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研究的影响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研究的影响

【摘要】: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到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通过市场特有的调节机制,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从而使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结构都不断趋于合理化。

首先,两者存在着统一关系。一方面,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发展、职业变化的需要,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对专业进行调整就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在操作层面上表现为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决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在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来不断提高校业教育的水平。(www.chuimin.cn)

其次,两者还存在对立关系。对专业设置来说,它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同时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两者很难同时兼顾。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到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