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毕竟“活动—发展”教育模式是一个前无样板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所以,我们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进行不断小结反思,因此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在思想、实践上形成新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2023-11-19
(一)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以“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实施,其最终目标之一是使受教育者——学生能多、快、好、省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关键,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内部因素——学生自身的主观条件,这些条件在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呈现的内在生理、心理特征及外显行为等都不相同的。
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儿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常称之少年期,又谓学龄中期(大致为11—15岁)。据众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最迅猛地发生着质的结构性变化的时期,是完满人生的关键期。无独有偶,我区顾泠沅数改实验小组几项思维实验揭示,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飞跃期”(即关键期),这“飞跃期”一般都在初中二年级出现。而良好的教学办法(也可理解教育模式)可以促进“飞跃期”适当提前,促进学生加速发展。那么,“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实施能否殊途同归,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使处在关键期的学生获得人生完美的发展,其关键是该教育模式是否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1.满足学生生理发展的需要
我们都认识到少年时期的主要特点:
(1)初中生骨骼系统迅速发展,身体迅速长高,他的各部分之间以及整个有机体和环境之间常常暂时失去平衡,因此,初中生动作间的发展往往是不协调的,如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运动过多,甚至出现画蛇添足现象,且不够协调。一句话:有时显得不太灵活、有点笨手笨脚。但是,大量的事实与实验证实少年期是掌握各种复杂动作技巧的最佳年龄(或关键期),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例如处于少年期的学生,通过恰当的教学,一般都能熟练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技巧,各类舞蹈、乐器的技艺,各种各样的劳动、生活技能。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来培养这些活动素质,一是学习时间增长,二是学会的动作也会显得比较笨拙。
(2)初中生正处于各种器官和组织加速生长的时期,此时对心血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各种各样课内外及校内外智力加体力的教育活动,使心血管系统得到锻炼。但在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把握活动量的“度”,以防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3)初中生其大脑和它的高级部位,也就是大脑皮层的额区得到进一步的发育,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得更成熟,该时期学生可能变得更明白事理,更善于调控自己。这可能成为现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有效教育,是否采用符合学生生理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
2.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案例证明,如果选择的教育模式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必然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那么,初中学生在该时期心理与我们将选择的教育模式密切相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经研究,我们认为:
(1)初中生的感知觉趋于理性、成熟。有关研究的结论是,初中生的感知觉从随意性逐步向有意性发展,且对客观事物感知觉的精确性比小学生而言有质的飞跃。例如在教育活动中,初中生已不同于小学生被动地感知客观事物,而是主动、积极、有意识地感知身边的客观事物。有数据表明,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比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60%,并逐步从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过渡到透视事物的本质特征,比较精确地感知事物本来面目。因此,启示我们必须在教育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初中生对求知情境思维状态有质的飞跃,且进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卢家楣教授等的研究结论认为,在相似教育活动背景条件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在获取知识时,其思考问题更趋于探究性(问题的深度)、广泛性(问题的广度)、逆向性(问题角度多样),且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能运用科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假设并预测结果。这完全蕴涵着创造思维的因素。如何蔚先生在1986年的一项研究中,参考全国起步儿童研究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创造性思维测验,根据209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和34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的测查表明,其测试成绩不仅随年龄上升而上升,且速度迅猛增加。初中时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飞跃期,但这种飞跃只有通过环境和训练才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初中生创造思维发展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因此,必须要寻找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3)初中生的记忆水平处于人生最佳上升时期,且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记忆,也就是说,记住了是领会知识的前提。台湾心理学家的研究(见表3-3)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表3-3 不同学习阶段对各种不同材料记忆的成绩表(单位:%)
表3-3中,我们发现,青少年是记忆的全盛时期,而初中阶段则是人生记忆最佳上升时期,大多数指标与小学四、五年级相比均在迅速上升。研究认为在儿童早期的一、二年级时,学生的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到小学中年级后,有意识记虽是被动,但有明显发展,而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记忆通过训练能获得更佳效果。所谓训练在学校里就是教育,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
