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教课程改革:产学结合理论基础

高教课程改革:产学结合理论基础

【摘要】:(一)技术学基础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与技术学的交叉学科,产学结合作为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得到了技术学理论的有力支持。产学结合中,“产”指生产劳动,“学”指科学、技术,把“产”和“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教育学基础主体参与型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动向。产学合作正是基于让主体主动参与的前提之下提出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一)技术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与技术学的交叉学科,产学结合作为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得到了技术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技术是一个系统,由人的要素(知识、能力、技能等)构成,它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人与物之间的有机与动态的结合。技术和科学常同时出现,并合称为“科技”。科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尽管科学对技术的作用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有技术活动都是科学的延续,技术必定是科学的应用。因此,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懂得相应的科学原理,还需要大量的经验技术。产学结合中,“产”指生产劳动,“学”指科学、技术,把“产”和“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教育学基础(www.chuimin.cn)

主体参与型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动向。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学生作为具有自为性、可为性与作为性的主体对教学在自己角色上的主观能动性行为。在主体性生成方面,特别重视实践的生成机制,强调人的生成源于实践,人的自我意识、社会性需要都是由实践产生的。主体参与型教学主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走出原有教学的狭小圈子。积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不让任何个体游离于教学之外,培养他们参与的兴趣,使能力随之提高。产学合作正是基于让主体主动参与的前提之下提出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充分认识到了主体的重要性,一切经验知识、经验技能的获得均是个体自己的事,教师做得再多、做得再好,不如让学生做;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了主体主动参与过程的重要性,一切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个体来讲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就发生的过程,没有尝试和体验的动手操作过程,任何目标终究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