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两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两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两课”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生源,多渠道地实施教学。

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两课”教学改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开拓创新,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办学特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教育的说服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等教育“两课”教育的特点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学生就业方向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样作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两课”教育,高等教育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社会认同度低,决定了高等教育“两课”教育的艰巨性

从目前高等教育院校的招生成绩来看,基本上是排在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档次,一些地方甚至有“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提议。这样的思想和做法势必会严重挫伤高等教育院校师生的积极性,加之当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人才高学历、高档次,导致高等教育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切导致了高等教育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学习缺乏动力。如何帮助学生认清自我,认清社会,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等教育“两课”比普通高校“两课”任务更为艰巨。

2.学生来源的多层次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两课”教育的复杂性

不同于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极其复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目前有普招生、单招生(从中等职业院校中择优录取的学生)、单专科(三年制)、双专科(四年制)、成教生……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学制长短不一,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高等教育办学时间短、起点低、办学条件差、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社会对高等教育存在偏见等原因,更增加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作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两课”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生源,多渠道地实施教学。(www.chuimin.cn)

3.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两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上体现了明显的职业性特点,即课程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或者说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展开。因此,要适应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构建高等教育“两课”课程新体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整合“两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这样有利于普通高校的“两课”教育。

4.高等教育学生的“特有心理”,决定了高等教育“两课”教育的特殊性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等教育学生有以下“特有心理”:“成绩差”的自卑心理,“缺少动力”的放松心理,“不适应高等教育生活”的畏难心理。在这些特有心理的作用下,高等教育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失落、易冲动、不思上进等思想问题,这些问题对高等教育“两课”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拓宽“两课”教学内容的涵盖面,给予学生在学习、做人、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二)高等教育“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院校“两课”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学生不重视“两课”,“两课”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更好地了解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找出“两课”教学的特点、规律,使高等教育“两课”教学更具有和谐性,2004年南通职业大学对部分一、二年级的高等教育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认真分析,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目前高等教育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前“两课”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期望之间的不和谐之音:1.学生对“两课”重要性认识不足;2.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不高;3.学校授课规模过大,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4.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相对缺乏;5.学校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自觉养成;6.实践环节流于形式;7.教师适应能力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