3.必须与学生认知特征匹配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认知过程中不是消极的、被动承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如果呈现出的认知特征与相应教育活动模式匹配,极有可能获得最佳的预设效果。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一贯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因此,初中生学习有如下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学生的认知并不是教育者提供事物的简单的客观反映,而是该事物(或知识)进入大脑区产生两种可能:一是迅速而不加思考,本能地做出顺从或是拒绝;二是通过思维,做出选择。如果合拍(即选择),学生则会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反之则被动参与教育活动,促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上课不守规则,课堂缺乏活力等现象。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这种认知的选择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顾泠沅数改实验小组研究与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完美地证实了这一点。
(2)认知的系统性。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感受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新旧知识相隔的距离,即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固着点与所探究问题间的距离。在顾泠沅数改小组的实验结论里得到证实(见表3-4、3-5)。
表3-4 探究问题与知识固着点的“潜在距离”
表3-5 各年级自行完成探究活动的人数比较
从表3-4和表3-5中明显地看出:第一次探究两圆位置关系,各年级学生知识固着点与问题的潜在距离差别较大;第二次探究格点图形面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固着点都只能是算术中的方块面积计数知识,这是所有初中生都具有的,所以各年级基本上“等距”。因此,第一次各年级完成人数差别大,尤其是初二、初三学生自行完成探究的人数大大超出初一,而第二次完成探究活动人数差别不大。这充分说明,学生不断地在旧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我国课程的结构与设置十分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因而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认知的系统性。这给我们启示,我们的教育活动绝不能是割裂的一个个单独活动,而是要整体设计、前后贯穿、相互联系。
(3)认知的不稳定性。如果学生对某一项活动非常关注,他就可能表现出很高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甚至可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所以说,要学有成效,必须使学生保持认知的稳定性。可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中生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使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太稳定,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使学生可能时而高度兴奋,时而无精打采;我们考察了造成初中生认知不稳定的因素,一般有家长指令、伙伴互动、教师理念和自身兴趣,但各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其关键因素是处在高层的学生的兴趣和教育者的理念。
(4)认知的角色性。在实际教育活动里,角色的变换也常常会产生神奇的力量。例如学生在活动中能体验到主体地位,他就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如果学生在活动中感到自己处处在教师规定的范畴里,做一些事先设计好的规定动作——即被动木偶式活动,则兴趣不高,对学生良好发展价值不大。所以说,对同一个目的的教育活动,由于教育者思想的差异而形成学生不同的角色地位,那么在教育活动中肯定会产生南辕北辙的认知效果。顾泠沅数改实验小组的有关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见表3-6)。
表3-6 实验甲、乙班与对照班差异比较表(www.chuimin.cn)
在表3-6中,我们明显地发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长此以往,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后续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上,均明显高于仍处在被动学习角色的对照班。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应十分注意学生认知的角色性,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强化学生自主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这样比喻:“人们把教育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奠基工程。”事实确实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离不开这个基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特性,所以教育改革必须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
1.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都有期望:重智育。说透了,众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甚者,只重视中考相关学科,认为其他都是无关紧要。例:“几乎100%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说父母平时与他们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读书’‘分数’或‘今天考了几分?班里排第几名?’”等。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之后,出现不少家长在学校启蒙“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负责精心加工,或请家教,让孩子上补习班,或让孩子上艺校等,四处奔走,让学生参加竞赛,各种艺术、外语等级考试,换得一张张证书,目的是为让孩子被重点高中录取增加砝码。总之,大多数家长十分重智育、轻均衡发展,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把学生的发展硬性纳入家长一厢情愿设计的轨道上,期望学校教育能负担起家长期望的重任。我们在调查中获悉很多家长千方百计择校是缘由四种不同心理:依赖心理、应付心理、合作心理、目标心理。我们认为不管家长处在何种心理水平,其共性为他们都十分信赖学校,期望学校教育能负担起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任。所谓期望是一种有信心的等待。家长对学校如寄予期望,这是一种对学校的信任,是有利于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但要纠正偏执性的期望,必须让他们看到在新的教育模式作用下,既满足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又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即德智体的良好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
2.社会发展需求
一个社会要发展,不管其社会条件或自然资源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形态和人的素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那么,社会发展需求怎样的合格人才呢?我区课题研究资料表明,他们曾经从本区八个局、五个乡抽取208名从业人员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经分析获得社会需求合格人才素质的共性:首先,是热爱劳动,干一行、学一行、干好一行;第二,是由社会责任感激起的目标意识;第三,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第四,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但由于人才实践于不同的劳动领域,需要发展不同的特长,因而不同领域人才的素质结构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见表3-7)。
表3-7 青浦区各类建设人才素质特点分析表
