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交媒体与宗教改革: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社交媒体与宗教改革: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摘要】:宗教改革初期,表达对路德观点的支持是很危险的,无论是通过布道、朗读小册子,还是唱讥讽教皇的叙事歌的方式。他在《给萨克森大公的信》中明确表示,他认为卡尔施塔特和闵采尔是危险的革命党,尽管他们是受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的启发。小册子的确为广泛传播路德的观点提供了媒介,但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拥护宗教改革的原因包括好几个因素,有路德思想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传播,也有世俗当局不愿被教会呼来喝去的情绪。

《沃尔姆斯敕令》宣布路德为反叛,禁了他的书,并命令逮捕他这个异端分子;谁敢给他提供食物或住所也作犯法论处。但是,老百姓广泛支持路德,结果世俗当局不愿意严格执行教会对路德的判决。萨克森的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Ⅲ of Saxony)甚至命人把路德悄悄救走,安顿在瓦尔特堡。路德在那里藏了几个月,其间仍不断地撰写书信和小册子,最后颜面扫地的阿尔布雷希特大主教不得不停止在他辖下的领土出售赎罪券。在此期间,路德还把《新约》译成了德文,让老百姓不必依靠神父的翻译,自己就可以读懂。1522年9月,《新约》德文版第一版4000 册甫一上市立刻售罄。

路德并非第一个反对赎罪券的人,亦非第一个批评教会被财富腐蚀、脱离了原本价值的人。14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阐述过类似的观点,波希米亚(现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的一位神父约翰·胡斯(Jan Hus)接受了威克利夫的观点,并大力宣传。威克利夫和胡斯都遭到了教会的谴责。1415年,胡斯被宣布为异端,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但是,威克利夫和胡斯只能靠抄录手稿来传播思想,路德却有印刷机相助,使他能把思想迅速传给大批的受众。对路德著作的热烈需求,他本人和广大民众看到,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路德把印刷机看作天赐的工具。一个世纪前胡斯失败了的事,现在路德在印刷机的帮助下做成功了。

宗教改革初期,表达对路德观点的支持是很危险的,无论是通过布道、朗读小册子,还是唱讥讽教皇的叙事歌的方式。教会对零星爆发的反对严厉镇压,使反对派噤若寒蝉,不敢串联。但小册子大行其道,其中大部分是赞成改革的,这就形成了一种集体信号机制。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史学家安德鲁·佩特格里(Andrew Pettegree)说:“各种小册子汹涌澎湃,使人感到舆论的洪流不可阻挡……小册子和购买小册子的人共同造成了他们的力量无可抗拒的印象。”若是想买路德的某一本小册子却听说已经卖完,就知道该小册子非常受欢迎,由此可以推断出很多人同意路德的意见,这样人们就更敢于公开发表意见。有些学者研究突尼斯和埃及等地的现代革命运动对社交媒体的运用,他们把这种现象叫作“意见同步化”,因为社交媒体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现状的诸多不满原来是许多人共同的感受。正如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意外获得成功后写信给一位朋友所说的,“我从论纲的快速流传中了解到了大多数人对赎罪券的看法”。

欧洲社会中对教会的反感一直在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汹涌,是路德公开表示了这种反感。但是,他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由其分散的性质所注定,内部很快就发生了分裂。改革者一般很容易对想要去除什么达成一致,但用什么来取而代之却是人言言殊。一个例子是,虽然改革派同意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是《圣经经文,不是僧侣阶层,但是他们对经文的含义各执己见。当时欧洲的学术界巨擘,鹿特丹的伊拉斯谟(Erasmus of Rotterdam)认为改革派做得过分了。他在写给路德的一封信中嘲讽地指出:“你们规定除了《圣经》,别的都不能看,不能要,但你们要求我们只接受你们对经文的解释,对所有其他的解释都拒斥不理。”与此同时,路德的朋友安德烈亚斯·卡尔施塔特(Andreas Karlstadt)想取消教堂里的音乐和图画,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暴乱,使许多宗教塑像和图画遭到毁坏。其他传教士的神学立场更加极端,煽动了更多的暴乱,其中最激进的是另一位德意志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Thomas Miintzer),他说宗教改革应伴之以政治改革,给农民更多的权利。为平息局势,路德发表了题为“马丁·路德诚恳告诫所有基督徒谨防叛乱和暴动”的小册子,并在维登堡连续举行了好几次布道。他在《给萨克森大公的信》中明确表示,他认为卡尔施塔特和闵采尔是危险的革命党,尽管他们是受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的启发。当称为农民战争的运动爆发时,卡尔施塔特宣布放弃暴力,闵采尔却领导一支农民军于1525年5 月投入同贵族的雇佣军的战斗。他兵败被抓,受尽酷刑,最后被斩首。(www.chuimin.cn)

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印刷术,这是近几十年来反复辩论的题目。有些历史学家赞成把印刷视为宗教改革的主要成因——这种意见有时被总结为“没有印刷,就没有宗教改革”。别的历史学家则没这么肯定,说考虑到当时在德意志地区识字很不普及,印刷的影响一定相当有限;在传播路德的思想中,布道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先前的改革者遭到了失败,路德却成功了,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印刷机确实发挥了作用,但要决定印刷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必须考虑当时的大背景。小册子的确为广泛传播路德的观点提供了媒介,但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拥护宗教改革的原因包括好几个因素,有路德思想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传播,也有世俗当局不愿被教会呼来喝去的情绪(在宗教改革遭到有效压制的欧洲其他地区,教会就没有如此强势)。归根结底,变革的成因是深层的怨恨:压迫感、政治上的不满、对腐败的愤怒等。新形式的媒体本身并不能触发革命,但它们可以使意在变革的人更容易协调行动,同化意见,召集群众支持他们的事业。路德对小册子的运用是这方面的第一个例子。

【注释】

[1]“印刷机”的英文是“press”,和“压床”是同一个词。——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