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摘要】:普通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位置,因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特殊教育途径完成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教学过程是按照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来进行的。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的教与学方法,能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转变了教育思想,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传统的老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大量存在。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因此,其课程的专业性和深度都比中学阶段要强得多,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也与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其注重的是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越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越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的讲授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课堂教学。普通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位置,因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特殊教育途径完成的。因此,在高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形式,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就成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要想使我国的高校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关键就要对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我们的老师能够科学地教,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使我们的课堂能成为真正的探求真理和培养人才的殿堂。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教学过程是按照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来进行的。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的教与学方法,能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突破,简要地介绍所讲内容,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要让他们获取某一学科的知识,又要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讨论的内容是本门课的重点和难点,并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