同时,我们十分清楚地知道,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对象是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现状。据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对区内50个班级2 000名学生的调查认为,学生总的状况是好的,但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学生的素质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首先是思想观念的不适应,第二是文化技能的不适应,第三是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素质结构应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上各种素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社会发展所需合格人才的整体素质结构(见图3-2)。所以说,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3.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图3-2 社会发展合格人才素质 结构示意图
我们认为,教育目的、任务的落实,教育功能的完美实现,主要是由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体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必须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来看,课程教材改革问题总是处于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地位。我们感到课程教材改革旨在使教育目标贴近、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素质标准。那必须对现行十分注重讲授课本知识、理解课本知识、考评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的课程设置进行变革——必须删去过时、落后、陈旧的课本知识,增加体现时代气息的新科技成就,贴近生活艺术、体育等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在教授内容上充满活力;必须对理论脱离实际弊病进行改革;必须对在封闭的校园内,因脱离社会、脱离生产实际,只会死读书而一踏上社会就感到无所适从的普遍现象进行革新。变革目的是寻找校内课程设置、内容传授与校外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要求和谐匹配的学校教育模式,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区城乡两类区域性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就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注重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二是加强课程的主干——最基本的知识;三是文化知识课与活动课的有效结合;四是弹性课时与微型课时的调节安排。实施几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社会效果,这也启示我们:学校教育改革方案、措施,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满足教育现实的需要
我们认识到,任何教育改革的措施都是起源于对教育事实考察不满的反映,正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小组编著的《学会教育》一书所述:“把现状调查作为教改实验的逻辑起点”,形成的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现实服务。因此,我们在调查、思辨过程中发现下列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缺乏同步
我区施家琦主编的《奠基工程——一个县的教育改革》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课题“普通教育整体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之一的结题报告,它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从青浦的实际出发,归结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建设者。”我们认为,青浦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促进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既要重视提高全民的素质,又要重现出类拔萃人才的培养。可是,在面对青浦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发现初中教育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教育虽然为当地培养人才、提高全民素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一方面当地社会需要大量素质优秀的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不重视也无法设置(或在原有课程中渗透)对学生(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培养的课程。同时,有的学校把升学作为学校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出现学校课程与培养目标缺乏同步。现拿数学课程为例,社会在发展,以数学为基础的工具、设备和技术的大量出现,未来社会的公民需具备更高的数学素养。与数学重要相伴随的是数学难学,认为现代数学似乎越来越只能为少数人所掌握,同时感到现行中小学数学内容,不少方面学生掌握不了,有的学了没用,而很多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智力价值,既能反应现代数学全貌,又能以学生现实背景中发展的内容,学生却很少接触或学不到。这充分说明,学校现有课程与未来社会的培养目标不同步。
2.课程改革理念与传统教学形式的矛盾
市“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与我区教育局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管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但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各种教学模式,要贯彻这个理念,难度的确很大。面对课程改革理念与传统教学形式的矛盾,必须进行改革。有这样一个成功例子,我区有一所初中,共有18个班级,800多名学生,人均活动场地约0.5平方米,体育专职教师仅有3人。为了改变体育课外活动的现状,特别对学生活动的意向作进一步的分析,他们于1986年3月抽取初二5个班级共21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体育课外活动现状调查,得知只有25.7%的学生坚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认为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的有65%的学生;认为器材太少的占7.2%;认为场地太小的占67%。因此,学生对课外活动不感兴趣,90%以上的学生否认活动课有吸引力,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活动课内抓紧做作业,以便腾出时间回家做“自由”人。通过调查,他们清楚地看到,如仍按传统的“课外活动内容轮换表”组织模式进行活动有很多弊端,而企图在短时期内改善场地、设施、器材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他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在学生中进行了“你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调查后,选择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体育项目,满足了学生不同兴趣、特长,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需要,变“要我参加”的被动状态为“我要参加”的主动状态,提高了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矛盾虽然存在,有困难,但只有我们正视它,群策群力,办法肯定多于困难。
