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定位简析

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定位简析

【摘要】:如何认识公共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把握“必需、够用”这个度,如何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这些问题对于搞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高等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但能力培养不是单靠专业课就能够完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高等教育理论基础课程的要求是:“理论基础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如何认识公共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把握“必需、够用”这个度,如何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这些问题对于搞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

高等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但能力培养不是单靠专业课就能够完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

具体来说,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讲授必备知识

公共基础课的第一个任务是,讲授培养专业能力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任何一种能力的生成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背景,理论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2.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是鉴定人格品位的重要依据,是决定人才层次的基本条件,也是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

3.培养基本能力

一些通用的基本能力,如听说读写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初步的审美能力等,既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www.chuimin.cn)

(二)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

“理论基础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要求,不是简单减少教学内容,也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增加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公共基础课程要更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将公共基础课程很好地融入总体培养目标之中。围绕高等教育培养“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人才”这一目标,公共基础课程要体现出:

1.服务性

不仅要明确“理论基础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而且要将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承担并完成一定任务,将施教过程与培养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

2.科学性

要打破学科界限,根据专业需要将知识单元、知识点进行重组与整合,做到精准结合,既要“必需”,又要“够用”。

3.贴近性

公共基础课程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业特点选择确定教学内容,使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