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党管人才与市场导向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成果

党管人才与市场导向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成果

【摘要】:高等教育在“党管人才”即党和政府宏观调控之下,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以战略性眼光,高瞻远瞩,依条件的变化和改革进程的推进,对人才培养机制做相应调整。“党管人才”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尊重市场导向并诊治市场导向引发的“并发症”,系统调整和服务,在构建老服务地方的先导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发挥调控功能。

人才的基础环节在于人才培养,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职能的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1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要求—推动和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基本经验的总结,此种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党管人才”的思想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委(党组)按照管好管活的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注重整合力量、积极提供服务、实行依法管理。也就是说党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过程,制定一系列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法规,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新格局形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提供条件,对高校人才培养加以协调,使高校人才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需要,为地方经济振兴提供知识、技术和智力支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从价值规律的角度出发,推动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用的且用得上的”的社会需求人才,使人才符合供求关系,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高等教育要服务于振兴,亦要在服务振兴中发展。高等教育在“党管人才”即党和政府宏观调控之下,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以战略性眼光,高瞻远瞩,依条件的变化和改革进程的推进,对人才培养机制做相应调整。“党管人才”与市场导向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前提下,市场导向是基础,“党管人才”是保证,“党管人才”在协调与服务中优化市场导向。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角度。以高校的职能来看,教育存在的根基,即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服务于社会。社会需求决定了市场导向的基础作用,它对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先导性的推动功能。其要点是:

第一,“就业率”是检验局校生产效益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学校应注重找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契合点,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把握市场先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学校本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就业率。高等教育应该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重点取向,培养多层次人才及社会需要的复合式人才。

第二,“党管人才”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防旱防涝,使其终归于一,汇入大海,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大局为最终目的。“党管人才”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尊重市场导向并诊治市场导向引发的“并发症”,系统调整和服务,在构建老服务地方的先导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发挥调控功能。(www.chuimin.cn)

一是党和政府宏观调控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教育政策及教育发展规划,降低市场导向带来的人才培养无计划性,把握人才培养方向。除现有“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振兴工程”等超前性短期、中长期发展规划外,制定相关的教育法制体系,消灭高校人才培养的隐患因素,促进人才培养规划有理有序进行,保障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实现,营造高校人才培养的政策、法律环境

二是党和政府宏观调控高校的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帮助高校肩负起为经济转型培养相应人才的职能,适应地方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是党和政府完善对高校的服务功能,统一领导,整合各界力量,为高校改革建设提供资金及能源支持。此外,党和政府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鼓励广大高校学生掌握实用技术知识,营造地方经济振兴高校人才培养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是党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目光看,政府应尽力避免新形势下市场导向带来的高校人才培养职能混乱局面,弱化重点院校培养实用性、职业型技术人才的职能,使重点院校专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强化专科院校承担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