欣赏、季节描绘、心灵鸡汤等);(6)发现衣食住行中的美。我们感到这样的主题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对美的感悟力,健全心智。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自然、艺术、人文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艺术直觉力;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小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能彼此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而我们学校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提供展示、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舞台。
在学校改革的整体框架下,我们逐步构建以“军政训练”“志愿服务”“生存体验”和“红色旅游”为系列的分年级的社会实践体系,让学生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来进一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于社会,并立志改造社会。如我校八年级学生在东方绿舟素质教育基地开展“生存训练”的实践活动,通过“十四岁青春节”入营式、龙舟竞渡、勇敢者道路探险、“实验之星”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同时,我们也概括总结学科拓展课程和系列主题教育课程的活动方式:第一,问题发现阶段。通过设置情景,收集分析资料,从中发现问题;第二,确定课题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确定课题,尝试着解决各种问题,运用创造技法进行小创造、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产生方案阶段。小组合作交流互助互动,产生新的设想;第四,实施完善阶段。设计、实验、制作、调整和完善成果。学生在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培育了学生创新的智慧。这样的课程改革,确实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
但是,在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在实施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及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隐隐地感到教育者过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直接获得,事事尽量要通过学生亲身与事物接触,体验到所获“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而相对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或间接经验的学习。我们认为,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强调动手、实践,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整个教育过程”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但并不是每个经验、每个知识点,甚至每个“真理”都要学生亲身实践获得,这在时间、经费上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的想法是千万要不得的。
所以,没有恰当的课程和实施策略,任何美好而周密的学校教育改革计划都将成为空话。因此,课程与实施策略自然地处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
(二)始终注重学生有效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们都清晰地知道,现在社会上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其主要指标往往是该校历年的毕业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是否能获得绝大多数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可以这样说,在相同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学生是否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国家而真正得到相应的有效发展。要做到这点,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往往可能不是取决于使用什么教材(其实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有体会,即使用相同教材也会出现千姿不一的学生),而是往往取决教育者对教材的如何挖掘或相应开发。
那么,如何能真正挖掘教材潜在的精华或内涵,我们既有我区数改实验小组的带头人顾泠沅教授独创的“三实践、两反思”的研究教材的策略,也有教育同行“同课异构”开发教材成功的经验。
我们以青年教师在初一年级执教的一堂名为《研所规律——1、2、4……后面是什么数?》的拓展课为例来说明如何用“三实践、两反思”策略,不断开发,不断挖掘新授教材的内涵,其研究教材过程如下:
确立该课题的主要依据是:
1.本课题涉及近年来中考有归纳数字规律内容的题目(有点像数列通项)。平时数学教学中,这种练习较少。真正较多出现这类题目,要到初三复习的时候。
2.这一课题的提出,因为没有框架,突破数学唯一答案传统,所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思维。(www.chuimin.cn)
3.更重要的是,本课题重点体现了“二期课改”及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这一课例的过程中,我们循着“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的研究思路。
(1)第一次实践
确定课题后,先由执教教师独立思考备课。我们认为这次备课的教案,主要反映该教师强调立足知识点,罗列事实让学生探索规律,具体表现为一一罗列展示。
比如:开头部分的引出,由教师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假设对折十次后有几层?(2,4,8,16……210次方),再切入主题:1,2,4……后面应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并说出为什么要排这些数,依据怎样的规律。
(2)第一次反思
教研组对执教教师的说课,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样的设计还是属于就事论事地让学生来探索规律,将学生所得到的数作原始展示,过于平淡没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力度不强且并未对数学规律有效揭示。
由此,大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例如,创设一个学生颇感兴趣的情景:一排学生,抽出来第一、二、四位学生后,接下来抽哪一位?由于还没有开展具体数学,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对老师来说,也从未上过这样的课,究竟是学生会列出怎样的一系列数,寻找出怎样的规律,大家心中并不是很清楚,抱着实践一下,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来加以讨论修改,据此上了第一节课。
(3)第二次实践
实际教学过程是由排队抽人引出,先抽1,2,4号,接下来会抽第几号?发散思维,什么号都有可能,但要有个抽数规则。学生很感兴趣,不一会,许多学生纷纷提出抽法。例如1,2,4,7,11,16……(+1,+2,+3,+4,+5……)。1,2,4,8,16……(×2)。1,2,4,5,7,8……(两个一组)。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4)第二次反思
听课后,教研组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肯定了这个课题设想,大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1.课上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数,基本上是逐步递升,怎样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体现诸如递减、循环等规律;2.怎样在课堂上体现互相合作的学习精神,学习间要有小组讨论、交流;3.归纳这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可以与社会实践、大自然结合,体现数学学习的作用等。
