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协议层次模型-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网络协议层次模型-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摘要】:OSI只是存在于概念和理论上的一种模型,它的缺点是分层太多,增加了网络工作的复杂性,所以没有大规模应用。图8.1网络层次模型1.物理层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也包括信号发送、接收的简单协议,如信号的调制方式。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只是存在于概念和理论上的一种模型,它的缺点是分层太多,增加了网络工作的复杂性,所以没有大规模应用。后来人们对OSI进行了简化,合并为4层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网络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这就是TCP/IP协议模型,其模型结构如图8.1所示。

图8.1 网络层次模型

1.物理层

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也包括信号发送、接收的简单协议,如信号的调制方式。一般来讲,物理层的功能有硬件设备实现,其传输具有不可靠性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加强物理层的功能,使其对网络层显示为一条无错的线路。主要是发送端在传输的数据中加入校验码,接收端可进行检错、纠错,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但数据链路层并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网络层(www.chuimin.cn)

网络层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只实现网络中直接相连的两个节点间数据通信,而网络层引进了路由与转发功能,因此实现逻辑上不直接相连的节点间数据通信,而且网络层的存在使不同底层的网络间互联互通。同样,网络层也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4.传输层

传输层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传输给网络层,为确保到达目的端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并使会话层不受硬件变化的影响,通常,会话层每请求建立一个传输连接,传输层就会为其创建一个独立的网络连接。也就是讲,传输层的存在使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同时与其他节点建立多个数据通道,而它们之间互不干扰,常见的传输协议是TCP和UDP。

在Linux中,传输层及以下的层次均被封装在内核中,上层采用的协议则由应用程序根据需要而定,因此传输层以上的层次在实际中并不一定使用。

5.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更高层协议,包括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服务(DNS)等。