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

【摘要】:(五)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几年来,我们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形式也从最初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发展到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实训商场创建与管理以及技能俱乐部培训、技能竞赛组织、课堂教学指导等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六)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

(一)整合基础课和专业课,制订实践教学计划

首先,要根据一体化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进行课程整合,尝试开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一体化模块课程。其次,为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以上。

(二)尝试课型改革

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通过举办公开课、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等形式,从专业主干课程入手尝试课型改革,积极探索项目教学、任务导向教学、场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训练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为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应制订并出台一系列有关实践教学管理的办法和规章,严格审定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院系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

(四)资源保障

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应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以确保实践教学所需的场地、软硬件设备、耗材等资源需求,并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www.chuimin.cn)

(五)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几年来,我们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形式也从最初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发展到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实训商场创建与管理以及技能俱乐部培训、技能竞赛组织、课堂教学指导等多样化的合作形式。

(六)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

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教师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培养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主要途径有: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系列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依托企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调研、顶岗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从企业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学一线;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聘请知名企业富有实战经验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组建专业顾问委员会,共同商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七)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科学、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然后由教学督导、行业专家以及社会等多方人员实行综合评定。

只有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建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完成由一体化课程教学、认知实习、岗位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紧密衔接共同组成的系统工程,使学生通过一体化课程教学获取知识技能,通过岗位实习、综合实训应用知识技能,通过毕业实习检验知识技能,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