(5)第三次实践
通过这几次活动——反思,接下来活动——再一次上课,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课上增加了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对所提出的一组数据共同探讨规律,在思维的碰撞中受到多向启发,从中培养与同伴合作学习的精神,这也是当前教育所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堂课上,学生不仅想到了前一些数的规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还提出了如:1,2,4,2,1,4……(循环);1,2,4,2,1,-1,-2,-4,-5……(-2,-1,反向思维)等。教师还引导学生作一些联想(与大自然、实际生活等),一些学生联想到了股票走势图、高山大海的起伏等现象,给枯燥的数据赋予了生命,体现了数学的作用。整堂课在此形成了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谈这节课所得到的启发是:数学深奥,学无止境;数字是单调的,一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则多姿多彩,例如,网络的1,0(电脑程序),能引出无穷知识等。
教师最后小结,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而且很重要的学科,不断深入地学下去,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乐趣。我们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借助数学发展的规律,可以去研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感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实质上,我们获得这样的启示,即“活动—发展”教育模式,是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三实践,两反思”,则是有力、有针对性解剖教材,开发教材,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这两者能有机结合,那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我们学生通过先进教育理论、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有效处理素材过程,学生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真正有效发展,那么学校的教育改革有可能获得社会大众、家长、学生的共同支持,这时可以这样说,我们学校的教育改革成功了。
(三)师德修养、创新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随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不断地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那么,现在合格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该如何建设呢?我们有资料证实,1985年美国巴尔和琼斯曾指出,教师知识准备程度和质量与他们的教学效果只有低度相关。同时,我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邵瑞珍通过研究,进一步阐述:“知识水平只有当它低于某一关键值时,才会影响教学的有效进行,一旦教师的知识水平超过某一关键值,例如大专毕业水平,教学效果就不再随着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而不断上升。”也可以这样说,达标(即合格)教师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与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无显著性相关。
同样,合格教师的某些心理素质,如智力(一般指教师的IQ分值)与其教学效果,同样只有极低的相关度,这是莫斯、怀尔德的研究报告中的结论。而我区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对本区顾泠沅教授数改实验小组的骨干教师的素质进行长期的研究,提出骨干教师素质因素,即忘我的奉献精神、强烈的科研意识、较高的业务水平,与其教学效果有紧密的相关度。无独有偶,我区《农村初中青年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策略》的研究报告都认为,优秀班主任的素质是由政治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等组成。一句话,合格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师德,才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较高相关度。
同时,虽然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三尺讲台决定其以个体劳动为主,但教师面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内容都决定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虽然有时相同,就是同一章的教案,但所教学生的现状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要在每个班级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案必须适当调整,必须加入适合该班的内容,即必须有所变化,即创新。
所以,我们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中,只有不断地加固师德(职业道德层面)、不断地改善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层面),才能有效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寻找形成师德为核心、创新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呢?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人发展的两条规律:一是人们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生活和人与人交往当中;二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然后才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结构,也就是一个内化过程。简而言之,人在良好团队里学习的受益度远远高于自学效果。我区顾泠沅数改小组成功经验也已证明这一点。同样,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团队引领、语文教研组的团队带教都呈现出同工异曲之妙。为此,建议在良好的团队(小到备课组,大至学校)中,团队影响与个人需要密切合作,不断加固职业道德和改善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良好的学校管理机制是学校教改有效的基本保证
我们认为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目的是营造规范、有序、和谐的校园生态场,让学生、教师愉快地学习、愉快地发展。
在区教育局正确办学思想的统一指导下,目前学校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1.领导层以身作则,管理思想制度以人为本
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是办学思想的宣传者、实践者,他不仅是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引领者。一个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体现一所学校和校长文化“魂”的力量,这是办学思路和适应未来趋势的超前思考与现实的结合,是教育文化在实践中对基本规律的认知。所以,校长就必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诠释教育理念,践行教育理念,在学校各方面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我们在积极培育良好的运行机制时,尽力使学校事务做到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公证实施。同时,又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共筑学校发展的愿景和理想。