3.学校教育标准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脱节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有些学生自认为很努力,但其所表现的实际行为始终与学校教育标准缺乏同步。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参考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两难问题”理论,设计六个判断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题目,在初中学生中进行问卷测试。经统计后发现,55.44%的学生道德认识处于高级阶段的第一水平,44.55%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处于中级阶段的第二水平。已达到或超过《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研究报告》一文认为16岁时开始倾向于第三种水准,也就是我们现在初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已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即道德认识掌握得较好,道德批判能力较强。但是,我们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种辩证关系,所以,我们请这些学生的教师,根据与道德认识水平相对应的道德行为水平标准来给每个学生划分等级。然后,我们把每个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等级记为x因子,道德行为等级记为y因子,得出相关系数r=0.083 7。说明这些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其道德行为之间基本上没有必要的关联。接着,我们进一步分析每个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的同步情况(见表3-8)。
表3-8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与道德行为间的关系情况表
注:(1)表中数字表示人,单位:个。
(2)同步是指这个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处于同一级水平。
(3)差一级水平表示道德认识高于道德行为的一个级别。
在表3-8中,可明显地看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间差二级水平及以上人数达69人,占总人数的68.31%,超过被试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初中学生道德认识与表现的道德行为不一致。这说明,学校教育的标准(或要求)找不到适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育方式(或途径),无法有效地使学生心服口服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经常出现学校的教育标准与学生内心实际需求脱节现象,因而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有关“活动”的力量: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三十年教育改革之路的文章
但是,毕竟“活动—发展”教育模式是一个前无样板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所以,我们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进行不断小结反思,因此在实施“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在思想、实践上形成新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2023-11-19
十多年来我校以创造性劳动克服种种困难,全面稳定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改革。但是,在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在实施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及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隐隐地感到教育者过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直接获得,事事尽量要通过学生亲身与事物接触,体验到所获“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而相对较为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或间接经验的学习。因此,课程与实施策略自然地处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
2023-11-19
有计划地探索制定并实施与注重联系社会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四)第三次修订:构建关注“个性”,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课程计划方案2009年9月我校教学环境与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规定学生必须参加限定性学科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个性等自由选择的非限定性学科课程特点的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融洽发展的第四阶段课程计划方案。......
2023-11-19
为此,我们把该类教学活动称为综合活动课。我们认为,爱家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三毕业班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分流,是跨入人生的第一步,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现实意义。因此,活动后的总结非常重要,可以说,许多收获就是在最后的总结中“谈”出来的。对学生来讲,综合活动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又接受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情感得到了培养和升华,既提......
2023-11-19
在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中,我们学校积极遵循“青浦数改实验小组”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认真学习现代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学校以翁志勋、杨义通为首以及历任学校领导李新祥、刘明等坚持这良好的学习制度,使我们大多数教师一踏进实验中学时,就自觉努力学习中西方教育理论、市教育改革现状和“青浦数改经验”,逐步树立不断改革的理念,初步形成比较先进的教育改革观,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观和青浦人民满意的质量观。......
2023-11-19
青浦数改经验与我们长期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改革课题、改革措施,在科学预设的基础上,再进行严密的科学研究,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选择合适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是保证课题或措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又如青浦数改小组自然实验法,开展为期三年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心理效应实验,证实这两个实验因子是数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能性为现实等。戴老师利用教研组会议等机会,听取“共同体”人员的看法。......
2023-11-19
为了使该操作指南得以顺利实施,德育处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印发了《青浦区实验中学“爱诚美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操作指南》(讨论稿),并进行了解读,发动全体班主任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参赛班主任依据《青浦区实验中学“爱诚美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操作指南》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2023-11-19
(一)“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概念1.对“活动”“发展”的理性认识“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