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师生互动转变?如何将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1.全面推行“问题”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教师以设置问题或提问方式引入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回答。此种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首先找出教学主题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以引起好奇,产生疑问为主要特征,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进而把兴趣切入到对教学主题的讨论上。比如在教学中,在介绍一些重要理论之前,可通过一个例题或工程实际问题或实验演示来引入问题,设置疑点,使学生处于思维兴奋状态,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实时进行课堂互动测试。教师只要精心设计,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去,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例如,利用Matlab超强的数值计算和波形绘制能力,使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变换变得简单明了,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视线从教学计算的过程转向计算结果所对应的物理意义;Matlab也为实现信号的可视化系统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Matlab强大的工具箱函数可以分析连续信号、连续系统;同样也可以分析离散信号、离散系统,并可以对信号进行各种分析或计算,如相加、相乘、移位、反转、傅里叶变换、拉氏变换、Z变换等多种计算。如果教师能结合图形来辅助教学,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3.结合课程所学内容,抓住当前新技术,制订课外作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书本上的作业以外,还要找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契合点,结合所学内容及时找出学生感兴趣、想了解的应用领域。例如,在学习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以后,可以根据学生最熟悉的手机互联网技术提出:为什么大家的手机号码不同?一代手机(模拟)与GSM手机的通信原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GSM和CDMA手机卡不能通用?5G是什么意思?调制解调器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实践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平台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工科高等教育应针对综合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发展目标,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在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已势在必行。(www.chuimin.cn)

1.实验环节

实验课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我们将信号与系统的实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于硬件实验箱的基础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仿真实验主要以综合性为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综合和升华信号与系统的知识点,将部分分散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与其他课程或实际系统相联系,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实现从知识点到知识面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科研素质。采用Matlab仿真实验,可以做到一人一组,甚至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方利用计算机完成实验,通过电子邮件等各种形式提交仿真程序和实验结果,实验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实验课程中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远程仿真实验融入了网络教学中,完善了远程教学系统。

2.基于各种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自主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信号与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一系列科技竞赛活动有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基于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自主设计优点在于相同的题目,不同的学生设计的过程可能完全不同,它既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尽快掌握新技术并熟练运用。

3.研究性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

(1)培养人才的创造性。研究性教学往往以问题启发式为先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结合特定的情境透过事物的表象探究问题的实质,准确地界定问题对于正确地解决问题是最关键的起始步,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成效。而在分析问题这一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多方论证,严密推理、反复实验,学生必须正确面对失败,在无数次失败中探究可行的解决之道。因此,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须以执着的精神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将各种知识整合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系来全面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具备知识整合能力只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必须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该过程又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钩的现象,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往往是专业型研究人才,发明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却被束之高阁,而社会实践领域的从业人员往往从事低水平的简单劳动,无法结合自身实际应用科技转化成果,因此,我国急需应用型的技术扩散人才。研究性教学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尝试,将理论知识不断地转化到实践操作环节,并能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创新发展。

(3)培养人才的复合性。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协作完成研究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的决策判断能力。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合作的社会,孤胆英雄的时代已过,善于合作和积极合作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要合作成功必须学会融洽的人际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国际交往礼仪,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在团队合作中,无论是拟订方案、论证实验还是人际交往、信息沟通,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有独立自主的决策判断能力,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有思想、有主见、上手快、后劲足,才是我们研究性教学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