我们积极造就良好的动力机制,不断引进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同时,又给予教师人文关怀,鼓励教师以优质教育服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贡献。
我们建立起组织制约、目标制约、制度制约等机制来提高监督学校照章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和竞争态势,使学校的发展在科学管理下有序推进。
2.学生发展有章可循,教师工作有序开展
依据教育局领导新的发展思路,根据学校实际和特点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师生执行各类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使制度自觉成为实验中学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尽力做到凡事有章可循,依章办事,规范办学,保证学校的规范发展。
3.环境氛围健康向上,学校和谐发展
环境氛围,包括静态的物质环境文化和动态的人文环境文化。
我们对学校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做到整体设计和构思,体现实验中学改革发展历程和学校文化的底蕴。无论数字校园的建设、专用教室的环境布置、学校各类标识的设计等,都要体现特定的文化育人功能。
动态的人文环境文化,是指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风气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的文化是由这所学校历史积淀而成,我们将不断总结和梳理我们的学校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时俱进的校风、学风、教风、办学思想、组织精神等,从而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但是,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诫我们,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办学理念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在不同背景下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身上,不可能出现全地区统一的效果、划一的现象。特别在我们原创的“活动—发展”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更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管理制度。什么叫个性?我们认为就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一个人的个性各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特点。所以,个性化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特色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个性化的管理制度(或体制),必须在教育大纲和区教育局办学思想的统领下,否则容易产生异化,损害学校教育改革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管理学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校要不断地探索研究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地制定管理制度,不折不扣执行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学校改革成功的基石。
有关“活动”的力量: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三十年教育改革之路的文章
有计划地探索制定并实施与注重联系社会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四)第三次修订:构建关注“个性”,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课程计划方案2009年9月我校教学环境与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规定学生必须参加限定性学科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个性等自由选择的非限定性学科课程特点的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第四阶段课程计划方案。......
2023-11-19
事实确实如此,“活动—发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水涨船高,在教师们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一支胜任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教师队伍。......
2023-11-19
(一)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以“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实施,其最终目标之一是使受教育者——学生能多、快、好、省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在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把握活动量的“度”,以防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这种认知的选择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顾泠沅数改实验小组研究与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完美地证实了这一点。......
2023-11-19
198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召开推广“顾泠沅数改实验小组经验大会”,同年青浦县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综上所述,青浦县确实需要一所实验性初中,而它的外部环境,即客观因素已具备到位。......
2023-11-19
为了使该操作指南得以顺利实施,德育处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印发了《青浦区实验中学“爱诚美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操作指南》(讨论稿),并进行了解读,发动全体班主任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参赛班主任依据《青浦区实验中学“爱诚美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操作指南》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2023-11-19
在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中,我们学校积极遵循“青浦数改实验小组”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认真学习现代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学校以翁志勋、杨义通为首以及历任学校领导李新祥、刘明等坚持这良好的学习制度,使我们大多数教师一踏进实验中学时,就自觉努力学习中西方教育理论、市教育改革现状和“青浦数改经验”,逐步树立不断改革的理念,初步形成比较先进的教育改革观,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观和青浦人民满意的质量观。......
2023-11-19
因此,准确地找出最简公分母是解分式方程的关键一步。生8:第小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3)(x-3)。生10:第小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x-5)2。生11:第小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2)(x-2)。......
2023-11-19
(一)“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概念1.对“活动”“发展”的理性认识“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